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律师解读】电子合同远程签约的效力实现与法律风险应对

【律师解读】电子合同远程签约的效力实现与法律风险应对

电子合同远程签约的效力实现与法律风险应对

2019年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得让人始料未及。面对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战疫”。与此同时,疫情期间人与人“零接触”的要求也使得宣传了多年的“无纸化”“远程办公”逐渐成为一种刚性需求,同时,防疫需求成为人们进一步接受远程办公的“催化剂”。为了保证疫情期间的业务开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思考和着手实施远程电子合同签约。然而,于传统纸质合同不同的是,电子合同以数据电文形式存在,无论是感官认知、签字盖章的认可、文件保存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虽然法律规定了电子合同的效力,但在实践中,如何以合理的流程和技术手段促进合同效力的“实现”,避免签约过程的不规范导致电子合同效力被质疑或者不被司法、仲裁机构认可,则是需要审慎对待的问题。

基于上述背景,笔者特针对电子合同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以有利于企业签署有效的电子合同,实现远程办公于业务开展。

一、电子合同远程签约的法律基础

(一)电子合同与远程签约的概念

根据《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征求意见稿)》的定义,电子合同(electronic contract)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以数据电文为载体,并利用电子通信手段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远程签约,即合同当事人在物理空间上非处于同一地点的签约方式。

除电子合同以外,通过快递寄送纸质合同的方式也能实现远程签约的目的,而且纸质合同在保存、管理、举证上更符合习惯。

但是,相较于传统的面对面的现场签约方式,该种方式缺少了即时性,且加大了合同传递过程中丢失、被替换的风险。虽然可以通过“双录”(录音、录像)等方式进行补强,但录音录像文件本身也提升了保存的复杂度,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纸质合同本身在保存、管理、举证上的便利性。

在后面对于电子合同签约流程的分析中,将进一步分析远程签约中电子合同与纸质合同的区别,探讨电子合同的优势所在以及何种情况下更适合选择电子合同进行远程签约。

(二)电子合同法律效力实现的基础

根据《合同法》第十条和第十一条的规定,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形式则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可以看到,可以被归纳为数据电文的电子合同属于法律列举的书面形式合同之一,因此,法律本身不排斥电子合同这种形式,只要具备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电子合同即可具备合同效力,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约束力。

在合同内容合法的前提下,当事人对合同表示同意的意思表示就成为了合同生效的关键因素。对比传统纸质合同通过当事人签字盖章作出意思表示的签约方式,电子合同也需要有一个能够证明签约人意思表示真实性的签约方式。

因此,对于电子合同的效力实现而言,存在三个维度的法律问题:

其一、法律对于数据电文合同本身的认可;这个问题已经在《合同法》中得到解决;

其二、法律对于证明该签署行为的技术规则予以认可;这一问题在《电子签名法》中也已经通过电子签名效力进行了规定;

其三、以规范的举证流程将数据电文所承载的意思表示和不可篡改的事实展现给法院或仲裁机构。

二、电子签名与电子印章的效力

(一)电子签名和电子印章

根据2005年4月1日生效的《电子签名法》(2019修订)第二条的规定,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而数据电文,是指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信息。

从上面的规定可以看出,电子签名的本质是数据,是信息,与墨迹或印泥形成的手写签名或印章有着本质区别,只不过借助于计算机、手机等设备的帮助,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数据的可视化形式,而这种形式又类似于手写签名或印章。

电子印章,是指基于可信密码技术生成身份标识,以电子数据图形表现的印章(《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定义),实际上是电子签名的一种形式,它的可视化形式类似于我们用实体印章盖出的图样,是为了方便理解而使用的概念,与电子签名并没有实质区别。为方便表述,电子签名及电子印章以下均统称为“电子签名”。

(二)电子签名的适用范围

根据《电子签名法》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或者不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

上述条款已经明确了民事活动中,尤其是在合同中可以使用电子签名。同时,根据《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第八条的规定,政务服务中同样可以使用电子签名。

另外应当注意的是,根据《电子签名法》第三条第三款的规定,电子签名不得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形的文书:“(一)涉及婚姻、收养、继承等人身关系的;(二)涉及停止供水、

供热、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适用电子文书的其他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电子签名法》在2019年修订的时候删除了原来规定的电子签名不适用于“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益转让的”情形,为房屋买卖的网签环节扫除了法律障碍。

(三)电子签名的效力

《电子签名法》第三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不得仅因为其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

因为电子签名的本质是数据,所以用画图工具或者Photoshop等专业图形编辑工具制作的类似于签名或印章的图样添加至电子合同上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电子签名。而这种签名显然不能被直接赋予法律效力。为了区别于上述情况,《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了只有“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且可靠的电子签名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签名时,电子签名

制作数据(1)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2)仅有电子签名人控制;签名后(3)对电子签名的改动能够被发现;(4)对数据电文的改动能够被发现。

上述条件的核心可以归纳为电子签名不能被冒用、盗用,电子签名及被签名文件篡改可被发现。

除上述法定条件之外,《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第二款也规定,“当事人也可以选择使用符合其约定的可靠条件的电子签名”,给了合同当事人充分的意思自治权利。因此,合同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高于或低于法定条件来约定电子签名的可靠条件。但应当注意的是,逻辑上,该种约定应当是事先由不低于法定条件的电子签名或者实体签名达成的。如果在单一合同中约定了低于法定条件的可靠条件,使用该条件进行电子签名的合同是存在效力瑕疵的。

三、电子合同效力实现的证明要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