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任何科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科学、技术、数学、工程”的有机结合,STEM 教育理论将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和科学素养。

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形式单一、方法单一,有必要学习STEM 教育理论,为社会培养科学人才。

本文从实际出发,详细论述了什么是STEM教育,讲述了STEM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论述了我国目前小学科学家与所存在的问题,并在给予了解决方案。

基于STEM教育理念推出了一套完整的小学科学教育的策略。

【引言】目前是教育的时代,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

小学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启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兴趣爱好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6年美国率先提出STEM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S、T、E、M四大能力。

未来是属于现在的儿童的,重视儿童教育发展无疑就是重视国家未来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将小学科学教育与STEM教育完美的融合呢?
标签:STEM、小学教育、科学教育、教育理念、儿童培养
一、什么是stem教育: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首字母组合。

最早的这个教育理念是由美国提出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学者认为素质是最终教育目标,是教育的第一要素。

在美国学者提出这一理念后,迅速传播至许多国家,得到了多个国家学者的赞同,他们一致认为科学素养才是国家的教育核心,是国家软实力发展得到第一要义,因此此种教育方式得到了很多国家的教育采用。

二、目前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小学都有科学这门学科,但是存在着多种问题与弊端。

(一)家长及老师不重视,有很多家长和老师功利心比较重,因为许多优秀的私立初中的入学考试只有数学和语文两大学科,并无科学这门学科,所以这门学科也就被许多家长老师所轻视,认为其不重要。

在学校内,教师不认真教学,在家家长也没有及时引导。

正是因为这种功力的心态,导致孩子在最需要科学启蒙和性格爱好培养的时候,选择了啃数学语文的书本知识。

并非书本知识不好,也并非语文和数学无用,这两个学科固然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深厚的基础,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的思维逻辑方式和各方面能力。

但是这也是造成中国学生普遍缺乏创造力缺乏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因素之一。

所以要改变这一问题必须从家长和老师入手,做出改变。

(二)科学教育实验课程少,对于科学这门学科而言,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以科学探索和培养兴趣为宗旨的小学科学教育,实验与实践都是重于一切的。

但是由于资金与升学压力等因素,我国大部分小学学校都已在剥削孩子实践
时间。

所谓的科学课堂早已变了味道。

他们擅自“摒弃”了科学实践,转而由老师的一言堂取而代之。

把科學真真正正的当做一门学科来教授,背知识点,应付考试。

而忽略了科学这门学科他的本质决定了他不可以也不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学习,更多的是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锻炼自己探索。

(三)教育方式老套,我国的教育事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一些教育方式方法都很成熟的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方法还有待改善。

对于孩子兴趣的提高和性格的培养等领域国内专家都还一知半解,更不要说基层小学的教师了。

因此我们应多多与其学习,吸收优秀的经验与方法不断改善优化小学基础教育。

三、从教师入手:
教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小学作为启蒙教育,更是很多人除父母外的的第一任老师。

应坚决杜绝小学老师存在以下问题:
(一)素质不高,小学学龄的孩子正处于对世界充满新鲜感的时期,会不自觉的模仿他人。

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未来性格习惯。

因此教师素质一定要有保障,这样才能对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影响和示范作用。

(二)知识面窄,小学的孩子充满好奇心,经常会问一些大人所想不到的问题。

也正如STEM教育中提到的。

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这诸多学科的知识教师需要将其融会贯通。

学科学的也要知道一点数学知识,学习工程学的也要知道一点技术方面的问题,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孩子们下一个问题是什么。

(三)耐心不足,这是小学教师最不该有的问题。

小孩子是最精力旺盛的群体,兴趣上来了永远不知道累。

例如有孩子在科学课上学习青蛙等两栖动物时,不断提问,“螃蟹是两栖动物吗?”“水牛是两栖动物吗?”“大象是两栖动物吗?”这种情况只有老师不断的答疑解惑解决老师的问题才能解决孩子们的好奇心,因此,教师的耐心是至关重要的。

四、课堂方式:
(一)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对于部分小学生来说,科学知识,充满了无限的诱惑力,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较多的科学知识发现。

教师们应当积极改善自身的教学内容,将科学创新,不断贴近生活。

所以STEM教育主要以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教学素质为主要发展,目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二)STEM 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STEM教育既倡导多学科的“融合”,也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协作。

所谓一个筷子一折就断,一把筷子就要很费力也不会折断,这就是协作的力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然运用到多个学科,就需要多个学科的人才共同协作,团队成员之间的多沟通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采用这种教育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分工协作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这也是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后能够加分的特点。

(三)STEM 教育反思传统教育的弊端,弱化对知识的记忆,重视概念的理解及应用,因此探究是STEM 教育提倡的一个好的教学方法。

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究,那才是学生真正的自主探究了,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

(四)分组实验后,全班学生就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大家一同分享,其中不乏一些学生会有与其他同学完全相反的想法,都在分享的环节里进行讨论。

教师在这一环节中不应操之过急,应主动引导。

既要掌控全局,又要给学生自己思考发言争辩的机会
五、结束语:STEM 教育中四门学科的教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整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

因此,STEM 教育具有与单科教育相区别的新特征:融合性、跨学科性、动态性、实践性。

应重视这一方面的教育开发与融合,早日优化我国小学教育。

教师应当增强STEM 教育理念的更新,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知识,学会知识,学有所用,真正发挥教育者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区建峰.STEM 理念融合与教育装备创新发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8):1-8
[2] 王晓晓.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24
[3] 余胜泉,胡翔.STEM 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5(04):13-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