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doc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doc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07004
学时:51
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面向对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英文名称:Curriculum and Pedagogy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任务:课程与教学论是以研究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目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一门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目的:通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正确认识和解释小学各种课程与教学现象,掌握课程与教学的相关技能,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现状,初步学会分析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问题,为从事小学教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能从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课程和教学论
第二节学习课程和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要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发展历史,明确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妇女私和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发展历史。

教学难点: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课程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课程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课程的概念,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课程,表达自己的课程观;理解课程发展的历史概况,熟悉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了解课程理论所设计的基本问题和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课程的概念和课程的形态。

教学难点:课程的形态。

第三章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课程目标
第二节课程内容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要明确课程目标的内涵、取向及其确定的依据;掌握课程内容的取向及其选择与组织原则;了解当代小学教育课程的目标与课程内容。

教学重点:课程内容。

教学难点:课程内容。

第四章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课程实施
第二节课程评价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明确课程实施的概念,了解课程实施的取向、途径及影响因素;了解课程评价的概念和类型,掌握课程评价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课程评价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课程实施的含义及取向。

第五章校本课程开发
教学内容:
第一节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第二节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及其意义
第三节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要理解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和意义;掌握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

教学重点: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

教学难点: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的关系。

第六章教学的基本理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学概念与教学本质
第二节现代教学及其特征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要掌握教学、现代教学和优化教学等概念;了解教学发展的历程和现代教学的特征;探讨教学的本质和优化教学的策略。

教学重点:现代教学的特征和优化教学的基本策略。

教学难点:教学等概念。

第七章教学目标与教学功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学目标
第二节教学功能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要掌握教学目标的涵义、表现形式及其分类;学会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功能的概念,把握教学的基本功能。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的设计和编写。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的设计和编写。

第八章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学模式概述
第二节教学模式的历史、现状及趋势
第三节当前值得关注的集中教学模式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要认识教学模式的概念;了解教学模式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掌握当前几种比较重要的教学模式。

教学重点:国内外教学模式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当前几种比较重要的教学模式。

第九章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学方法概述
第二节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第三节小学教学方法改革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认识教学方法的概念、组合和分类;掌握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了解国内外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难点:国内外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十章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学手段概述
第二节教学手段的分类
第三节教学手段的选择和使用
第四节教学手段现代化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要理解教学手段的概念,知道教学手段的不同分类;理解各种教学手段的特点及功能,掌握选用教学手段的基本原则;理解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涵义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教学手段的选择和使用。

教学难点: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涵义及其意义。

第十一章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第二节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第三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和发展
第四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要明确组织教学形式的涵义、意义和历史演变;熟悉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并全面认识班级授课制;理解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并掌握其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教学的基本环节。

教学难点: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

第十二章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学管理
第二节教学评价
第三节我国小学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改革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要了解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的内容;掌握有关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的策略,反思我国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

教学难点:我国小学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改革发展趋势。

三、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密切关注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能通过阅读各种课程和教学类的学术期刊,弥补理论和空洞和缺陷,主动建构自己的课程和教学观。

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51学时,其中理论51学时,实践0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合计第一章绪论 2 0 2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6 0 6
第三章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3 0 3
第四章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3 0 3
第五章校本课程开发 3 0 3
第六章教学的基本理论 6 0 6
第七章教学目标与教学功能 4 0 4
第八章教学模式 3 0 3
第九章教学方法 6 0 6
第十章教学手段 6 0 6
第十一章教学组织形式 6 0 6
第十二章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 3 0 3
合计51 0 51
五、与各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前,学生已经修完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制度与思想、班级管理等教育类课程,本课程与科学教学研究方法类课程同时开设,可以用本课程的理论去指导学生进行学科教学方法课程的学习,也能用学科教学方法课程的内容验证本课程的理论。

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之后,学生有一次长达10周的教育实习,本课程可以为学生的教育实习提供理论支持。

六、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

平时成绩分作业成绩、教学小论文成绩和课堂教学实践成绩三部分组成,总成绩为平时30%+期末70%构成。

学生的成绩采用百分制。

七、教材与参考书
1.教材
王本陆主编.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2.参考书目
①王策三.教学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②李秉德主编.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③施良方.崔允郭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④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⑤吴立岗主编.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⑥田慧生.李如密.教学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执笔人:闫瑞祥审核人:徐浩斌教学院长:李黎院长:林慧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