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言文学本科入学测试复习指导

汉语言文学本科入学测试复习指导

2004年秋季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入学测试复习指导本次测试采用综合测试形式,试题内容涉及中外文学、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方面知识以及写作能力的考核。

卷面满分为150分。

题型:选择题(40分,主要考核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有关知识)、判断题(10分,考核文学概论的有关知识)、简答题及作家作品对应题(20分,考核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有关知识)、分析论述题(30分,考核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有关知识)、作文题(50分)。

下面就复习时使用的参考教材、复习的范围和重点作一说明。

第一部分、现代汉语1、什么是现代汉语?狭义的理解: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广义的理解:包括各个方言在内的现代汉民族说的话。

现代汉语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

2、语音的性质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个要素。

语音的生理性质语音是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

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语音的社会性质3、语音单位音素、音节声母、韵母、声调4、汉语拼音方案: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5、语汇的性质定义:语汇是语言里所有词语的总汇。

6、语素和语素的分类什么是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7、单音词和多音词8、单纯词和合成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是单纯词,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是合成词。

9、合成词的构造方式:复合和附加。

10、同义词的辨析:意义、色彩、功能。

11、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的吸收与选用12、成语的理解与运用:书写、意义、读音。

13、词的功能类别语法功能——词和词结合的能力,词在语句结构中表现出的分布特点。

14、词性辨识助词、语气词、介词、连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

15、短语的内部结构1、主谓短语:今天星期一天气好孩子们说说笑笑2、述宾短语:看电视研究问题来了客人3、述补短语:说明白走一趟住两个月跑得满头大汗4、定中短语:新书勇敢的战士打虎的武松5、状中短语:仔细看明白地说礼貌待人很好6、联合短语:工人农民老师和学生签名或盖章7、同位短语:厂长老王我们大家中秋那天8、方位短语:桌子上长江以南朋友之间9、介词短语:(1)表时间(2)表处所(3)表受事(4)表施事(5)表方式10、量词短语:一尺这个那一回11、连述短语:(1)开门出去有条件报名(2)请医生看病有人来过16、短语的层次分析:直接成份分析法。

17、短语的外部功能1、名词性短语2、动词性短语3、形容词性短语4、副词性短语18、句类句子是传达信息的基本语言单位。

句类: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19、句型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型。

现代汉语句型简表╭名词性谓语句╭动词谓语句╭主谓句━┥动词性谓语句━━┥述宾谓语句│╰形容词性谓语句│述补谓语句│╰连述谓语句╭单句━┥││╭名词句│││动词句│╰非主谓句━┥形容词句│╰叹词句句子━┥╭并列句││连贯句│╭联合复句━┥选择句││╰递进句╰复句━┥╭因果句││条件句╰偏正复句━┥转折句╰让步句20、修辞的涵义:修辞活动、修辞规律、修辞学21、修辞的基本原则:切合题旨,适应语境。

22、常用辞格:比喻、借代、移接、比拟、夸张、对比(对照)、衬托(映衬)、对偶(对仗)、排比、反复、层递23、语句的选择: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顺装句和倒装句,口语句和书面语句。

24、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连用、套用、兼用。

25、什么是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

26、汉字的特点:汉字在语音上代表音节、汉字在语义上代表语素27、汉字形音义的状况:异体字、多音字、同音字。

28、汉字字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9、汉字的简化:简化的方针和方法。

30、汉字的结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31、汉字的结构单位:笔画、偏旁32、汉字的结构方式:上下、左右、包围。

33、形旁和声旁的作用和局限:形旁提示意义却比较笼统,声旁提示读音却不够准确。

34、汉字的正字法——纠正错别字第二部分古代汉语一、参考教材朱振家教授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二、复习范围与重点文选:上册中选自《左传》、《国语》、《战国策》、《论语》的文选。

通论:汉字的通假,词的古义和今义,名词用如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代词和句式,副词和句式,介词和句式,连词和句式,古文今译。

第三部分文学概论一、参考教材:1.《新编文艺学概论》,刘叔成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1996年版。

2.《新编文艺学概论学习指导书》,刘长林、张恩科编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1996年版。

二、复习范围与重点:见练习题。

文学概论练习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审美意象的间接性是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的最基本的特点。

2.文学艺术起源于社会生活。

3.冰心的作品受印度作家泰戈尔的影响;郭沫若的诗歌有英国诗人惠特曼的深刻烙印;鲁迅的《狂人日记》也从俄国果戈理《狂人日记》中得到启示。

为此我们可以说,外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纯然是作者主观心灵的“自我表现”,不能说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5.审美思维和理论的科学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它们之间没有共同之处。

6.诗曰:“李白斗酒诗百篇。

”可见艺术灵感有赖于烟酒等对感官的刺激。

7.文学的真实性就是指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人、事、物都要符合客观实际生活。

8.“只要绘声绘色地写出人物个性来,不必考虑人物的共性,就可以创造出艺术典型来。

”9.现实主义要求客观地描写现实,不允许想象和虚构。

10.浪漫主义是对理想的追求,不要求对生活具体的描写,因而不具有艺术的真实性。

1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虽为两种不同的创作方法,但都要以生活为基础,都要遵循典型化的规律。

12.文学作品的内容既包括客观的现实生活,又包括作家的主观情致,是主客观的统一体。

13.“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的感情显现”。

14.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决于内容,与作品形式无关。

15.文学作品是反动落后的,其形式也必然是低劣的。

16.作家平时观察分析社会的人和事,积累起来的材料,就是文学作品的题材。

17.作家的主观意图和指导思想,就是文学作品的主题。

18.文学作品的内容随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文学作品的形式变化则与社会生活的变化无关。

19.经济基础是决定文学发展的根本原因。

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促使文化的繁荣,经济的衰退也必然使文学衰落。

20.“情人眼里出西施”,“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说明文学鉴赏是一种纯主观活动,没有什么客观标准。

第四部分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一、参考教材:电大或普通高校现代、当代文学的有关教材。

二、复习范围与重点:现代文学:要求掌握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的代表作品,特别是鲁迅的主要小说,曹禺的代表戏剧。

同时对这些作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作用也应有充分认识。

当代文学:要认识当代文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着重了解粉碎“四人帮”以后当代文学的发展变化,对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潮流、文学作品有大致了解。

比如对“伤痕文学”,除了知道它的产生时间,还应该了解这一潮流有代表性的作品及其作者,在文学史上的作用。

第五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一、参考教材:1.电大或普通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的有关教材。

2.匡兴主编的《外国文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2月第2版。

二、复习范围与重点:古代文学: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大致历程,明确每一阶段文学发展的突出成就,如先秦两汉的文、唐诗、宋词、元曲等,把握对所处时代文学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重点应注意以下几类问题的分析:1、“春秋三传”及其作者。

2、《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成就。

3、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4、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5、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6、杜甫的《兵车行》、《春夜喜雨》。

7、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8、晏殊的《浣溪纱》(一曲新词酒一杯)。

9、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10、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评析11、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12、《窦娥冤》的主要内容。

13、《红楼梦》贾宝玉形象分析。

外国文学:掌握欧美文学中人文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启蒙文学、浪漫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特别是人文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重要作家的作品。

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托尔斯泰的《复活》,等等。

第六部分作文一、复习指导作文是学习语文极为重要的一环。

语文学习得怎么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

提高作文的水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主要靠平时的观察、读书和练习,但懂得怎样写好一篇作文和各种作文练习方式的基本要求,掌握其中的道理、规律,也是必不可少的。

1.审题要准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题目要求写什么(确定文章的范围、重点和材料);二是题目要求怎么写(确定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写法)。

审题中,要对题目作语法分析,注意题目中的关键性词语(题眼),要确定文章的表达方式,此外还要考虑写作的人称(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

2.立意要深立意要求正确、鲜明、深刻。

立意必须联系题目来研究。

有的题目直接是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用设问句或反问句间接写出,有的从题目中暗示,有的不表示中心思想,要求作者来确定。

议论文的中心思想常常直接写出,可以在开头,提纲挈领,开门见山,可以在结尾,层层剥脱,归结中心,可以在中间,包孕其中,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夹叙夹议,处处不离中心。

3.选材要严材料是文章的基层。

材料来源于生活,在日常观察、调查和读书过程中,要勤于采集,注意点滴积累,有所储存。

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选择材料:要典型,能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真实,经得起实践检验;要具体,有生动的事例,还可以从实际出发,对已经掌握的材料改变角度,“作一番改造“。

4.布局要巧布局讲究巧:开头要单刀直入,又引人入胜;结尾须戛然而止,又给人回味;段与段之间的递进、转折、过渡要自然,衔接要紧密;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上下连贯,浑然一体。

要根据表达文章内容的需要,不拘一格,灵活多样。

要列提纲,安排好文章的层次、段落。

5.写法要顺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

一般说,叙事、记人应以叙为主;写景、状物应以描写为主;论事说理应以议论为主,介绍事物的性质、或固积功能等应次说明为主。

记叙文写事件,要写来龙去脉,对其中的人物和情节还要作具体的描写。

议论文叙述事件,只是作为论证的材料,并不需要展开描写。

议论中引用警句、格言,或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对于点明题旨,具体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