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ppt资料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ppt资料


教学过程最优化可分为总体最优化和局部最 优化。总体最优化要求以综合地解决教学、 教育和发展任务为目标,以效果和时间、精 力、经费等的最低消耗作为衡量最优化的标 准,要求学校领导、全体师生、家长共同解 决最优化任务。 局部最优化是根据总体目标的一部分或按照 个别标准进行最优化。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体系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的、导 致教学最优化的方法的总和。 1.综合规划学生的教学、教育和发展任务,注意全 面发展 2.深入研究学生,具体落实任务 3.依据教学大纲,优选教学内容,分出内容重点 4.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法 5.采取合理形式,实行区别教学 6.创造必要条件 7.随时调整教学活动 8.分析教学效率,确定最优速度,节省师生时间
(一) 关于教学的动力 “巴班斯基认为,教学的动力源于教学的 ‘主导矛盾’(中心矛盾),而所谓主导矛 盾就是,学生在教师影响下产生的掌握一定 知识、技能、技巧的需要,与学生所拥有的 满足这些需要的实际可能性之间的矛盾。” 简而言之,教学的动力就是学生的内部需要, 教师在教学是要注意学生的内心体验,激发 其学习的积极性,满足起对知识的需求。
(四) 关于教学原则 根据教学规律提出以下教学原则: 1 教学的目的性原则 2 教学的科学性以及与生活实践想联系 的原则 3 教学的系统性、连贯性原则 4 教学的量力性、可接受性原则 5 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认识兴趣 和求知需要的原则
6 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积极性、自觉性 和独立性原则 7 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最优结合 的原则 8 各种教学形式最优结合的原则 9 为教学创造最优条件的原则 10 教学成果的巩固性和效用性原则
另一条标准是时间标准,即学生和教师都遵守 规定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 把这两条标准具体化,可以把教学过程最优化 的评价标准规定为: (1)在形成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过程中,在形 成某种个性特征、提高每个学生的教育和发展 水平方面可能取得的最大成果; (2)师生用最少的必要时间取得一定的成果; (3)师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花费最少的精力取得 一定的成果; (4)为在一定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成绩而消耗最 少的物资和经费。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标准
巴班斯基指出,“最优的”,就是“从一 定标准来看是最好的”。 所谓最优化的教学,就是在教学、教育和 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 成效,而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 又不超过学校卫生学所规定的标准。
三、教学过程最优化要从全 部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
巴班斯基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社会的、 心理的、控制的三方面因素统一,要求在确定 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规则和原则、组织、 方法及最后的评价的时候,都要从全部系统的 角度考虑问题。
巴班斯基
——教学过程最优化
巴班斯基
苏联教育家。毕业于顿河罗 斯托夫师范学院。1971年当选为苏 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74年被 选为正式院士。1979年起任苏联教 育科学院副院长。把现代控制论、系统论观 点用于教学论研究,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 理论。主要著作有《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 教学论观点)》、《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 (方法原理)》等。
(六) 关于教学方法 他还根据马克思关于劳动活动三要素的原理, 按教学活动的组织、刺激和检查三个方面, 把教学方法分为三大类: 1 组织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 2 刺激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 3 检查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
评价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标准有两条。 一条是效果标准,即每个学生在教学、教育和 发展三个方面都达到他在该时期内实际可能达 到的水平(但不得低于规定的及格水平)。 这条标准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要从学习成绩、品德修养、智能发展三 个方面全面衡量效果; 第二,评价效果要有客观标准,这就是国家规 定的教学大纲等; 第三,评价要依据具体条件和实际可能。
(三) 关于教学规律 教学规律: 1 教学过程受制约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及对 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的需要 2 教学过程与作为统一体的教养、教育、发展 过程是相互联系的 3 教学过程依从于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 4 教学过程依从于它得以进行的各种条件
5 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 的 6 教学内容取决于教学目的、任务 7 教学的刺激方法、组织方法、检查方法均 取决于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 8 教学的组织形式取决于教学的目的、任 务、内容 9 只有具备必要的条件并保证教学过程各 成分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是教学结果具有 巩固性和效用性
(二) 关于教学目的 巴班斯基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有教养、 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 教养性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专门 技能,并能够熟练的应用这些技能解决实 际问题。教育性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 社会公德、政治和伦理道德,以便于使其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发展性目的 是使学生掌握认知活动的一般技能,使其 能在生活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 同时,他还指出这三种目的是有机地相互 联系的。
(五)关于教学内容 优选教学内容的标准: 1 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标准 2 教学内容的诸组成部分的科学价值和实践 价值标准 3 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该年龄学习的可能性标 准 4 教学内容符合用于学习该教材的法定时间 的标准 5 教学内容符合该方面的国际经验的标准 6 教学内容符合当前教师的教学的实际可能 性和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的标准
一、教学过程最优方法体系包括六个方法: (一)综合地规划学生的教养、教育和发展 的任务; (二)研究学生并使教学任务具体化; (三)使教学内容具体化; (四)选择最合理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五)区别对待学生; (六)采取专门措施节约时间,选择最优的 教学速度。
教学过程最优化
巴班斯基将最优化分为“总体最优化” 和“局部最优化”。学校实践中,领导和教 师往往注意到的是个别的、局部的问题,更 多地是集中精力解决薄弱环节,而有时甚至 以损害其他方面为代价。 教学过程最优化原理抓住了教学论中的 关键问题,即如何通过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 既得到教学的最大可能效果,又不致造成师 生负担过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