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小英雄雨来(节选)》优质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小英雄雨来(节选)》优质教案

18 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

2.练习给课文各段加小标题,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地跟敌人作斗争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地跟敌人作斗争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激情导入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

他运用自己的才智和勇敢与敌人斗智斗勇。

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教师检查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1)这篇课文说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2)当时在芦花村发生了什么事?(3)雨来有什么英雄事迹?三、学习字词1.自学字词。

勾画生字词,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

2.巩固字词。

用生字卡片抽读。

四、理解内容(一)学习第一部分。

1.读读芦花村的景色。

(1)出示句子:“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芦苇上()盖了()白雪。

风一吹,()苇絮()飞起来,()小房屋都罩在()芦花里。

”(2)学生先读句子的主要成分,然后逐句地把附加成分放进去读,再连起来读,说说怎样写比较好,同时体会芦花村景色的优美。

2.雨来的游泳本领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让学生回答雨来的几种游泳方式。

3.指导朗读:“往河沿跑!往河沿跑!”这句话应该怎样读?为什么?4.讨论这部分的大意和小标题。

(1)分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

(2)教师明确。

(大意:开头写芦花村的景色,着重写雨来游泳的本领高。

小标题:“雨来游泳本领高”。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提问:夜校的学习条件怎么样?雨来在夜校里受到什么教育?2.指导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3.讨论大意和小标题。

(1)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2)教师明确。

(大意: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小标题:“雨来上夜校。

”)(三)学习第三部分。

1.提问:这部分主要说了几层意思?(两层意思:第一层从“有一天”至“只从街上传来一两声狗叫”,主要写鬼子开始扫荡了;第二层从“第二天”至这段结束,主要写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被鬼子捆绑起来了。

)2.指导朗读第二层。

重点朗读:“他抬头一看,是李大叔。

”“咦!这是什么时候挖的洞呢?”“把缸搬回原地方。

你就快到别的院里去,对谁也不许说。

”3.讨论大意和小标题。

(1)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2)教师明确。

(大意: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被鬼子捆绑起来了。

小标题:“雨来掩护李大叔”。

)(四)重点学习第四部分。

1.讨论:鬼子对雨来使用了哪些卑劣手段?(板书:哄骗利诱威胁毒打)2.课文中哪些词句把鬼子哄骗、利诱、威胁、毒打雨来时的丑态形象地勾勒出来了?(板书:露出满口金牙……鬼脸糖金戒指抽出刀……劈扭拉打揪拧抓)3.哪些词句可以体现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坚强不屈?(“雨来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没看见!”)4.提问: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能表现得这样勇敢顽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5.齐读第四部分,概括大意和小标题。

(大意:雨来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

小标题:“雨来坚强不屈”。

)【作业布置】读课文,说说雨来怎样掩护交通员李大叔,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怎样坚强不屈。

第2课时一、检查复习1.用生字卡片复习生字新词(读音、解词)。

2.说说雨来怎样掩护李大叔,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怎样坚强不屈。

二、深入理解(一)指名读第五部分。

1.提问: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芦花村的人们对雨来的死感到惋惜和悲痛。

)2.课文是怎样来写的?(先写了景色,以景抒情;再写芦花村的老人和孩子们对雨来的赞叹和惋惜。

)3.齐读第五部分,加小标题。

(小标题:“雨来死得可惜。

”)(二)阅读第六部分。

1.这部分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雨来不仅勇敢,而且非常机智?2.雨来没有死的原因一节,为什么放在最后?3.概括大意,并加小标题。

(大意:雨来靠游泳脱险。

小标题:“雨来没有死!”)三、阅读全文1.找出文章的重点部分。

(第四部分。

)2.分析围绕中心写一、二、三、五、六部分的作用。

(第一部分写雨来本领高,所以后来能英勇脱险,机智对敌;第二部分写雨来上夜校,懂得热爱祖国的道理,所以能坚持对敌斗争;第三部分写雨来掩护李大叔,因为雨来热爱祖国,所以能爱护革命干部;第五部分写老乡们哀悼雨来,从侧面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第六部分写雨来没有死,是他机智勇敢的结果。

课文的中心思想是借雨来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的故事,讲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四、练习复述1.雨来是个十二岁的小孩,为什么说他是个小英雄呢?请大家简要地讲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要讲清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

2.每个人轻声练习复述。

指名上台复述。

大家评议。

【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小英雄雨来鬼子雨来露出满口金牙……鬼脸(哄骗)“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糖金戒指(利诱)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抽出刀……劈(威胁)“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扭拉打揪拧抓(毒打)“没看见!”【教学反思】这篇课文内容较长,但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课文的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主要人物雨来的斗争事迹展开描述的,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

教学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读书方法,围绕课文重点、难点,抓住主要人物,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18.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目标]1.会认1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词义,积累词语;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

2.引导学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他的机智勇敢。

3.练习给课文各部分加小标题。

4.能简要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每部分内容,并加上小标题。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抗日战争中,除了在前线浴血奋战的中国军民,还有像在座的同学们年龄一样大的孩子,他们机智勇敢,热爱祖国,和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阅读要求:1.因为课文比较长,请用较快的速度阅读。

2.在阅读中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和课文初读情况1.出示要掌握的生字新词,指名读,并口头解释。

2.同桌交流,说说自己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

3.指名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注意围绕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展开。

四、再读课文,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小组交流,选出代表说出本小组的答案)2.全班交流各部分的小标题,如:(1)游泳本领高;(2)上夜校读书;(3)掩护李大叔;(4)与鬼子作斗争;(5)河沿上的枪声;(6)雨来没有死。

(也可用课文原句作小标题,如:“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什么也没看见”“有志不在年高”“雨来没有死”。

)五、快速默读课文,初步掌握人物形象特点1.为什么要把雨来叫作“小英雄”?你认为他的身上有哪些英雄特征?快速默读课文,从课文的事件和相关语句里分析理解。

2.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把小组成员的意见综合起来,然后分小组进行汇报。

六、全班分小组汇报交流,教师随机综合,板书雨来是一个热爱祖国、勇敢机智、舍己为人、不畏强敌、坚贞不屈的小英雄。

七、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小组之间分角色、分任务进行合作朗读。

八、作业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用简洁的话写出来。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说说雨来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6.第1自然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二、研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深入理解雨来的英雄形象1.默读第一节。

(1)提问:雨来住的那个村子为什么叫芦花村?(2)读读描写芦花村的景色的句子。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

”(3)引导学生读句子的主要成分,然后逐句把附加成分放进去读,再连起来读。

比比哪种写法更好。

同时体会芦花村景色的优美。

(4)雨来的游泳本领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的?这里写雨来的游泳本领高,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为雨来能从鬼子手中逃脱埋下伏笔。

)2.默读第二节。

(1)提问:雨来在夜校里受到了什么教育?(指导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讨论: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为何反复出现?(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一是起强调作用,二是作为全文的一个线索。

)3.重点默读第四节。

(1)讨论:鬼子对雨来使用了哪些卑劣手段?(哄骗、利诱、毒打)(2)课文中哪些词句把鬼子哄骗、利诱、毒打雨来时的丑态形象地勾画了出来?(露出满口金牙……鬼脸、糖、金戒指、抽出刀……扭、拉、打、揪、拧)(3)哪些词句可以体现雨来的坚强不屈?(“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没看见!”)(4)提问: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能表现得这样勇敢顽强?(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小结:巧妙地掩护交通员李大叔;面对敌人的哄骗、利诱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利用游泳本领,机智勇敢地从鬼子手中逃脱。

这就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三、把握全文,拓展延伸1.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提出来说一说。

2.我们已经认识了雨来,这个十二岁的小英雄。

他的所作所为让你感动吗?如果他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想对他说的吗?(扮演角色对话)3.让学生课后多去看一看其他英雄人物的感人故事。

4.开展故事会,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敬佩的英雄人物的故事。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强。

教学时,我充分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要求自读课文。

在自读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初步掌握人物的形象特点。

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了解内容,这对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于是我就在学生阅读每一部分时,提出阅读时间要求,促使学生加快阅读速度。

对于每部分内容的把握,采用加小标题的形式予以落实。

对加小标题要求不是太高,只要学生基本上概括了本部分的内容,语句通顺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