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司考刑诉法总结

2017司考刑诉法总结

考点一、形式诉讼发与刑法的关系1、刑诉法三个独立的价值:1、刑诉所规定的结构、制度原则程序,能够体现法制民主人权的精神。

2、可以阻却影响刑事试题法的实现,3、创制弥补实体法2、影响实体法的实现:1、不告不理2、刑诉中间如果出现法定情行,可不追究刑事责任。

3、选择不同的程序也会影响刑法实体法的实现。

考点二、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与范畴1、刑事诉讼价值观影响了刑事诉讼的构造(弹劾式诉讼、纠问式诉讼、当事人主义(实体真实)、职权主义诉讼(人权保障)、混合诉讼(职权和当事人相互吸收))2、刑诉目的学说:犯罪控制模式、正当程序模式(重在维护正当程序)、家庭模式、实体真实主义(积极、消极之分)、正当程序主义(正当程序内保障人权)3、刑诉价值(具有工具价值,也有独立价值):公正第一、秩序(两层含义:通知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追究犯罪也要有序)、兼顾效益。

比例原则(相当性原则)公正价值应用的体现。

4、实体公正:认证事实准确,法律适用的当。

第二专题:基本原则1、具有法定情行不予追究刑事责任:轻告时赦他死,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

2、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审理中应当应当宣布无罪。

审理过程中侵占罪,裁定终止审理。

庭前审查发现侵占罪,退回检院。

3、亲告:侮辱诽谤+虐待暴力干涉加侵占。

撤诉、庭前审查死亡的终止审理。

4、法律程序原则:立法有法可依,司法有法必依。

刑法罪刑法定、刑诉程序法定,英美国家是正当程序和程序法定要求一致。

5、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是指公检法之间,6、检察院上下级是领导关系,上级检院认为下级二审抗诉不当的,可以直接向同级法院撤回抗诉。

7、法院上下级是监督关系,上可以审下,下不可以审上。

8、漏罪,监狱可以侦查。

减刑由监狱提出建议书,报法院审核裁定。

9、申诉,抗诉(被害人向检院申请提出抗诉),上诉自诉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无理由;口头或书面。

10、被强制医疗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附条件不起诉亦)。

专题四、管辖1、检察院管辖案件:贪贿渎职人民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其他职权需省检(国家机关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

2、省检察院可以自行侦查,也可制定检院立案侦查。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由检院侦查。

3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属于渎职。

3、军队保卫部门对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刑事侦查权。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之便破坏选举案由检察院管。

5、级别管辖:中院:国恐无(无期徒刑)死没7、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可分案审理,分案其实,也可一并审理。

基层法院移送案件,中院认为不需要的,可以不同意移送。

中院同意移送,应向同级检院书面通知。

8、地区管辖,首先考虑犯罪地法院。

9、高法解释12条,认为可能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中院审,受理后,无需判无死的,应当审批,不再基层法院。

10、刑诉回避,书记员由院长决定回避,民诉是由审判长决定回避。

11、法定回避:1当事人的近亲属;2本人或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当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翻译人员的,不能再做本案的办案人员;4本案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的;5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6请客送礼违规会见;7在本案前一阶段当过办案人员不能再做本案办案人员。

12、不是法定理由、不说明原因申请回避被驳回,没有申请复议的权利。

被决定回避的办案人员也没有复议权利。

13、申请回避审查期间,侦查人员不停止工作。

14、回避决定主体,公安,公安局长决定,检察长决定检察侦查人员辩护1、有效辩护(理论):不光是过程上也是实体上要求平等。

2、一个辩护人不得为两个同案犯辩护。

3、绝对不能当辩护人:无限人、无自由、受刑罚,相对不得:公检法安监老外陪审利害4、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适用回避原则。

5、协助会见只能带一个助理。

看守所对信件可以必要检查,但一般不得截留、复制,危害公共安全、可能串供的可以复制。

6、辩护律师收集3个证据需要及时告知:年龄小、精神病、不在场。

7、16周岁已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贩卖毒品、杀人、强奸八种14岁。

..8、侦查阶段,律师不得向嫌疑人核实证据,审判阶段可以。

9、侦查终结前、审查批准、死刑复核阶段辩护律师提要求办案机关应该听取。

审查起诉、二审不开庭审理应当听取辩护人意见。

10、非律师没有权自行调查取证,申请法院检察院11、国恐贿(特别重大)律师会面需要许可,有保密要求。

12、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以到案或审判时年龄为准。

拒绝辩护会导致休庭15日,不会延期。

13、未成年、盲聋哑、精神病、无期徒刑、死刑的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公检法应通知法援机构提供辩护。

其余情况是均可以法援机构提供辩护。

14、诉讼代理人权利来自被代理人的授权。

15、公诉案件,委托辩护人时间提前到侦查阶段,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

诉讼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16、辩护是独立辩护,诉讼代理是以被代理人的意见为意见。

17、被告人是委托辩护人,公诉被害人及法带、近亲属;自诉人及法带;附带民事当事人及法带有权委托诉讼参加人。

近亲属: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没有祖父、朋友。

专题七、刑事证据1、传闻证据:无法定理由,在庭审期间以外及庭审准备期间以外的陈述。

2、辨认前,辨认人不得见到辨认对象,个别进行、混杂其他对象,一定数量。

3、自白任意:只有被追诉人自由意志而做出的自白。

4、补强证据:有证明力,和被补强证据不同来源、有担保力5、引诱、威胁被告人证据可用,威胁证人证据不可用。

6、未能出庭不真实、不能表达和感知、个别(个别询问)意见未翻核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17、意见证据规则:证人只能陈述事实,不能对案件进行评价。

18、辩护律向被害人询问须检法许可被害人同意。

19、侦查机关应当将鉴定意见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

20、证人书写的书面证词是证人证言。

淫秽书刊是书证也是物证。

医院诊断证明是书证。

21、故意犯罪、开除公职、撤销鉴定人资格的人不得从事鉴定工作。

22、直接证据:可以肯定某人犯罪、可以否定某人犯罪、可以否定犯罪事实的发生。

23、物证是间接证据,手机拍摄视频,属于传来证据。

24、鉴定结论是言词证据,证人证言、陈述、供述、鉴定意见考点: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1、有异议不一定要出庭,必须是有影响的。

2、鉴定人无法到庭,在找的,延期审理。

3、意见证据规则:证人只陈述事实,不表达判断。

4、证人保护,包括住宅;保护证人,不必保护侦查人员。

保护卧底。

5、对于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的,可以强制出庭,不是确有必要就抓人,情节严重可以拘留,不超过10日。

6、不需要证明自己无罪。

被告人只负有提供证据责任没有说明责任。

7、证明对象:实体、程序。

证据事实、是对证据材料本身的审查和判断,证据事实是证明手段不是证明对象。

影响定罪量刑的需要证明。

8、证明责任总是与一定的积极诉讼主张相联系,否认一方不负证明责任。

与诉讼后果有关系,受到不利裁判不一定承担证明责任。

9、无异议的案件基本事实,不属于程序事实,实体事实需要证据证明。

10、行政证据转化为刑事证据: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没有询问笔录)11、侦查人员在办案场所以外的地方询问被告人,是绝对排除的。

12、被鉴定的材料必须是来源不同。

专题八、强制措施1、现场发现犯罪嫌疑人,出示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不是拘传。

拘传不得超过12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拘传时间24小时内。

2、拘传措施不一定是刑事强制措施,只针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证人、诉讼代表人不可以拘传)。

犯罪嫌疑人的拘传主体是公检,不是法院。

3、取保候审法定义务:未经批准不得离开住所地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变化的,24小时报告;及时到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串供。

拘留后24小时内送看守所。

4、酌定:特定场所;特定人通信会面;从事特定活动;护照驾照上交。

5、取保候审有公安机关执行。

对保证人处罚罚款都是由公安机关决定。

检察机关取保候审的,可以要求1-2名担保人。

6、保证人协助逃匿,保证人只承担刑事责任,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7、取保候审保证金,不需要考虑当地经济水平,考虑人的因素、案件的因素。

8、监视居住: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通信。

9、不得取保:累暴主犯、自伤自残、取保很难。

10、拘留:无法通知、国恐可不通知家属。

拘留后需要逮捕的3日内报捕。

11、公安机关可拘留8种情形:认(被指认)预(预备犯罪)发(身边或住处发现犯罪证据的)捕企(企图自杀)毁名(不说名字)流(流窜)。

12、检察院决定拘留:企毁。

公安局执行。

13、刑事拘留是保障性措施,不具惩罚性,属于强制措施,行政拘留是行政处罚,不是强制措施,司法拘留是强制性措施。

14、刑事拘留一般是14日,最长37天,(检院直接侦查的案件最长17日),司法拘留15日,行政拘留15日以下,合并执行的最长20日。

15、逮捕后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统一由检察院监所监察部门(刑事执行检查部门)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其他部门予以配合。

设计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不公开审查。

16、检查院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法院批准的应当进行初审。

认为没有必要应当建议法院进行变更强制措施或释放。

17、拘留期间羁押不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

申请变更强制性措施和羁押必要性审查没有先后顺序。

18、拘留后,应当24小内通知家属、送往看守所、进行询问。

19、径行逮捕:故意杀人、死刑、无期10年以上的徒刑的。

20、检察机关批捕,应当询问犯罪嫌疑人:有疑问、有要求(犯罪嫌疑人要求)、有违法(刑讯逼供)、未成年精神病盲聋哑重点疑难复杂。

21、异地逮捕通知当地公安。

22、睡办案、谁决定逮捕,谁负责通知、询问。

23、逮捕有证据犯罪事实: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2有证据是本案嫌疑人实施的3证据已经查证属实。

24、在人代会闭会期间,每一级都要报常委会许可。

25、检察院对批捕决定,只有是和否,没有模棱两可。

26、外国人、无国人涉及国安、国与国政治、外交的案件,需要逮捕的由基层检院或分州市检院层报最高检。

最高检审查经外交部意见后做出批复,再由原报请检院决定。

其他案件检院逮捕的48h报上一级检院备案,向同级政府外事部门通报。

27、可以变更强制措施是出于人道主义原则,应当变更的是期限届满。

28、审前变更必要性原则:尽量减少审前羁押;是临时状态可根据案件进展予以变更。

29、羁押变更由检察院建议变更。

专题九、附带民事诉讼1、共同犯罪,有逃跑的,不能提前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

2、共同告,有人一审没有提前附带民事诉讼,可在二审提,二审调解调解不成,告知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3、附带民事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误工费等,还有(一直精神恍惚支付的费用,是物质费得赔)4、附带民事诉讼的申请人,可以选择共同被告的任一人作为被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