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旨在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
【会计核算职能】也称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会计核算方法,从价值量上反映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情况的经济活动,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连续和系统的会计信息。
【会计监督职能】也称会计的控制职能,是指会计通过专门的方法,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其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目的。
【会计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会计要素】又称财务报表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照其经济特征所做的具体分类。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地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会计假设】是人们在会计实践中长期奉行的、根据客观情况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做出的合理设定。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以及既定的目标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及时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对其经营活动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特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金额。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香槟酒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须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一种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核算指标的会计科目,又称总账科目、一级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做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的核算指标的会计科目。
【账户】是指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结构格式,用来分类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记账方法】是指将经济业务引起会计要素变动的发生额登记在相关账户中所使用的方法。
【复式记账法】是指在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两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账户对应关系】是指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记录每项经济业务,将会使有关账户之间产生应借、应贷的相互依存关系。
【会计分录】是指标明每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过账】单位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以后,应记入有关账户,这个记账步骤通常称为过账。
【权责发生制】是以收入和费用是否实现或发生为标志来确定其归属期的一种会计核算基础【收付实现制】是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记账基础。
【盘存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各种账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
【结算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结算情况的账户。
【资本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与提取公积金的增减变动及其实有情况的账户。
【集合分配账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反映和监督有关费用预算执行情况以及费用分配情况的账户。
【成本计算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所生的、应计入成本的全部费用,并用以计算该阶段各个成本计算对象实际成本的账户。
【期间账户】是用来归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的账户。
【期间收入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在生产经营的某一会计期内所取得的各种收入的账户。
【期间费用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在生产经营的某一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各种费用的账户。
【账务成果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最终成果的账户。
【计价对比账记】是用来对某项经济业务,按照两种不同的计价标准进行计价、对比,以便确定其业务成果的账户。
【调整账户】是用来调整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确定被调整账户的实际余额而设置的账户。
【备抵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
【附加账户】是用来增加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
【备抵附加账户】是指既可以用来减,又可以用来附加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
如: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总分类账户】是对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也称为总账账户、一级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是对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以称明细账户。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投入资本形成法定资本的价值。
【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点分额的部分。
【账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竞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年度的有形资产。
【营业利润】是指企业日常活动所产生的利润,是企业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主要来源。
【利润总额】是指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实现的营业利润,再加减营业外收支,即为企业的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
【净利润】企业利润总额减去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即为净利润,也称为税后利润。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公允介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投资收益或发生的投资损失。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或支出。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用来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简称凭证。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原始证据。
【记账凭证】以称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整理,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而填制的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外来原始凭证】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时,从外部单位或个人直接取得的原始凭证。
【自制原始凭证】是指由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的部门或人员,在执行或完成某项经济业务时自行填制的原始凭证。
【一次凭证】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一次填制完成的,用以记录一项经济业务,或者同时反映若干同类性质经济业的原始凭证。
【累计凭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多资记录不断重复发生的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
【汇总原始凭证】是指将一定时期内若干张记录同类性质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汇总编制的,用以集中反映某项经济业务总括情况的凭证,又称原始凭证汇总表。
【记账编制凭证】是指会计人员根据账簿记录的结果,对某些特定事项进行归类、整理而编制的原始凭证。
【通用凭证】是指由有关部门统一印制、在一定范转内使用的具有统一格式和使用方法的原始凭证。
【专用凭证】是由单位自行印制、仅在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
【专用记账凭证】是指专门用来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
【收款凭证】是指专门用于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收款业务的记账凭证。
【付款凭证】是指专门用于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付款业务的记账凭证。
【转账凭证】是是指专门用于登记与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收付无关的转账业务的记账凭证。
【通用记账凭证】是指适用于各类经济业务、具有统一格式的记账凭证。
【复式记账凭证】是指将每一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全部会计科目及其金额均集中填列在同一张记账凭证中反映的一种凭证。
【单式记账凭证】是指将每一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每个会计科目,单独编制记账凭证,每张记账凭证中只填列一个会计科目及其金额。
【汇总记账凭证】是指将反映同类经济业务或多类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按一定的方法汇总填制的记账凭证。
【分类汇总凭证】是根据一定期间的记账凭证按其种类分别汇总填制的。
【全部汇总凭证】是根据一定期间的记账凭证全部汇总填制的。
【非汇总记账凭证】是指没有经过汇总的记账凭证。
【会计凭证的传递】是指会计凭证从取得或填制时起、至归档保管整个过程中,在单位内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传递程序和传递时间。
【会计凭证的保管】是指会计凭证记账后的整理、装订、归档和存查工作。
【会计账簿】简称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或账页组成的,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序时、分类地记录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序时账簿】又称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
【普通日记账】是用来序时登记各单位全部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日记账。
【特种日记账】是专门用来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日记账。
【分类账簿】又称分类账,是对全部经济业务按照会计要素的具体类别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总分类账簿】是指按照总分类账户分类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又称总分类账,简称总账。
【明细分类账簿】是指按照明细分类账户分类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又称明细分类账,简称明细账。
【备查账簿】是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不能登记或登记不全的经济业务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简称备查簿。
【订本式账簿】又称订本账,是指在启用之前就把许多账页装订在一起,并对账页进行了连续编号的账簿。
【活页式账簿】是指在账簿登记完毕之前并不固定装订在一起,而是采用活页形式的账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