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一、实验原理
1.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
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在刚开始开花时期的上午9:00—12:00植物减数分裂最旺盛。
二、目标要求
1.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的阶段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2.学会制作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并识别减数分裂不同的阶段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三、实验材料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植物花蕾,载玻片,盖玻片,龙胆紫或亚甲基蓝染液,显微镜等。
四、方法步骤
1、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1)低倍镜观察: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高倍镜观察: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3)绘图: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
2、观察植物细胞减数分裂
(1)取材:始花期晴天上午9∶30~11∶30采取长度为1~5 mm的幼蕾。
(2)固定:卡诺固定液固定24 h后转入70% 乙醇中。
(3)染色:龙胆紫染液染色并压片。
(4)观察:光学显微镜镜检统计并照相。
五、结果与讨论
1.蝗虫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图片
2.植物减数分裂部分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