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单选一、单项选择题1.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 )A.威尔逊 B.泰罗 C.古德诺 D.怀特2.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 )。
A.泰勒 B.韦伯 C.威尔逊 D.古德诺3.()系统论述了两分法理论,认为民主国家主要职能只有政治和行政两种,司法只不过是行政的一小部分而已。
()A.泰勒 B.韦伯 C.威尔逊 D.古德诺4. ()描述官僚组织机构中易于发生又极难改进的近似病态的组织积垢——官场病。
比如,冗员增加原理,中间派决定等等。
A.帕金森定律 B.欧瑟定律 C.华盛顿办事定律 D.彼得原理5.()揭示了广泛存在于社会组织的痼疾——不称职,认为在层级组织中,每位员工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
A.帕金森定律 B.欧瑟定律 C.华盛顿办事定律 D.彼得原理6.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管理主体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政府 C.人民法院 D.人民政协7.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执行是()的观点。
A.古德诺 B.威尔逊 C.怀特 D.魏劳毕8.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 )。
A.瓦特B.亚里士多德C.史坦因D.马克思9.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 )。
A.政治性 B.公共性 C.民主性 D.法制性10.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 )。
A.斯图亚特B.斯密 C.欧文D.普耳11.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 )。
A.泰勒B.韦伯C.威尔逊D.古德诺12.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 ),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A.《行政之研究》 B.《政治与行政》C.《行政学原理》D.《行政学》13.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 )。
A.韦伯B.法约尔C.泰勒D.欧文14.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 ),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A.官僚制理论B.管理五项职能C.14条管理原则D.POSDCORB,即七项管理职能15.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
A.欧文B.法约尔C.韦伯D.泰勒16.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 )。
A.欧文B.泰勒C.韦伯D.法约尔17.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 )。
A.欧文B.泰勒C.韦伯D.法约尔18.提出著名的POSDCRB,即七项管理职能的是( )。
A.泰勒B.古立克C.韦伯D.法约尔19.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20.第一位试图建立公共行政学体系的是 ( )。
A.费富纳B.魏劳毕C.怀特D.泰勒21、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 )。
A.《行政学》B.《政治与行政》C.《行政学原理》D.《行政学导论》22.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D ),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A.孙中山B.康有为C.张金鉴D.梁启超23.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 B )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A.《行政学原理》B.《论译书》C.《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D.《行政学》24.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 A )。
A.《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B.《行政学原理》 C.《论译书》D.《行政学》25.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 C )。
A.梁启超B.孙中山C.张金鉴D.康有26.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A.高斯B.里格斯C.德鲁克D.古立克27.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
A.里格斯 B.古立克 C.德鲁克 D.高斯28.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是里格斯的( B )。
A.《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B.《公共行政生态学》C.《比较公共行政模式》 D.《政府生态学》29.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 C )。
A. 工业社会 B.原始社会 C.农业社会 D.信息社会30.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 D )。
A.后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B.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C.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D.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二、多选1.现代行政精神主要体现在()A.主动进取 B.保守克制 C.追求卓越D.追求效率 E.创新发展2.行政学产生的理论渊源有哪些?()A.近代政治学说 B.君主制时代德、奥两国的官方学 C.普鲁士任官制度D.英国文官制度 E.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兴起的行政法学3.以下哪些是古德诺的观点?()A.民主国家的主要职能只有政治和行政两种B.民主国家主要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C.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D.一切整体都有三个要素,即议事、行政和审判E.每个国家都有立法权、行政权、联盟权三种权力4.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是()A.经由宪法、法律以及政治传统、社会习惯合法认定和授予的政府行政职能B.民主的现代行政环境C.政府在名义上享有、在实际上行使的国家公共行政权力D.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现代行政精神E.现代化的行政管理技术手段5.行政立法如果按照权力来源,包括哪两种情况()A.人大立法 B.委任立法 C.管辖立法D.行政协定 E.补充性立法6. 奠定公共行政学理论基础的代表人物是( ),他们提出了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观点。
A.韦伯B.法约尔C.威尔逊 D.古德诺E.泰勒7.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 )完成的。
A.怀特B.魏劳毕C.泰勒D.韦伯E.费富纳8、公共行政学的特点是()。
A.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 B.公共行政学是应用型的学科C.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 D.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E.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9.里格斯将公共行政模式划分为( ACD )。
A.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B.分散型公共行政模式C.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D.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E.集中型公共行政模式第二章行政职能单选1、弱势政府时期“守夜人”职能的消极意义在于它导致了( )A.社会福利耗资过多 B.国家公共开支日益庞大C.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D.国家财政赤字越来越大2.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主要警示中不包含下列哪一项()A.畸形发展的金融业是产生泡沫经济的温床之一B.政府金融政策超前或滞后、金融监管失力是导致金融危机基本原因之一C.金融改革的难度和风险均比较高D.资本应集中流向股票、房地产等领域3. 不属于现代政府行政职能的特点的是()A.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职能,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B. 行政职能日益社会化,由“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C.行政管理日益法治化,由“人治”型政府向“法制”型政府转变D.中央政府作用加大,由“放权”型政府向“集权”型政府转变4.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主要涉及政府的哪项职能?()A.政治职能 B. 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 D.发展职能5.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主要涉及政府的哪项职能?()A.政治职能 B. 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 D.发展职能6.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主要涉及政府的哪项职能?()A.政治职能 B. 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 D.发展职能7. 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公共部门在经济活动中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具有一种内在扩张趋势,公共支出因此将不断膨胀。
这被称为()A.恩格尔定律 B.瓦格纳定律C.帕金森定律 D.欧瑟定律8. 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
A.政府职能B.行政监督C.行政决策D.行政体制9.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 )上。
A.公平性B.平等性C.非赢利性D.普遍性10.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A.自由资本主义B.前资本主义C.当代资本主义D.垄断资本主义11.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 ).A.前资本主义B.自由资本主义C.垄断资本主义D.当代资本主义二、多选1. 东亚国家金融危机后,重释政府经济职能,你认为以下哪些理解是正确的?()A.承认、维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 B.国家主导经济C.转向宏观经济调控 D.制定与监督市场规则 E.强化政府与企业的直接联系2. 东亚国家金融危机后,重释政府社会职能,你认为以下哪些理解是正确的?()A.制定和执行社会发展政策 B.以维护社会秩序为主要任务C.以维护社会正义与公平,实现社会均衡发展为主要任务D.破除资源占有的垄断 E.提高生活质量而不仅仅是富裕程度3.要正确地界定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地处理( )的关系,必须考虑到社会的发展程度和政治民主的发展的水平。
A.政府与市场B.政府与政党C.政府与社会D.政府与公民 E.政府与社会组织4.从现代社会和各国政府行政实践来看,政府的基本职能可以分为( )。
A.政治职能B.文化职能C.社会职能D.协调职能E.经济职能5.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 )。
A.市场垄断和专制价格 B.外部性问题C.公共物品的提供 D.无知和非理性 E.不平等问题6.政府失效主要表现在( )。
A.资源配置的低效率B.造成另一种不公平C.政府的低效率D.政府成本过高E.寻租7.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十六版)中,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 )。
A.执行国际经济政策 B.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C.确保社会公平分配的职能 D.提高经济效率E.改善收入分配8.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 )。
A.直接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不足的职能B.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的职能C.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确保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职能D.改善收入分配E.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第三章行政权力一、单选1.以与行政主体相关的人际关系、社会网络、非正式组织等为权力基础,是行政权力运行的重要社会资本,这种权力是()A.人格性权力B.关系性权力C. 结构性权力D.象征性权力2. 集分权学说之大成、明确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的是()A.亚里士多德 B.洛克 C.孟德斯鸠 D.古德诺二、多选1.行政权力与司法权力的区别理解正确的是:()A.行政权力方向自上而下,司法权力自下而上B.行政权力追求效率,司法权力追求公平C.行政权力主动实现国家意志,司法权力消极保障国家意志实现不受干扰D.行政权力属于国家权力,司法权力属于其他政治权力E.行政权力的下级主体受上级的指挥与控制,司法权力的各级主体则独立行使审判权2.行政权力与政党权力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A.行政权力方向自上而下,政党权力自下而上B.行政权力是普遍主义的价值取向,政党权力是特殊主义的价值取向C.行政权力客体是整个社会,政党权力客体只限于党内D.行政权力属于国家权力,政党权力属于其他政治权力E.行政权力与政党权力都具有天然合法性3.孙中山在借鉴西方三权分立学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政治传统所创立了五权宪法,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