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者护理查房
辅助检查
(一)血象:
急性白血病:白细胞计数一般在(20~ 50)X109/L,分类检查可见不同数量的原始 和(或)幼稚白细胞,一般占30%~90%;红细 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不同程度的减少,呈正 常细胞性贫血.
辅助检查
(二) 骨髓象:是确诊白血病及其类型的 重要依据.
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 跃,主要是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多超过30%.正 常的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
胺,氯霉素, 乙双吗 啉
遗传因素
白血病患者第一代 家属中白血病患者
比一般人群高 2.8~3.0倍,比远
亲高2.3倍。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我国):2.76/10万 恶性肿瘤死亡率:男为第六位,女为第八
位; 急性>慢性: (5.5:1) 发病率男性>女性:(1.81:1)
按病程及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分类
急性白 血病
慢性白 血病
以原始和早 期幼稚细胞 为主
起病急 进展快
病程短以较成熟幼 稚细胞和 Nhomakorabea熟 起病缓
细胞为主
进展慢 病程长
急性白血病(AL)
• 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 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 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广泛浸润肝、脾、 淋巴结等脏器。
急性白血病分类
国际 FAB分类法
贫血
• 常常为白血病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脸色 苍白,自觉虚弱乏力、多汗,不论在活动或 是在休息时,都觉得气促、心跳加快。随着 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贫血越重往往提示白 血病越严重 。
发热
半数以上的患者以发热为早期表现,可为 38度以下的低热或39度甚至40度以上的高热, 化疗后体温恢复,较高发热常提示继发感染。
入院体查
• T:38.5℃ P:142次/分 R:20次/分 BP:139/71mmHg Wt:50Kg H:159cm HR:142次/分 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扁桃体双侧Ⅱ度肿大 脾脏肋下未触及
病程回顾
12-12:患者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牙龈肿 胀,口腔溃疡,伴发热、咳嗽、淋巴 结肿大,体温最高38.5℃。4天前自 觉活动后乏力,伴头晕、气促、心慌 大汗。
基本资料
•.
• 患者:郑某 • 性别:女 • 年龄:27Y • 职业:未确定 • 婚姻:已婚 • 民族:汉族 • 入院时间:2011-12-12
主诉
• 反复牙龈肿痛伴发热2月余,加重伴乏力4 天
• 婚育史:育有两孩子(今年05月28日分娩 一子)
• 月经史:初潮13岁,末次月经日期2011-07. 至今未来月经。
常见的感染是牙龈炎、口腔炎、咽峡炎、 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肠炎、肛周炎等,严 重感染有败血症等。(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克
雷伯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肠 球菌属、肠杆菌属等细菌感染,以及真菌、病毒、原虫等感 染。 )
出血
多数患者在病程中均有不同程度之出血, 以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为常见。 严重者可有内脏出血,如便血、尿血、咳血 及颅内出血。M3亚型往往出血较重。
出血原因:血小板质与量的异常;白血 病细胞对血管壁的浸润或在血管内形成白细 胞栓子,使血管破裂;感染可进一步使血小 板减少,纤溶活性增强等。
组织浸润
1.淋巴结和肝脾大 急淋较急非淋多见, 肿大程度也较显著。纵隔淋巴结肿大多见于T 细胞急淋。
2.骨骼和关节疼痛 常有胸骨下端压痛。 白血病细胞浸润关节、骨膜或在髓腔内过度 增殖可引起骨和关节痛,儿童多见,急淋较 急非淋常见且显著。骨髓坏死时可出现骨骼 剧痛。
M2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部分分化型
M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 血病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类
Title in here
M4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 血病
Text in here
M5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6
急性红白血病
M7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 病
临床表现
贫血
发热
出血
组织 浸润
起病急缓不一,急者多为高热或严重出血, 缓者常为面色苍白疲乏或轻度出血。
治疗要点
白血病的治疗原则是加强支持治疗,恰当选 择化疗和骨髓移植,防治髓外白血病及其他 并发症,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争取治愈. • A.支持治疗 加强消毒隔离,选用有效抗生 素防治感染;有严重贫血和出血时可输新鲜 全血或血小板悬液及红细胞悬液.
• B.化学药物治疗 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措施, 化疗目的是达到完全缓解并延长生存期.
一例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查房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付丽丽 彭佳 唐洁 李佳媛
定义
白血病(leukemia) 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 恶性克隆性疾病。
Text in here
造血干细胞 增殖失控
分化障碍
凋亡受阻
细胞停滞在发育的不同 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 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 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 他器官和组织,而正常 造血受抑
清楚,1个或多个
不定,常较多 不定,有些细胞深
染 不定
L3
大细胞为主,大小较 一致
呈细点状,均匀
较规则
明显,1个或多个, 呈小泡状 较多 深蓝
常明显
细胞涂片
L1
L2
L3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类
Title in here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M0 微分化型
Text in here
M1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 分化型
组织浸润
3.皮肤和粘膜病变 急单和急性粒-单核 细胞白血病较常见。特异性皮肤损害表现为 弥漫性斑丘疹、紫蓝色皮肤结节或肿块等。。
4.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以急淋较急非淋常 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也较多见。常无 症状,可表现为头痛、头晕、烦躁,严重时 出现呕吐、颈项强直、视神经乳头水肿和脑 神经、脊髓瘫痪等。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病因
生物因素
病毒感染:成人T细 胞白血病/淋巴瘤→ 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 毒Ⅰ型(HTLV- Ⅰ)
物理因素
电离辐射:X射线 、γ 射线、原子弹
辐射
病因
化学因素
化学品接触: 化学品:苯 化学药物:环磷酰
急性淋巴细 胞白血病 (ALL)
急性非淋巴 细胞白血病 (ANLL)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类:
细胞学特 征
细胞大小
L1 小细胞为主
核染色质 较粗,结构较一致
核形 规则,偶有凹陷或折 叠
核仁 小而不清楚,少或不 见
胞浆量
少
胞浆嗜碱 性
轻或中度
胞浆空泡
不定
L2
大细胞为主
较疏松,结构较不 一致
不规则,常见凹陷 或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