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摘要:一提到埃及,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尼罗河畔那一座座宏伟的金字塔,这些凝聚着埃及人智慧的庞大建筑,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数千年前,埃及人以他们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使埃及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古埃及文明持续了5000余年,覆盖时间从尼罗河畔人类的出现,到公元642年埃及被阿拉伯人征服位为止经历了曼涅托所划分的31个王朝和希腊人、罗马人的统治时期。

它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明之一,同时也是古代世界单一民族文化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代文明。

古埃及人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他们固有的、宝贵的传统文化,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璀璨的文学古代埃及是人类文明的最早的发祥地,同时也是东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最早发祥地。

古代埃及民族是一个富有创作力、思想颇为活跃的民族。

他们创作了几乎包括后来文学的体裁:神奇的神话传说,炫耀功德的传记文学,规范行为的教谕文学,引人入胜的散文故事,虔诚纯真的诗歌。

然而,最需说明的便是文字,它让文明能永久地保存下来,并得以传承。

1.文字象形文字大约在公元前3500到前3000年,古埃及人发明了由图画发展而来的象形文字。

它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三部分组成。

“表意符号”用图形来表示实物,一个图形表示一个词。

表意符号也能表示具体的动作。

“表音符号”是借用表意符号表示单个词的发音,已失去了图形原有的含义,只起标音作用。

“限定字符”是埃及人在长期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抽象字符,且只能置于词尾。

象形文字在法老时代的埃及使用了近3000年。

从公元前4世纪起,埃及先后为托勒密王朝和罗马帝国所统治,本土文化逐渐流失,古老的象形文字也逐渐被淘汰。

科普特文字公元前30年,罗马人占领埃及,取代了托勒密王朝的统治地位,埃及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他们为埃及人民带来了一种新的文字——科普特文字。

这种文字采用的是24个希腊字母和7个补充字母构成的世俗体文字,即民间通用的语言文字。

科普特也是埃及文字在发展过程中能唯一写出元音字母的文字。

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后,科普特语被阿拉伯语取代,只有少数信仰基督教的埃及人继续科普特文字。

到了16世纪,科普特语虽让被保留着,但却只能作为基督教堂的宗教用语。

17世纪后,除埃及的基督教徒外,已没有人能讲这种语言了。

由此可知,科普特文字是埃及文字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的文字。

2. 自传——最初的书面文学自传是一种最早用的文字记载的文学形式。

传记文学常被法老、贵族用来歌颂他们生前的光辉业绩和一切善行,以昭示天下,求得在来世阴间的永恒。

埃及最早的自传出现于古王国初期的大臣墓葬中。

早期的自传大部分相对简单,内容枯燥,形式刻板。

直到第5、第6王朝,由于不断加入了叙事部分,自传篇幅变长,开始以生动的文字描述墓主的生平事迹,采用的形式也较为自由,终于发展成为真正的纪实文学。

《梅腾自传》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埃及历史上最早的自传铭文。

3. 广为传颂的教谕文学教谕文学是古埃及颇具特色的文学体裁之一,表达贤者对百姓或后代的教导和告诫,其目的是确立社会道德,规范人的行为。

常采用独白、对话或箴言的形式,阐述埃及人的伦理道德观念、为人处世之道。

在古埃及文学史上占用极为重要的地位。

古埃及的教谕文学在古王国时期较为发达,而《普塔雷太普之教谕》是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一篇。

它创作于古王国的晚期,属于第6王朝的作品,内容涉及当时伦理道德的方方面面。

迄今最早的教谕文学作品是古王国时期的《对卡盖美尼之教谕》,讲的是就餐规矩。

4. 清新质朴的诗歌埃及的诗歌文学作品虽然大多数具有明确的宗教功能,但丰富的想象、比喻、夸张、重叠和虚拟的表现手法使其基本上具有了真正的文学价值。

古埃及的诗歌大体上可分为三类:歌谣、爱情诗、赞美诗。

最初的古代埃及诗歌都是口头创作的歌谣,大约产生于公元前4000年代末。

这些歌谣都是埃及人在艰苦劳动的过程中吟唱出来的,单纯朴素,节奏感强,多在民间传唱。

而爱情诗则大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段,生动活泼,富于形象性,生动反映了男女之间倾诉爱慕之情和相亲相爱的情景。

赞美诗则多用来赞颂神灵和国王。

较早的赞美诗有《献给奥西里斯神之神》和《献给敏神之歌》。

5. 优美的散文故事散文故事是古埃及文学中最容易被读者接受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以对现实生活的生动记述、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情节和传奇的色彩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它的创作并非源于民间,而是由书吏或宫廷文官编撰的。

埃及的散文故事起源于古王国时期,但流传至今的作品大部分属于中王国和新王国时代。

最早的散文故事作品是《维斯特卡尔纸草》上记载的《魔术师的故事》。

二、宗教风貌宗教是古埃及文明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根源,它把古埃及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各方面都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文明网络。

从政治法律到生活习俗,从文学、建筑、艺术到医学、数学、天文,都蕴含着宗教的思想。

1. 宗教起源埃及宗教植根远古的史前时代。

当时的人们由于缺乏知识,对复杂纷纭的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感到无能为力,便认为世间万物,几乎都具有神秘的超乎人类的伟大力量,把这一切当作神灵来崇拜,于是便产生了原始的宗教信仰。

众观古埃及宗教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原始宗教中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为主的种种地域性崇拜渐趋融合,并最终演化为全国和全民的崇拜,但地域性神袛及宗教习俗始终保留。

第二阶段,一神崇拜和多神崇拜的斗争。

第三阶段,本地宗教先后被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所同化。

2. 宗教观念在古埃及宗教中,最为重要、最具影响的就是“玛阿特”宗教观念。

这种观念流行于整个埃及的王朝时代,它象征着神赋予人类的某种规则,它的作用主要在伦理道德方面。

而至高无上的埃及法老经常以向诸神呈现阿玛特的姿态出现,因此被认为是根据玛阿特的指示来统治其臣民的。

玛阿特就是正义、真理和法律的象征,谁反对法老,谁就是违反玛阿特的命令,也就是忤逆神的旨意,就会受到神的严惩。

由此可看出,阿玛特实质上是法老的意志和宗教观念的综合体,它严格控制着埃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古埃及人民还十分崇信“来世说”。

他们认为自然界的植物有一岁一枯荣的现象,那么人也可以同树木的周而复始一样,能够死而复生。

这种信念产生的结果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作木乃伊,使之成为死者亡灵依存的基础;二是重视坟墓的营建和装饰,为死者继续过尘世生活而准备。

三、建筑奇迹古埃及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宏伟壮观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卡尔纳克神庙和亚历山大灯塔等建筑历史上的奇迹,不仅是人们自然联想起伟大辉煌的古代埃及文化,而且也是人们不断惊叹古埃及人们高超的建筑才能。

古埃及建筑的结构主要有砖石结构、泥结构和泥砖结构。

前者主要用来建造金字塔、神庙、宫殿等,后者则主要用于民居、墓葬和一些宗教建筑。

砖石结构的建筑耐久坚固,它们或气势雄伟、巍峨宏大,或小巧玲珑、精美雅致,都极具艺术特色。

1. 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自古王国到中王国时期法老的坟墓。

金字塔的建造开始于古王国的第3王朝,至今仍屹立在萨卡拉的左塞王的阶梯金字塔是金字塔历史的开端,它是由建筑师伊姆霍太普为其君主左塞王建造的。

在左塞王得后继者胡尼王时期,开始出现了“真正”的金字塔,美杜姆金字塔是由梯形金字塔向“真正”金字塔过渡的尝试。

我们所熟知的胡夫金字塔就属于“真正”的金字塔。

2. 庙宇从古代埃及建筑发展史来看,古王国被称为伟大的金字塔时代,新王国则是庙宇建筑的黄金时代。

新王国有两种主要的庙宇建筑:一种是为神建造的神庙,在神庙里供奉着神像,如卡尔纳克神庙、卢克索神庙;一是为祭祀已故的法老建造的祭庙,如哈特舍普苏特祭庙、阿布辛拜石窟祭庙。

四、科技之光古埃及人关于自然界和人类本身的科学知识和实践,为后来真正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古希腊的科学知识好世界文明的发展,同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医学成就在埃及,作为科学的医学是由前王朝时期开始的,并由巫师在许多世纪积累的实践中成长积累起来的。

埃及的外科学向相当出名,他们当时已经可以用“手术刀”为病人动手术了。

内科则用外敷药物的方法治疗溃疡、烧伤等疾病。

对骨折等骨科疾病也有正确的裹缚整复方法。

古埃及医生对各种入侵人体的主要疾病,如:眼科疾病、肠道疾病、妇科病、风湿病等都有相当的了解。

由于古埃及人们对木乃伊制作的熟悉,因此很早就了解到人体内部的构造,并积累了较多的解剖学知识。

古埃及还未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医学纸草文献,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史密斯纸草》和《埃伯斯纸草》。

2. 数学古埃及数学知识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它有一套较为完美的数字符号。

早在公元前3100—2900年时期的纳尔迈权标头上,就已经记载了10进制的从1到百万的数字。

零的符号在古埃及数学中尚未出现。

这套数字符号决定了埃及人的一切算术过程,最终都建立在计数的基础上。

埃及人很早就有了计算分数的方法。

在除法运算中,如果被除数除不尽,就使用分数,分数的运算也是利用加叠法进行的。

古埃及人还计算出了圆周率,他们得是的结果是3.1605。

虽然和现今的精确值3.14有些差距,但这是世界上最早又较精确计算出的圆周率。

《莫斯科纸草》是埃及最古老的一部数学纸草文献,它成书于公元前1850年前后,是属于中王国时期的文献。

3. 天文学早在新石器时代,古埃及居民就已经开始观测星象,观察太阳、月亮和其他行星的运行和季节、昼夜的变化情况。

他们不仅给星体命名,而且还将它们分成不同的星座。

在第12王朝的墓穴中,人们发现了迄今最早的星座图。

根据对星象的观察,古埃及人逐渐制定了自己的历法。

他们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共360天,年末另加5天,定为宗教节日,分别献给奥西里斯家族的五位神袛,以纪念奥西里斯为埃及带来了五谷,全年共365天。

这边是埃及人的太阳历,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另外,埃及人还尼罗河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变化,将一年分为3个季节,每个季节4个月。

除了上述的这些历法,埃及人还通过观察天体作出的第二个巨大的贡献是将昼与夜分成十二个小时。

古埃及人主要利用日晷和水钟分别来测定白昼和黑夜的时刻。

五、结束语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它的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为我们人类社会留下了一系列丰富而宝贵的财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虽然在时间的冲刷和其他国家文明的冲击下,古埃及文明已经失落了,但它对世界的影响是永恒的。

我相信,这个神秘的国度,仍有许多人类史上的财富等着我们去发掘。

参考文献[1] 杨俊明,李枫.古埃及文化知识图本[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2] 令狐若明.走进古埃及文明[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3] 王彩霞.奇迹神话玄机:人类文明史上的未解之谜[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4] 沐涛,倪华强.失落的文明:埃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