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级偏软

三级偏软

江苏省的计算机三级考试仍然只有笔试,考试日期为春/秋季的考试日期分别为3月/10月中旬的第一个周六的上午,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题目有单项选择和填空两种形式,其中30分填空,70分选择,满分100分。

合格线基本是按全省平均分划定的,控制的总体合格率大约是35%-45%,一般情况下,合格分数不会超过50分,但优秀需要85分以上。

2.三级考试的内容三级考试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内容很多,而大家一般没有时间看太多的书,所以一定要有针对性,有些部分难度太大,可以考虑放弃,将精力集中到相对简单的部分,这样收效会好些的,回报率高些。

(1)计算机基础知识(10分选择)(2)软件技术(5分选择)(3)数据结构(9分选择+8分填空)(4)操作系统(12分选择+4分填空)(5)软件工程(12分选择+4分填空)(6)数据库知识(9分选择+6分填空)(7)网络知识(4分选择+2分填空)(8)微机系统分析及应用(9分选择+6分填空)3.如何复习第一步:仔细看看考试大纲和一套最新的三级考试卷,了解考试知识点和相应的试题形式。

第二步:找到有关教材、复习资料。

第三步:对照大纲仔细阅读一遍教材,对重点概念和公式要做到心中基本有数;由于三级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可以分几个部分各个击破。

第四步:做三级试卷--先不看书做,遇到不会的题就跳过去;然后根据做试卷的情况,分析自己的薄弱环节,再有针对性地重看书上有关章节,争取做到看过书后可以把以往的试题都搞懂。

三级所考的内容实在多,应该将重点放在基础知识、数据库、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这些相对容易拿分些;对很多学生而言,微机系统分析及应用恐怕较难得分的,如果时间和精力不够的话,可以放弃其中的汇编语言填空题,对9分的选择题靠专选一个答案(如B、C)确保得3分左右。

4.可以参考的教材(1)三级考试专用教材:1)《三级偏软考试教程》2002年6月出版本书特点:其内容安排和知识点完全按照省三级偏软考试大纲的要求而设置,内容简练紧凑,深度符合考试要求,本书编者即省三级考试试卷的最终定稿人,此书极具参考价值,为三级考试首选参考书, 拥有此书即可替代后面所述的其它参考书。

2)历年试卷汇编(2)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麦中凡等编高教出版社(00级本科生均有)本书特点: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基本涵盖了软件技术基础和应用的所有知识点,内容比较新。

但数据结构部分的内容深度嫌不够,且缺三级必考的有关VFP部分的内容。

(3)《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李芳芸等编清华大学出版(98、99级本科生均有)本书是以往三级偏软考试的主要教材,深度基本满足要求。

但内容不够新,且涉及的知识面不够广,缺三级必考的好几部分内容。

(4)《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清华大学出版(98级本科生均有)本书是"微机系统分析及应用"这15分的来源地,这部分想得高分的话,需要好好看,不想得什么分的话,可以不看,得保底的3分。

(5)《数据结构》严蔚敏等编清华大学出版江正战等编东南大学出版社三级偏软考试重点复习指引因为江苏省计算机三级考试相当于国家计算机四级,两者考试内容几乎完全一样,江苏省各等级考试大家都知道,相比国家考试只难不易,奉劝大家多加小心。

教材依据:江苏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系列教材《三级偏软考试教程》东南大学出版社。

汪正战主编。

这里再说几句,可能有的同学想要考三级偏硬,这就是我所说的难于国家考试的地方了,国家四极考试不分偏软偏硬,但是内容只有江苏省三级偏软的部分,也就是说,江苏省的三级偏硬是没有国家考试参照的,偏硬在我那一年只能秋天考,现在好像春秋都可以考了,里面考试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和偏软的这部分相同)、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单片机(不叫这个名字但是考试内容却有相当部分单片机的东西)、汇编语言(难于偏软部分)。

不要看它只有四部分,比偏软少了一半多,但是大家可以看一下教材,比偏软还多了好几百页。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考虑一下是不是要参加偏硬考试。

建议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两个专业勇于向自我挑战的同学参加。

其它非计算机的工科专业的同学想要考三级的话,还是选择偏软吧。

考试:每年3月中旬和10月18日左右各一次,也就是和省二级C笔试差不多同一天。

对于通信班和电子信息班,一般来说有计算机二级基础的同学提前一个月开始复习就足够。

在2004年春(含)前的所有考试中,考试时间是2小时30分钟,现在已经延长到3个小时。

时间绝对足够,不必多虑。

纯笔试,无上机,中文出题,国家四级是中英双语出题,这一点上对于英语不好的同学,国家的是难了些。

监考严格,基本不要考虑作弊,除非你作弊手段非吾辈可比肩。

考试题型:选择70个,填空30个。

每题一分。

通过制度:选择题至少正确42个,填空题则是18个,才算通过。

任何一部分题目正确数量不够,另一部分分数即便满分,也不算通过。

这一点和二级是一样的。

考试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软硬件常识、多媒体、网络等,就是一级的全部)数据结构(类pascal或类c实现,任选其一,二级不通过考这个很难)软件工程(以瀑布模型为标准考试范型,包括部分面向对象模型)操作系统(主要是原理,不涉及现实中的具体个例)计算机网络原理(OSI为参考模型,TCPIP为主要重点依据)数据库(主要是原理和VFP)微机原理和单片机(常见的8086、8088、80286、80386和8251等等)汇编语言(MASM 环境)。

1:基础知识。

此章相当重要,在试卷中占据大约15-20分左右的分量,它通常和第二章2.7节(含)之前的部分、第七章微机系统的7.7(含)到7.13(含)节部分一起作为三级偏软的基础内容来考核。

可以说是整个考试的根基,也是建立考试信心的关键性题目,如果考试时这部分开篇做不好,会极大地影响接下来的发挥,所以这些一定要稳扎稳打拿住。

建议各位除了复习三级书中的内容,还要把最新的一级考试教材好好看一遍。

名字好像叫做《大学信息技术教程》,03级开始使用的那种,不要用我们自己当时大一发的那本,内容太少。

题型:选择,一般是第1到15题。

填空,第一道小题。

复习建议:记忆。

建议1.4和1.6两小节找几道题目自己动笔计算。

最好复习初期强化。

本章重点:主要考察进制转换、信息编码、微机系统基本组成、软件算法描述。

因本章为接下来的内容作基础,所以当中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编译程序、多媒体等基础性概念一定要会。

切忌不可似懂非懂、囫囵吞枣,否则同样打击自信心,影响水平发挥。

2:数据结构。

此章为考试内容的大头,重中之重,分值25分左右。

它作为独立的章节,要求理论和实践并重,是最难拿下的部分,很多工科女生就栽在这里。

我记得我去考试的时候,考场上我的右边那排6个人全部都是01级电气工程自动化班的女生,有的已经是第二次考试了,答题速度飞快,我做到50多题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做填空了。

可是我做完以后发现他们绝大多数人数据结构的填空题全部空白或大部分空白。

最后是6个人再次全部挂掉。

本次考试我所在考场共有28人考试,7个人通过,通过者中02级信息管理占了一小半。

题型:选择,接着基础题目开始,大约第15-30题。

填空,6分左右,是重头戏,具体形式:给出一个要求,用类Pascal或者类c实现(二者选其一),有时候要求用纯PASCAL或纯c实现,大家要看清题目。

形式上和二级中的程序完善是一样的。

如果没有学过pascal 建议选择c实现(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c语言是什么东西哦)。

对于有pascal或delphi基础的同学来说,其实两者都差不多的。

关键在于理解题目,并且熟练掌握基本的算法表达。

复习建议:在理解的基础上搞通这些东西的道理,他们是一个软件组成的基本要素,所以考试会比较偏重这里。

多做做数据结构的题目。

可以去看看计算机研究生入学考试各大高校的数据结构真题,三级和那些题目的填空题难度相比只是稍微容易一点。

本章重点:这一部分的填空如果做不好,想过三级恐怕没门。

线性表、栈、队列、数组、树、图、排序、查找,都是选择题的主要出题范围,全部是重点。

不要偏废任何一节。

线性表、链表、队列、二叉树、十字链表、各种简单查找、次优查找、哈希表、B-树、各种排序方法(尤其是快排),是前面的基础,很重要,有8-10分的重量。

要把这部分搞好,关键是理解,理解了就可以了。

死记硬背绝对不行。

当然一些经典算法能背下来最好。

树、二叉树绝对是数据结构考试的精华所在!树的遍历、基本概念、存储方式、树的构造一定要会!选择填空年初考试都有体现。

至于图论,了解即可。

毕竟这个东西是运筹学里派生过来的。

经典算法要记住的是:散列查找、线性查找、二分法(折半查找)、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快速和归并排序绝对要理解并能独立写出他们的代码实现。

填空题除了树,就出这个。

教材90页到97页的代码要会。

3:操作系统。

分值重,大约20分左右。

但是因为主要是记忆,应该没什么问题。

题型:选择,15-18分,大约第31-45题。

填空,一般是2分。

复习建议:记忆。

对于下面的几个重点,最好弄懂,理解。

如果不会一定找老师。

本章重点:全部是重点。

重中之重是操作系统的作业、内存、处理机、磁盘那几块。

重点要理解的有作业调度(一般是考先来先服务这种调度算法,里面重要的是理解处理机分配、内存分配、外设的分配)、内存页面置换的四种置换算法,磁盘调度的五种调度算法。

这些一定要弄清楚,文件系统也是选择题中经常出的东西。

除此之外就没什么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东南出的操作系统教程,这也是我们院常用的操作系统教材。

南大有一本孙钟秀、陈道蓄、费翔林合写的,很详细,也很通俗,但是太厚了,大约是东南那本的3倍。

如果东南的你觉得太抽象了可以看一下南大的。

关于上面的调度算法,其实不难,它们都是很简单的,会者不难。

这一块就是选择题和填空的概念题,难度和操作系统的期末考试相比要简单一些。

知识点多,非常适合擅长记忆的同学发挥。

注意一定要看全,填空题考的很细。

犄角旮旯的知识点都能出题。

5:软件工程。

分值同样轻不了,大约20分。

题型:选择,15-18分,填空2分。

复习建议:记忆。

这个东西对于不搞软件开发的人来说,基本就是抽象的虚拟天书。

不懂不要紧,记忆。

死记硬背也要拿下。

中国学生的强项。

本章重点:都是重点。

不过考试时不会让你具体的去写MSD图,设计测试用例的。

都是概念性的东西,考试也要兼顾到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的时间和精力,那些MSD、测试用例、CMM级别论述都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难度。

应该说所有题目都很简单。

大家可以把软件工程分成两块来复习,一块是面向过程的传统软件工程的模型,一块是面向对象的比较新的模型。

其实只要把书上的概念弄明白就好了,剩下的就是死记硬背。

上面四个部分如果你能比较扎实的拿下来,恭喜,基本上三级通过是没大问题了。

其实这四部分任何一章都可以单独拿出来做上千页的教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