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概述讲解

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概述讲解

• 样本是有偏的 • 不能依据样本的信息推断总体
31
滚雪球抽样
1. 先选择一组调查单位,对其实施调查之 后,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属于研究总 体的调查对象,调查人员根据所提供的 线索,进行此后的调查。这个过程持续 下去,就会形成滚雪球效应
2. 适合于对稀少群体和特定群体研究 3. 优点:容易找到那些属于特定群体的被
依时序可分为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 依调查的性质,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依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 大类。
不同类型的社会调查研究在调查方式、方法、适用 范围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6
探索性研究
如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方式、农户可持续生计等影 响----探索性的问题
一般,探索性研究的结果只是暂时性、有待检验的。 采用的方式主要有查阅相关文献、专家咨询、进行
2. 优点:容易实施,调查的成本低 3. 缺点:样本单位的确定带有随意性,样本无法
代表有明确定义的总体,调查结果不宜推断总 体
29
判断抽样
1. 研究人员根据经验、判断和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有目的选择一些单位作为样本
• 有重点抽样,典型抽样,代表抽样等方式
2. 判断抽样是主观的,样本选择的好坏取决于调 研者的判断、经验、专业程度和创造性
• 当N很大时,不易构造抽样框 • 抽出的单位很分散,给实施调查增加了困难 • 没有利用其它辅助信息以提高估计的效率
23
分层抽样
(stratified sampling)
1. 将抽样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 同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独立、随机地抽 取样本
2. 优点
• 保证样本的结构与总体的结构比较相近,从而 提高估计的精度
农村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授课大纲
第一讲 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概述 第二讲 抽样 第三讲 问卷调查法 第四讲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SPSS统计软件的应用 第五讲 调查报告和论文的写作 工作流程: 选题—设计问卷—问卷调查—问卷审核—录入数据—
数据整理与分析—撰写调查报告或论文
1
第一讲 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概述
试调查等 研究对象的选择——样本量一般较小,主要采用非
概率抽样方法主观选取样本。
7
描述性研究
对某一社会现象及事件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 观描述的调查研究。
最大的特点:具有系统性、结构性和全面性。 研究对象可以是全面调查(如人口普查——具有系
统性、全面性特点),也可以是抽样调查,抽样调 查一般采取概率抽样,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如对农民工回流的特征的调查研究——回流数量、 职业类型、年龄、学历特征等描述
3. 抽样成本比较低,容易操作 4. 样本是人为确定的,没有依据随机的原则,调
查结果不能用于推断总体
30
自愿样本
1. 被调查者自愿参加,成为样本中的一分子, 向调查人员提供有关信息
• 例如,参与报刊上和互联网上刊登的调查问卷 活动,向某类节目拨打热线电话等,都属于自 愿样本
2. 自愿样本与抽样的随机性无关
会生活认识的目的。
14
二、农村社会调查研究的功能
(一)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现实依据p3 (二)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农村社会 (三)对农村社会经济项目进行监测与评估,
保证项目有效实施p4
15
三、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体系
1 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 概括来说,有两种互相对立的研究方法论—
—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 实证主义——以抽样调查等定量研究方式来
各阶段都有其具体工作内容。
11
社会调查研究有一些必须遵循的原则
概括起来主要有:
客观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理论与实践想结合原则 伦理道德原则
12
2.农村社会调查研究 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是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在农村
社会领域的应用,即利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 收集有关农村社会生活主体的相关资料或者数 据,并结合一定的理论和研究者的经验,描述、 探索和解释农村社会生活现象的研究活动。
调查者,调查的成本也比较低
32
配额抽样
1. 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一定的标志(变量) 分为若干类,然后在每个类中采用方便抽样 或判断抽样的方式选取样本单位
2. 操作简单,可以保证总体中不同类别的单位 都能包括在所抽的样本之中,使得样本的结 构和总体的结构类似
3. 抽取具体样本单位时,不是依据随机原则, 属于非概率抽样
13
对定义的理解要明确:
农村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描述、探索和解释 农村社会现象;
调查研究的对象:农村社会生活的主体,包括 个人、组织和社区;
调查研究的任务:在基于一定调查目的基础上 进行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
调查研究的方法:指农村社会调查应用严格的
科学程序和专业的技术与手段来达到对农村社
3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 是指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有关社会
调查研究对象、目的、这些基本理论 贯穿于任何一个具体的社会调查研究全过程 之中。它们的基础有二,即哲学原理和具体 科学原理。
4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是指认识方法之外的具体操作方法,其中
如统计软件SPSS,EXCEL,SAS等
18
第二讲 抽样
一、抽样的几个基本概念P54 1 抽样调查 2 总体 3 样本 4 抽样单位:抽样单位与总体单位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5 抽样框: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称,
如名单、电话号码薄、户口登记册等。 6 参数值与统计值: 7 抽样误差
方便抽样 自愿样本 配额抽样
判断抽样 滚雪球抽样
21
概率抽样
(probability sampling)
1. 也称随机抽样 2. 特点
• 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抽取样本时使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抽中
• 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 计算出来的
• 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 到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
2. 具有整群抽样的优点,保证样本相对集中,节约调查 费用
3. 需要包含所有低阶段抽样单位的抽样框;同时由于实 行了再抽样,使调查单位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展开
4. 在大规模的抽样调查中,是经常被采用的方法
27
非概率抽样
(non-probability sampling)
1. 相对于概率抽样而言 2. 抽取样本时不是依据随机原则,而是根
据研究目的对数据的要求,采用某种方 式从总体中抽出部分单位对其实施调查 3. 有方便抽样、判断抽样、自愿样本、滚 雪球抽样、配额抽样等方式
28
方便抽样
1. 调查过程中由调查员依据方便的原则,自行确 定入抽样本的单位
• 调查员在街头、公园、商店等公共场所进行拦截调 查
• 厂家在出售产品柜台前对路过顾客进行的调查
收集资料作为理论依据——客观 人文主义——以定性研究方法来理解人们的
行为——主观
16
2 社会调查研究方式——资料收集方式 农村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方式: 问卷调查法:最为常用,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
结合概率抽 样和统计信息 实地研究法:开放式访谈和收集非标准化、非结构化信息 文献研究法: 非介入性研究,利用二手数据如现有统计资料、
查的实施 • 缺点是估计的精度较差
25
系统抽样
(systematic sampling)
1. 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抽样单位)按一定顺序 排列,在规定的范围内随机地抽取一个单位 作为初始单位,然后按事先规定好的规则确 定其它样本单位
• 先从数字1到k之间随机抽取一个数字r作为初始 单位,以后依次取r+k,r+2k…等单位
33
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的比较
1. 概率抽样
• 依据随机原则抽选样本 • 样本统计量的理论分布存在 • 可根据调查的结果推断总体
2. 非概率抽样
• 不是依据随机原则抽选样本 • 样本统计量的分布是不确定的 • 无法使用样本的结果推断总体
34
第三讲 问卷调查法 p66
35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概念
1 问卷调查的三个核心要素:一是使用结构 式问卷;二是对调查对象进行抽样;三是对 收集上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一、农村社会调查研究的含义 二、农村社会调查研究的功能
2
一、农村社会调查研究的含义
1.社会调查研究(Social survey) 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 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 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 活动。它是一个由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组成的完整的 知识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 论、基本方法、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等。
2. 优点:操作简便,可提高估计的精度 3. 缺点:对估计量方差的估计比较困难
26
多阶段抽样
(multi-stage sampling)
1. 先抽取群,但并不是调查群内的所有单位,而是再进 行一步抽样,从选中的群中抽取出若干个单位进行调 查
• 二阶抽样中群是初级抽样单位,第二阶段抽取的是最终抽样 单位。将该方法推广,使抽样的阶段数增多,就称为多阶段 抽样
19
二、抽样程序
1 界定总体 2 制定抽样框 3 决定样本大小 4 设计抽样方案(五种不同的抽样方式)和抽取样本 5 评估样本(对样本质量进行评估,看样本的分布与总体
的分布是否相似)
20
三、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抽样方式
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 整群抽样
多阶段抽样
分层抽样 系统抽样
包括:课题确定的方法;明确调查研究具体 目的、对象、内容、类型的方法;调查研究 方案设计和条件准备的方法;抽样的方法; 各种搜集资料的方法;调查资料整理、分析 的方法;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