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 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课时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随堂演练]1.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B .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C .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D .工业上金属Mg 、Al 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 解析 工业电解熔融Al 2O 3制Al 。

答案 D2.下表中金属的冶炼原理与方法不完全正确的是冶炼原理 方法 A2HgO=====加热2Hg +O 2↑热分解法B2Al 2O 3(熔融)4Al +3O 2↑电解法C Cu 2S +O 2=====高温2Cu +SO 2 热分解法 DFe 2O 3+2Al=====高温2Fe +Al 2O 3热还原法解析 Pb 、Cu 等用热还原法冶炼,不活泼金属Hg 、Ag 利用热分解法冶炼,故A 、B 、D 正确,C 错误。

答案 C3.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A .2NaCl(熔融)=====电解2Na +Cl 2↑ B .Al 2O 3+3H 2=====高温2Al +3H 2O C .Fe 3O 4+4CO=====高温3Fe +4CO 2 D .2HgO=====△2Hg +O 2↑解析 活泼的金属用电解法(如K 、Al);较活泼的金属用热还原法(如Zn 、Cu),此法要求在较高温时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被冶炼的金属;不活泼的金属用热分解法(Hg 、Ag)。

由于铝的还原性大于H 2,故B 项错误。

答案 B4.为确定某铝热剂(含氧化铁和铝)的组成,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1)若取一定量上述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测得生成气体(标准状况,下同)的体积为6.72 L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品中铝的质量是________ g 。

(2)若取等量的上述样品将其点燃,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铁的质量是________ g 。

解析 (1)铝热剂中只有铝能与NaOH 溶液反应,Fe 2O 3不能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设金属铝的质量为x ,则: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2×27 g 3×22.4 Lx 6.72 L x =2×27 g×6.72 L3×22.4 L=5.4 g ,样品中铝的质量为5.4 g 。

(2)铝热剂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 +Fe 2O 3=====高温Al 2O 3+2Fe ,由该方程式可推知:铝和氧化铁的物质的量比是2∶1,所以氧化铁的物质的量是0.1 mol ,质量是16 g 。

答案 (1)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5.4 (2)2Al +Fe 2O 3=====高温Al 2O 3+2Fe 16[限时检测][限时4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关于金属元素在自然界存在的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金属元素仅存在于矿物中B .金属元素存在于矿物和动物体内,植物体内不含C .少数金属元素以游离态存在,大多数金属元素以化合态存在D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解析 金属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无论是矿物,还是动植物体内,或多或少地都含有金属元素。

这些金属元素除了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以游离态存在外,大多数化学性质较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答案 C2.金属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等质量的金属锂能释放出更多的电子,故常用来制造高能量电池。

已知锂的金属性介于钠和镁之间,则下列能冶炼出金属锂的方法是 A .电解法 B .热还原法 C .热分解法 D .铝热法解析 可以根据金属活动性与金属冶炼方法之间的联系来判断,锂的金属性介于钠和镁之间,应该与钠、镁的冶炼方法相同,用电解法才能得到金属锂。

答案 A3.成语、诗词话科学——对下列诗句所描述的现象解释,你认为错误的是 成语或诗句用化学知识解释A 唐代李白诗句“风吹柳花满店香”这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分子扩散运动现象 B “烈火见真金”金的性质稳定,在烈火中也不会发生反应 C明代于谦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它指石灰石碎成粉末状的物理变化过程 D成语“百炼成钢”通过反复锤炼,减少铁合金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锤万凿将石灰石敲碎,然后放在石灰窑里烧制成白色的生石灰(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熟石灰(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白色的碳酸钙,这样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即CaCO 3―→CaO―→Ca(OH)2―→CaCO 3。

答案 C4.下列关于铝热反应2Al +Fe 2O 3=====高温Al 2O 3+2Fe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Al 作还原剂B .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1∶2C .该反应中冶炼1 mol Fe 转移2 mol 电子D .该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解析 在反应2Al +Fe 2O 3=====高温Al 2O 3+2Fe 中,Al 作还原剂,Al 2O 3为氧化产物,Fe 为还原产物,n (Al 2O 3)∶n (Fe)=1∶2;该反应中每冶炼1 mol Fe ,转移3 mol 电子;铝热反应在工业生产中可用于焊接钢轨。

答案 C5.在熔融状态下,Na 与KCl 存在可逆反应:Na +KCl NaCl +K ,通过调整温度,可利用金属Na 来制取K 。

物质 K Na KCl NaCl 熔点(℃) 63.6 97.8 770 801 沸点(℃)7748831 5001 413A .770 ℃B .801 ℃C .850 ℃D .770 ℃~801 ℃解析 K 、Na 的活动性相近,要从上述可逆的置换反应中制取K ,主要是利用K 的沸点比Na 的低而控制温度使K 汽化。

其余三种物质均为液体,便于生成的K 蒸气不断逸出,使反应向生成K 的方向进行而制得K 。

选项A 温度为770 ℃时,K 未汽化;选项B 温度为801 ℃,NaCl 刚开始熔化,在熔融状态才存在可逆反应;选项D 中最高温度为801 ℃,与B 结果相同,故也不能制得K 。

综上分析,合适的温度范围应大于801 ℃,小于883 ℃,故选项C 正确。

答案 C6.有0.4 g 铁的氧化物,用足量的CO 在高温下将其还原,把生成的CO 2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0.75 g 沉淀。

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 .FeO B .Fe 2O 3 C .Fe 3O 4 C .FeO 和Fe 2O 3解析 CO 和铁的氧化物反应时,氧化物中的一个O 原子对应一个CO 2分子,每一个CO 2分子对应一个CaCO 3,所以有下列的关系式,假设0.4 g 该氧化物中含x g O 。

O ~ CO 2 ~ CaCO 3 16 100x g 0.75 g解得x =0.12N (Fe)∶N (O)=0.4 g -0.12 g 56 g·mol -1∶0.12 g16 g·mol-1=2∶3。

答案 B7.用铝热法从下列金属氧化物中制取相应的金属各1 mol ,消耗铝的质量最多的是 A .Fe 2O 3 B .V 2O 5 C .MnO 2 D .Cr 2O 3解析 金属冶炼的本质是M n ++n e -===M 。

消耗铝的质量最多的是生成1 mol 该金属得到电子数最多的,可见金属在氧化物中的化合价越高,需电子数越多,消耗铝的质量越多。

答案 B8.近年来,科学家正在研制利用铝粉作为新能源的可能性,以期望铝能成为一种石油的取代物。

假如铝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A .铝质轻,便于运输、贮存,且安全B .铝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且燃烧后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容易得到有效的控制C .在地球上,铝矿资源比较丰富D .现代电冶炼铝的工业技术已为铝作为新能源奠定了重要基础解析 铝密度小,性质稳定,A 对;铝燃烧放出大量热量,生成稳定的Al 2O 3,B 对;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 对;电冶炼铝需耗费大量的电能,D 错。

答案 D9.将3.6 g 炭粉与29.0 g 所含Fe 3O 4的质量分数为80%的磁铁矿粉混合后,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反应(杂质与炭粉不反应),反应后收集到6.72 L(标准状况下)气体,则该气体 A .全部是CO B .全部是CO 2C .含有的CO 和CO 2各为3.36 LD .含有的CO 为4.48 L ,CO 2为2.24 L 解析 n (C)= 3.6 g12 g·mol-1=0.3 mol由n (气体)= 6.72 L22.4 L·mol-1=0.3 mol ,可知炭粉完全反应。

n (Fe 3O 4)=29.0 g×80%232 g·mol-1=0.1 mol由反应2C +Fe 3O 4=====高温3Fe +2CO 2↑可知炭粉过量,过量的炭粉与CO 2反应生成CO 。

n (C)=n (CO)+n (CO 2)=0.3 mol①n (O)=n (CO)+2n (CO 2)=4n (Fe 3O 4)=4×0.1 mol=0.4 mol②由①②可求得:⎩⎪⎨⎪⎧n (CO)=0.2 moln (CO 2)=0.1 mol ,即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中含有的CO 为4.48 L ,CO 2为2.24 L ,D 项正确。

答案 D10.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Na 2O 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 2O 3制备Al C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 D .实验室用NH 4Cl 和Ca(OH)2制备NH 3解析 首先写出各应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A 项主要发生反应: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其中O 元素由-1价变成0价和-2价;B 项发生反应:2Al 2O 3(熔融)=====通电4Al +3O 2↑,Al 元素由+3价变成0价,O 元素由-2价变成0价;C 项发生反应:N 2+3H 22NH 3,N 元素由0价变成-3价,H 元素由0价变成+1价;D 项发生反应: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