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色学校汇报
一、攀登制高点
——形成学校科技教育的愿景
3、抓落实,保证科技教育的场所
现有实验室10多个,科技室4个,标本室1个,定期开展活动课,在 空间和时间上予以了保证。图书室、阅览室正常开放,现有图书近6万 册、其中科普类图书近万册。坚持开展科技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每年 投入资金数万元,保证各项活动顺利进行。
二、探索新视点
——丰富学校科技活动的形式
7、组织“信息技术节”,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在你身边、信息成就未来。一幅幅漂亮的绘画、一张张精致的 报刊、一篇篇有趣的小论文,无不显示新世纪学生在电脑前的超凡学习 能力。信息技术节让学生学会电脑、熟练电脑,更提高了使用电脑操作 的能力。有30多名学生在省市级信息技术比赛中获奖。
——拓展学校科技教育的渠道
2、与德育活动相结合
学校的科技教育的许多内容都是通过德育的渠道加以落实。如上学期 学校开展“每人捐出一张废纸”、“垃圾统一收集”等,在活动中学生 增强了科学、环保、节约的意识,得到了体验,受到了感悟。
1、组织“科技周”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一年一度的科技周活动内容包括一看、二说、三画、四做、五写,在 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同学们广泛参与,在一周的期间积极动手,制作了 许多富有创意的作品,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
二、探索新视点
——丰富学校科技活动的形式
2、组织“科技创新”大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去年由省科技创新大赛科技作品终评和展示活动在南京举行,我校 送交的三件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在常州市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中均获得一等 奖,经过严格筛选,入选了省终评和展示活动,学生的答辩得到了评委 的一致好评,获得省一、二等奖,是入选最多的学校之一。今年我校选 送的四件作品,均在常州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其中有三件获得常州 市一等奖。
一、攀登制高点
——形成学校科技教育的愿景
2、抓规划,理顺科技教育的思路
2006年制定了《构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规划》,明确规定了科技 教育的目的、宗旨、领导机构、原则和实施内容。学校科技教育发展规 划主要分三步走:第一阶段,06至07年探索科技教育特色阶段;第二 阶段,08至09年争创科技教育特色学校阶段;第三阶段,10至11年跻 身于一流科技教育行列阶段。
二、探索新视点
——丰富学校科技活动的形式
6、组织“科技小论文”比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自06年以来,我校已有20多名学生获得市科学小论文比赛一等奖。 万力等2名同学的论文发表在《科学课》杂志,史烨禾等5名同学的论 文发表在《科学大众》杂志,卢彦超等10名同学的小论文发表在《学 习方法报(科学版)杂志。
二、探索新视点
——丰富学校科技活动的形式
4、组织“实验操作”比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市小学科学探究实验操作比赛中。我校选拨的戚志远等四位同学 在比赛过程中,凭着个人娴熟规范的操作和认真比赛的态度,高水平地 完成各项实验任务,得到了评委和各校领队老师的一致好评,均获得一 等奖,两位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形成学校科技教育的愿景
5、抓师资,建立优良的骨干队伍
“一学”就是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尽量派出去学习;“二请”就 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请有特长的专家、家长进校讲课或作专题报告或请他 们进校来辅导;“三实践”就是大胆放手让教师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加 强了科技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二、探索新视点
——丰富学校科技活动的形式
三、抓好结合点
——拓展学校科技教育的渠道
1、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充分利用校园科技教育本土资源,布置了以科普为主题的宣传栏; 布置了科技室在校园网上开辟了专栏“科技之窗”,使其成为学校科技 教育、科技活动的一个小小的阵地。各班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在 定期出科普知识黑板报,设置科学角等。
三、抓好结合点
一、攀登制高点
——形成学校科技教育的愿景
1、抓组织,加强科技教育的管理
成立了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分管校长指导,科学组负 责科技活动开展的具体工作和日常事务,由各班主任、物理、化学、生 物、信息技术和科学等老师担任科技辅导员。班主任主要负责本班的科 普教育,并上好科技活动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科技辅导员负责组织科 技小组活动。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
莅临指导
普及科技教育 创建特色学校
——创建常州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汇报
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由华罗庚实验初中 与实验小学强强合作的基础上于2003年8月 组建而成,座落于风景优美的金坛龙山风景 区,学校现有四千多名师生。在华罗庚精神 的引领下,形成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 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的办学理念和创建 “常州一流、省内知名”的办学目标。
二、探索新视点
——丰富学校科技活动的形式
8、组织“华罗庚金杯”赛,培养学生数学特长
全国“华罗庚”数学金杯赛已举办了10届,我校学生与大中城市代 表队抗衡,屡创佳绩,先后获得20枚金牌。07年在香港,经过两场笔 试和一场操作,张之玮、秦文杰、滕志远获16枚金牌中的3枚金牌,取 得了所有参赛队中的最好成绩。
二、探索新视点
——丰富学校科技活动的形式
5、组织“李四光中队”创建,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近几年,我校已有多个班级获得省、市评选的“李四光中队”。 2007年,由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团中央联合开展的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小主人”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我校五(7)中队 喜获首批全国优秀“李四光中队”称号,全省共有7个少先队中队获此 称号。
一、攀登制高点
——形成学校科技教育的愿景
4、抓宣传,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
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网、广播站、电视台、校报、宣传橱窗等作宣 传,加大科技教育宣传力度。每周二红领巾广播增设科普知识专栏,向 全校师生介绍科普知识,提升科学素养。利用校园闭路电视为学生播放 科普影片,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一、校科技活动的形式
3、组织“金钥匙”竞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去年我校的姚书怡、张之玮同学在预赛中脱颖而出,代表金坛队参 加省团体赛。团体赛内容涉及广泛,我校的选手以团体预赛第四名进入 团体总决赛,总决赛在江苏教育电视台演播厅进行。选手沉着冷静,团 结合作,发挥出较好的水平,最终获团体一等奖(第三名),两名学生 均获得省个人特等奖,张之玮同学获最佳选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