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从资本周转的角度来考察,能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 ( )A.生产资本B.货币资本C.商品资本D.流通资本2. 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 (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3. 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作用表现在可以 ( )A.创造经济规律B.改变经济规律C.消灭经济规律D.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5. 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职能是( )A.流通手段B.贮藏手段C.支付手段D.世界货币6.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7.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C.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D.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8.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最重要的途径是 ( )A. 增加劳动力投入 B.增加生产资料投入C.提高劳动强度 D.提高劳动生产率9.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A.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B.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土地的有限性 D.土地的等级差别10.某资本家预付不变资本900万元,可变资本100万元,剩余价值率为100%,其中可变资本每年周转2.5次,其年利润率为 ( )A.10%B.20%C.15%D.25%1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 ( )A.自然分工B.社会分工C.企业内部分工D.体内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12.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利润是 ( )A.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B.生产成本的转化形式C.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D.生产价格的转化形式13.在影响利润率的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和原材料价格变化的关系是 ( )A.原材料价格提高,利润率会降低B.原材料价格提高,利润率会提高C.原材料价格降低,利润率会降低D.原材料价格降低,利润率保持不变1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 ( )A.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B.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C.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工作日实现的D.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工作日实现的15.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包括 ( )A.利息和超额利润B.利息和企业利润C.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D.商业利润和企业利润16.资本家阶级在不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来提高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属于 ( )A.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B.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C.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D. 特殊剩余价值生产17.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要求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但消灭私有制需要具备的前提条件是 ( )A.人们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B.生产力的高度发展C.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D.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1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市场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调节形式并存D.宏观调控为主体,多种经济调控方式并存19.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就是要( )A.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及其内部建立起最优或最佳比例关系B. 实现经济宏观总量与微观总量的平衡C. 解决重复建设、重复引进的问题D. 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国际垄断同盟C.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D.殖民地和宗主国21.在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是( )A B C D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得1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有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E.社会主义社会2.下列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B.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统一的D.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个劳动过程E.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3.资本主义的社会总产品从价值构成上看包括 ( )A.生产资料B.消费资料C.不变资本D.可变资本E.剩余价值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 )A.生产时间的长短B.流通时间的长短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D.流动资本周转速度E.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5.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包括 ( )A.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消灭剥削B.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自觉性、计划性与比例性C.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D.为实现共同富裕大力发展生产力E.实现了绝对公平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ABCDE】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 如何理解垄断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2. 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3. 简述商品价值量区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的意义。

四、论述题(共21分)1. (10分).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11分)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3. 试述劳动力商品的规定性。

<政治经济学> 模拟试题答案一、单选题ABDCA ACDBD BCACB BBBAB A二、多选题1ABC 2ABCE 3CDE 4ABCDE 5ABCD 6ACE三简答题1垄断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经济上表现为生产的日趋全面社会化,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客观物质条件日益成熟;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阶级矛盾的加剧,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观条件也日益成熟。

所以,垄断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条件已逐渐成熟,过渡的现实可能性已经存在。

2 (1)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2)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前提是工人劳动力价值下降,劳动力价值下降的条件是工人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下降。

(3)只有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才能直接或间接使工人必要生活资料价值下降。

(4)各企业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使各部门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最终导致相对剩余价值产生。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3.答: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但个别劳动时间的长短对商品生产者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如果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的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交换,他所耗费的劳动就得到全部补偿,利益没受损失,生产还可以维持。

(2)如果商品生产者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的商品也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交换,其耗费的劳动就有一部分得不到补偿,生产就会亏损,利益就受到损失,在竞争中就处于不利地位。

(3)如果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的商品也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交换,其耗费的劳动不仅得到补偿,而且还可获得较多利益,生产盈利性大,在竞争中就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

因此个别劳动时间无论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会涉及到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关系到商品生产者在生产中的成败,直接影响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四、论述题 1 (1)相对过剩人口,就是相对于资本的需求而表现的过剩劳动人口。

(2)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

因为:(1)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加,资本有机构成在不断提高,同量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

(2)与此同时,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劳动力的供给不断增加,因为技术的进步、竞争的加剧和剥削的加重使大批儿童和妇女、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以及竞争中失败的一些中小资本家加入到雇佣劳动者的队伍中来。

需求相对减少的同时供给不断增加,必然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3)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为相对过剩人口作为产业后备军是劳动力的蓄水池,它的存在可以为资本家随时提供追加的劳动力,并形成对在业工人的巨大压力,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剥削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这是因为:(1)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缺一就不成为商品。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 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同的、相矛盾的。

一切商品,对于生产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价值,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重要的则是其使用价值。

生产者要得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其使用价值;消费者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要先支付其价值。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3. 答:(1)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能自由支配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第二,劳动者必须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和其他生活来源,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2)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点是:一是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价值构成。

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第二,劳动者赡养家庭、教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第三,劳动者受教育和培训的费用。

总之劳动力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

二是劳动力商品价值有一定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3)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它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即通过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一方面能生产出劳动力商品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又能生产出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