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可食用海参的分类、特征及分布

我国可食用海参的分类、特征及分布

我国可食用海参的分类、特征及分布唐杰(宁波大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211)摘要: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我国可食用海参的特征以及可食用海参的地理分布和生活环境。

从系统分类和个体特征分类两个方面对可食用海参的分类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从分子层面上对可食用海参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

最后对海参的实用价值也有一定的介绍。

关键词:海参、分类、特征、亲缘关系1、前言海参隶属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棘皮动物门(Ee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

据资料记载,全世界约有1100多种[1],分属于160个属,分布在潮间带及大洋海底的广大海域,其中热带海域种类丰富。

我国已经鉴定的海参有134种[2]。

海参中绝大多数不能食用。

全世界可食用海参约40种,我国占1/2,达20种。

其中以黄海、渤海的刺参(Stiehop Usjaponicus)和南海、西沙群岛的梅花参(Thelenotanamas)最为名贵[1]。

我国通称的海参,包括所谓“海黄瓜”的全部动物或指干海参。

狭义的仅指海参属。

本文主要是对可食用的海参进行探讨。

2、我国可食用海参分类2.1根据系统分类可食用海参基本分布在海参纲、盾手目的刺参科和海参科两个科里面,具体如下分布可以从表1中看出。

表1、我国常见可食用海参分类情况及中文名[4]目Order 科Family 属Genus 种Species中文名ChineseName盾手目Aspidochirotida刺参科Stichopodidae刺参属StichopuschloronotusBrandt绿刺参盾手目Aspidochirotida刺参科Stichopodidae /刺参属StichopusvariegatusSempen花刺参盾手目Aspidochirotida海参科Holothuriidae海参属HolothuriaHolothuria nobilis黑乳海参盾手目Aspidochirotida海参科Holothuriidae海参属HolothuriaHolothuria scabra糙海参•盾手目Aspidochirotida刺参科Stichopodidae梅花参属Thelenota Thelenota ananas梅花参盾手目Aspidochirotida海参科Holothuriidae辐肛参属Actinopygalecanora Jaeger辐肛参盾手目Aspidochirotida海参科Holothuriidae辐肛参属ctinopygaechinites Jaeger棘辐肛参盾手目Aspidochirotida海参科Holothuriidae辐肛参属ActinopygamaruitianaQuoy&Gaimard白底辐肛参盾手目Aspidochirotida海参科Holothuriidae白尼参属BohadschiamarmorataJaeger图纹白尼参盾手目Aspidochirotida海参科Holothuriidae白尼参属Bohads chia argusJaeger蛇目白尼参2.2根据个体形态分类[1]依海参背面圆锥肉刺状沈足的有无,将其分为“刺参类”和“光参类”。

2.2.1刺参类包括刺参科(Stichopus)中的梅花参、绿刺参和花刺参。

2.2.2光参类包括海参科(Holothuriidae)中的图纹白尼参(白瓜参、白乳参、二斑参等)、蛇目白尼参(虎鱼、豹纹、鱼斑鱼等)、辐肛参(石参、黄瓜参)、白底辐肛(靴参、赤瓜参等)、乌皱辐肛参(乌参)、黑海参、玉足海参、黑乳参、糙海参。

3、海参的特征及分布3.1和其他棘皮动物的区别可食用海参作为海参纲动物却和其他棘皮动物,如海星、蛇尾、海胆和海百合纲有很大的不同。

其他棘皮动物明显呈五放辐射对称,口面朝下(海百合朝上),反口面朝上,且具十分发达的内骨骼——骨板,而海参则口面和反口面延长,体呈圆筒状,口在身体前端,肛门在身体后端,五放辐射对称不明显,而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两侧对称,口周围有发达的触手,内骨骼不发达,变为微小的骨针或骨片,埋没于皮肤之下,生殖腺只有1个,生殖孔开口于身体前端的一个间步带上[3]。

3、2食用海参的特征3.2.1基本形态特征体呈圆筒状,长10~20厘米,特大的可达30厘米。

触手轮形,17~30个,一般为20个。

触手坛囊发达。

口在前端,多偏于腹面。

肛门在后端,多偏于背面。

背面一般有疣足,腹面有管足。

3.2.2种类差异特征海参虽为圆筒状,但粗细、形状和大小随种类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常见的大型食用海参均为较粗壮的圆筒状,背面有疣足,腹面有管足如海参属(Holothuria)、刺参属(Stichopus)、仿刺参属(Apostichopus)、辐肛参属(Actinopyga)和白尼参属(Bohadschia)等。

而枝手目(Dendroch irodida)常呈纺锤形,管足沿着身体的5个步带排列,或遍布全身,十分密挤。

3.2.3生物学特征海参的再生力很强,受到刺激或处于不良环境下,如水质污浊,氧气缺乏,身体常强力收缩,压迫内脏从肛门排出,这种现象称为排脏现象。

内脏排出后能再生新的内脏。

少数海参被横切为2~3段,各段也能再生为完整个体。

海参为狭盐性动物,在半咸水或低盐海水中很少见。

对水质的污染也很敏感,在污染的海水里,海参难以生存[3]。

3.3分布及生活环境食用海参,大多分布在热带珊瑚礁内。

我国北方只有一种食用海参,即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而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却产有十几种食用海参。

食用海参大多生活于潮间带或浅海,它们多栖息在硬的石底、珊瑚礁底或珊瑚砂底[5]。

它们在海底能缓慢地匍匐前进,或潜伏于沙底或躲藏在石下。

食用海参摄食常有节律性。

生活在2~40m深的海底;适应水温为0℃~28℃,盐度为28‰~31‰;水温高于20℃时夏眠;饵料以泥砂中的动植物碎屑和底栖硅藻为主;繁殖期在6~7月;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4、可食用海参之间的亲缘关系Kerr等[10]通过将外部形态、石灰环、骨片、水管系统等47个形态特征作为数值分类的目标值对海参25个科的代表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在47个形态特征中,刺参科与海参科仅有1处形态特征差异,即是否具有发达的背疣足。

瓜参科与海参科和刺参科分别有16和17处形态特征差异,说明在可食用海参中,刺参科与海参科亲缘关系较近。

Pawson等[11]利用形态学所做的研究结果与此相似。

费来华等[2]通过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10种海参16SrDNA序列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科的海参种间的遗传距离虽然普遍高于科内海参种间的遗传距离,但是也同时存在科内不同种间的遗传距离高于不同科种间遗传距离的现象。

如海参科的图纹白尼参、蛇目白尼参、白底辐肛参、格皮氏海参与海参科内其他海参的遗传距离最大的为0.298;而海参科与刺参科间不同海参种间的遗传距离最小的仅为0.244。

同样能说明海参科与刺参科亲缘比较近。

5、海参的价值海参作为海洋中重要的食物和药物资源,已被证实含有海参多糖、海参皂苷、胶原蛋白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抗凝血、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造血功能和降血脂等多种生理功效[6]。

几百年前, 我国人民就认为海参不仅是一种佳肴而且还是一种滋补保健品。

明朝万历年间谢肇制著《五杂俎》就有关于海参的记载[3]。

清朝赵学敏编的《本草纲目拾遗》有这样的叙述:“海参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味甘咸,补肾经,益精髓,消痰延,摄小便,壮阳疗痿,杀疮虫”。

《药鉴》和《药性考》上,对于海参的药用价值有更详尽的记载[7]。

海参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不仅是名贵的食品,还是传统的中药[8]。

于此同时,海参作为海洋中重要的食物和药物资源,已被证实含有海参多糖、海参皂苷、胶原蛋白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抗凝血、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造血功能和降血脂等多种生理功效[9]。

6、总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海参的医疗保健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应用,同时形成了以中国、新加坡、香港、日本、韩国、美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为中心的贸易和消费市场。

然而,世界范围内海参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引发了近年来海参的过度捕捞问题,尤其在印度洋和东太平洋地区种群数量日益减少,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的危机[5]。

所以笔者认为要了解决市场与资源问题,应该大力发展海参的人工养殖,从而使自然生长的海参得到有效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使海参这种有很多价值的资源能更长久的使用。

参考文献[1] 房英春,张慧,陈曦,海参资源及生物学特征[J].Journal of Beijing Fisheries.2007,02,25-27.[2] 费来华,李赟,陈家鑫.10种海参16SrDNA序列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分析[J].中国水产科学,2008,15(5),755-764.[3] 廖玉麟. 我国的海参[J].生物学通报,2001,35(9),1-3.[4] 费来华,李赟,陈家鑫.十五种海参骨片的形态学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8,38(2),211-216.[5] 张春云,王印庚,荣小军,孙惠玲,董树刚.国内外海参自然资源、养殖状况及存在问题[J].海洋水产研究,2004,25(3),89-97.[6] 高森.三种海参降血脂及作用机制的比较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7] 王赛时.中国古代海产珍品的生产与食用[J].古今农业,2003,4.[8] Xiangmin Li. Fishery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of tropical sea cucumbers in the islands of the South China Sea[J]. Session II - Resources management,261-265.[9] 杨阳.海参的食疗价值[J].山东食品科技,2003(7).[10]KerrAM,Kim J.Phylogeny of Holothuroidea(Echinodermata) inferred from morphology[J].Zool J Linn Soc,2001,133,63-81.[11] Pawson D L,Fell H B.A revised classification of the dendrochirote holothurians[J].Breviora,1965,214: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