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业设计创新
[摘要]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应试教育条件下,学
生的学习活动完全服从于老师,作业更是如此。
对于“做什么”、“怎么做”,学生没有发言权力,只有执行、完成的义务。
作业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之内,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
形式呆板,内容枯燥,“题海战术”,束缚了学生的探究的精神,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这种现象与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的理念,及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
[关键词] 传统教育新课程作业设计
新课程新颖的设计思路,全新的课程理念将使当代的小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取知识的主人。
为了让我们的儿童在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中留有选择和拓展的空间。
新颖有效的作业设计是有必要的,它既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又能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因此,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正努力探索创新型作业给学生带来的成功喜悦。
一、想象创意性作业
传统作业的典型代表就是“题海”作业。
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既没有什么训练价值,也谈不上什么创新,更谈不上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训练色彩浓厚,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此我在作业设计方面,注重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具体运用,发挥其学生的创新思维,答案允许有第二种、第三种乃至许多种。
比如学习了《要下雨了》之后,回家让
学生再多收集一些关于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同学们的热情可高涨了。
有的上网查找资料;有的到图书馆去翻阅资料;还有的去询问一些年长的、有生活经验的爷爷奶奶们。
第二天大家再到班上进行交流。
课上,同学们发言非常踊跃,争先恐后。
方博学说:“蜘蛛大量的结网,在今后的一二天内将会有雨。
”何贵毅说:“鸡归窝早,第二天一般是晴天。
反之,在天快黑时才进笼,天气将转坏。
鸭与鸡的表现却相反,鸭是喜水动物,鸭进笼早,意味天气要转坏。
”闫鹏说: “我给大家念一首关于天气的拍手歌吧。
燕子低低飞,快下雨。
青蛙胡乱叫,快下雨。
蚊子咬的凶,快下雨。
小狗勤洗脸,要下雨。
”
同学们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口头表达能力又得到了提高。
二、实践操作性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作业的设计也在不断改革,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它应该成为学生作业的有效组成部分,那么我们教师的作业设计应不拘泥与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可以是口头的形式,更可以的操作、演示的形式,或展示创作成果等等。
如:学了《曹沖称象》之后,让学生回家做称象的实验,验证课文所学的方法。
还有学了《乌鸦喝水》、《动手做做看》等课文后,都可布置学生动手做一做,以思维的可显性促进理解的科学性,改变以往以文字和作业本,以学生个人为对象进行的单一的作业形
式。
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贴近生活性作业
新课程要求创新语文作业设计,要从形式到内容入手,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予它新的价值。
形式上要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
让学生用眼去发现,用手去创造,用脑去思索,用心去体会,愉快的完成各项作业,让作业成为孩子们巩固知识,快乐实践,积极创新的快乐园地。
为此,作业设计应紧贴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环境,应将数学、语文、科技、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融为一体。
在教写信的作文时,我不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当场完成,而是提议先将信寄出,后得到回信,最后向老师汇报,要求在半个月之内完成。
顿时班上像炸开了锅一样,大家议论纷纷“我要给远在广州的爸爸写信”,“我打算给灾区的小朋友写信”,“我想给俞老师写一封信。
”这种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从而看出同学们对完成这一类的作业的积极性和热情是多么的高涨。
几天以后,大家陆陆续续都收到了回信,一个个向我汇报。
这种完成作业的形式,贴近生活,使用性很强,真正让学生变“苦作“为“乐作”。
四、愉快阶梯性作业
作业设计关系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
因此,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有利于促进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
然而,在作业设计中,常常发现“一刀切”的现象,很少顾及学生
的个性差异。
这就形成了有的“吃不饱”,有的“撑死了”的现象。
为此,我在设计作业时即考虑到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又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布置有层次、有梯度、愉快性较强的作业。
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教学中,我把作业分成两类:必做题、选做题。
下面以第四册《语文园地六》为例。
全班必做题
1. 抄写叠词(大大小小多多少少……)
2. 形近字组词观()现()
3. 朗读诗歌并背诵
选做题:
1. 仿照样子,再写出五个叠词。
2. 朗读诗歌,并写出自己的想法。
再如,当学生学完汉语拼音以后,为了达到巩固、复习运用的目的。
我精心设计了几种梯度作业供学生自行选择完成。
一是制作拼音卡片,邀请小伙伴一起玩拼音打扑克游戏。
一人拿声母卡片,一人拿韵母卡片,进行音节练习;二是将家中有关的物品贴上写有音节的纸条,读给家长听;三是抽卡片看音节做动作表演。
这样即遵循了教学规律,作业具有针对性,又使学习较好的学生“吃得饱”自动消化;一般学生“吃得下”逐渐消化;学习差一点的学生“吃得消”慢慢消化。
在教学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开发智力,拓展
知识面,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给学生一块自由的天地。
让他们在这块天地里自由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潜能。
不再为作业发愁,这也是广大学生和教师共同的愿望。
注:
2009年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课题名称: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探索
课题类别: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课题批准号:gsbg【2009】g0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