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化反应曲线简介

生化反应曲线简介


下面看我们工作中遇到的一个ALT的反应曲线
为什么结果不出来?
正 常
ALT
反 应 曲 线
ALT检测原理 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在37℃、pH7.4的条件下, 可催化基质(底物)液中的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反应生成 谷氨酸和丙酮酸:
ALT
足 够 的 底 物
L-丙氨酸
+ α-酮戊二酸
α-丙酮酸
30 20 10 1 2 3 4 5 6
Abss Concx = 待测样本浓度 Concs = 标准品浓度 Δ Absx = 样本吸光度 Abss = 标准品吸光度
(amount of color)
浓度 (amount of substance)
Lambert-Beer 定律适合于任何均匀非散射的介质
开始加入R2 试剂
开始读点 底物耗尽
平台期
对于这种结果,我们将此标本稀释后重新检测,但是检测后一定要 再看反应曲线,如果读点区还是有一段平台区,说明我们的稀释倍 数不对,我们应该加大稀释倍数,直到反应曲线没有平台区。




+
L-谷氨酸
生成的丙酮酸可与起终止和显色作用的2,4二硝基苯肼发生加成 反应,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进而在碱性环境中生成红 棕色的苯腙硝醌化合物,其颜色的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丙酮酸 的生成量,亦即与ALT活性的高低成正比关系。据此与同样处 理的丙酮酸标准液相比较,便可算出或通过标准曲线查出血清 中ALT的活性。
Vt反应体系总体积 Vs样品体积 ε摩尔消光系数 d比色杯光径
采用理论K值的前提
应当是样品和试剂的加量准确、比色杯光径准确、温度控 制精确以及波长准确等。但事实上由于各型分析仪在注射器
容积步进电机精度、滤光片带宽等方面的差异,可造成样品
和试剂加量以及吸光度检测的偏差,温度的影响有时也非常
大。
校准K值
下图是正常的质控反应曲线,波长545/658nm,读点区2个读点
最终读点
空白读点
再看这个反应曲线
R2加入后 形成下降, R2试剂有 不明干扰 存在,更 换试剂后 解决
为高度溶血样本 产生的曲线,从 R1加入开始, 吸光度就急剧升 高,等到R2加 入反而形成负反 应(R2后的终 点吸光度小于样 本空白),导致 结果出现负数。
生化反应曲线简介
生化室 常明杰
目录
A
生化分析基本原理
B
生化反应曲线
物质对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Lambert- Beer定律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Lambert-Beer定律表达为: 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含有均匀吸光物质的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
与溶液的浓度(C)和光透过液层厚度(L)的乘积成正比。物质对光吸收的吸
终点吸光度的大小求出被测物浓度,称为终点法。
• 该法称为平衡法更为恰当。从时间-吸光度曲线来看,到达反应
终点或平衡点时,吸光度将不再变化。终点法参数设置简单,反
应时间一般较长,精密度较好。
终点分析法(Endpoint assays)
一点终点法 (1-point end)
两点终点法(2-point end)
间吸光度差值相等)的吸光度值,并以此线性期的单位吸
光度变化值(ΔA/min)计算结果。
连续监测法反应曲线
A单试剂连续监测法
B双试剂连续监测法
连续监测法的优点
可以确定线性期并计算ΔA/min,根据此值再准确地计算酶 活性,因而使自动生化分析仪在酶活性测定方面显著地优于手 工法。连续监测法也可用于测定呈线性反应的代谢物浓度,一 般是某些基于酶法测定的代谢物。
酶活性(U/L)=ΔA/min×理论(或校准)K值。
代谢物浓度CU=ΔA/min×校准K值。
理论K值
多用于酶活性测定中,因酶活性尚无公认的
校准品可用。根据酶活性的国际单位定义得出酶
活性的计算公式为:
103 Vt 酶活性 (U/L)=ΔA/min× ε Vs d 3 10 Vt 将此式中 以K来表示,即为理论K值 ε Vs d 可作为分析参数输入到分析仪中。
一点终点法(one point end assay)
• 在反应到达终点,即在时间-吸光度曲线上吸光度不再改变时选择一个终点
吸光度值,用于计算结果。
• 结果计算公式:待测物浓度CU=(待测吸光度AU-试剂空白吸光度AB)×K K为校准系数
两点终点法
在被测物反应或指示反应尚未开始时,选择第一个吸光度,在反应到达终 点或平衡时选择第二个吸光度,此两点吸光度之差用于计算结果。
Reaction Monitor Trig
7000
6000
5000
Absorbance
4000
3000
2000
1000
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51 53 55 57 59 61 63 65 67 69
光系数(e)为常数。
☆其数学表达式:A = ɛ×C×L
I0
I
透射光
light detector
根据Lambert- Beer定律来计算待测物浓度 如若吸光系数 (ε )未知,我们就需要采用定标曲线来计算 待测物的浓度。
此值为定值
70 60 50
Concx =Δ Absx x Concs
吸 光 度
40
酶活性校准品经校准操作后由分析仪自动计算得出。在 进行酶学测定时,如果分析条件的变化如温度、样品试剂 加量和吸光度检测偏差可同等程度地影响校准物和待测样 品,则使用校准品能进行补偿。一般来说以使用校准K值为
好,但必须有两个先决条件:①必须使用配套的试剂;②
必须使用配套的高质量的校准品,该校准品应具有溯源性 。
Cycles
primary λ
仪器读数原理
反应转盘不停的周期旋转
当相应的比色杯通过光路系统时,光路 系统会测量并记录下相应的吸光度
在不同的时间点加入相应的反应试剂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用的方法
1
终点法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速率法
(一)终点法(end assay)
• 被测物质在反应过程中完全被转变为产物,到达反应终点,根据
A单试剂两点终点法
B双试剂两点终点法
两点终点法的特点
去除了样本的本底 采用两个测量点 针对两个或多个试剂的项目 第一个读数点一般选在添加最后一个试剂之前 第二个读数点一般选在加入最后一个试剂之后且已经达到了反应终点
A (样本)
+
B1 (试剂1) + B2 (试剂 2)
C + D (显色产物)
直接胆红素 双试剂两点终点法 正反应 下图是校准曲线图
葡萄糖正常反应曲线
再看异常反应曲线
原因是R2 加入后的搅 拌不良,反 应过于迟缓, 以至于在读 点的时候还 未到达终点, 更换搅拌单 元解决问题。
连续监测法(continuous monitoring assay)
又称速率法(rate assay),是在测定酶活性或用酶法测定
代谢产物时,连续选取时间-吸光度曲线中线性期(各两点
——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
生化比色分析
特定蛋白透射比浊分析
当相应的比色杯每一次通过光路系统时,光路系统会测 量并记录下相应的吸光度 光路系统可以测量后分光后12个波长的相应吸光度。 12 有效波长: 340, 376, 415, 450, 480, 505, 546, 570, 600, 660, 700, 800nm 多数检测项目都使用双波长检测方法。(可去除干扰物对检测 结果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