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7-2010年江苏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07-2010年江苏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2007年)一.单项选这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A教育心理学B教师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学习心理学2.正常的中学生心理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是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往往存在千差万别这反映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A连续性B差异性C不平衡性D顺序性3 “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提出者是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班杜拉C费洛伊德D维果斯基4 根据加涅的学习层级机构理论,他认为最复杂,最高学习水平的学习类别是()A言语联结学习B解决问题学习C规则学习D概念学习5 在下列四个选项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的是()A接近律B效果律C练习律D准备律6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我们可以把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分()A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B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C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D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7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并将人格发展分为()A 八个阶段B 五个阶段C 四个阶段D 三个阶段8 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现在来学习“鲸”,当教师告诉学生“鲸”是一种哺乳动物时,学生很快就能知道“鲸”具有某些特点,这种学习是()A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并列结构学习D 命题学习9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观察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或者到工厂等地方开展实地观察访问等,这种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属于()A实物直观 B 模象学习 C 言语直观D变式直观10 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的心智活动方式,在以下四个选项中,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A 阅读技能B 运算技能C 运动技能D 记忆技能11 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方法是()A 对偶故事法B 两难故事法C 临床法D 观察法12 “嗯,我懂!”“我能体会!”“请继续讲!”“原来如此!”采用如此之类的语言与学生开展的评估性会谈属于会谈的()A 倾听技术B 面质技术C 询问技术D 鼓励技术13 在一门课程或者某项教学活动,如一个单元,章节等结束时,教师通常会对这个教学过程进行测定,这种教学评价属于()A 形成性评价B 标准参照评价C 终结性评价D 诊断性评价14.专家型教师和新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以下呈现的四个选项,属于新教师表现出来的教学活动特点的是()A 教学的细节方面由学生的行为决定B 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C 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灵活运用D 课后评价集中关注上课的有效性15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最首要的环节是()A 发现问题B 理解问题C 提出假设D 检验假设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6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7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到(),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8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行为。

19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20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21 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知识。

22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和内化三个阶段。

23 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福勒和布朗将教师的成长历程划分为关注生存,()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24 问题解决是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达到()的过程。

25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26 学习策略27 观察学习28 先行组织者29 学习动机30 程序性知识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 简述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

32 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3 简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的类型。

34 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35 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6 结合实例谈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7 谈谈在教学过程中,怎么样开展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

38 试论述有意义学习的主要条件。

教育心理学考试答案(2007年)一选择题1C 2B 3D 4B 5A 6C 7A 8B 9A 10C 11B 12D 13C 14D 15A二填空题16桑代克17社会自我18刺激性行为19 技能的学习20 长时记忆21程序性22认同23关注情境24 目标状态25课堂情绪三名词解释26、P12227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性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学习的新行为的过程。

28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性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的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29 P5430P85四简答题31P2232P6633(1)发现教学(2)情景教学(3)合作学习34 P12035 P206五论述题36P148 37P81 38P49教育心理学(2008)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 下列有关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事件中,属于初创时期发生的事件是()A、1903年,每个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B、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的成果,大大扩充其内容C、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自此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习心理D、计算机辅助教学(CA T)的研究与应用2. 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看来,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属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 根据加涅的学习层级分类理论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的学习属于()A、信号学习B、刺激—反应学习C、连锁学习D、辨别学习4. “自我效能感”这一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A、马斯洛B、班杜拉C、加涅D、阿特金森5. 教育心理学中,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以把心理测验分为()A、学业测验和成就测验B、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C、知识测验和兴趣测验D、心理测验和生理测验6. 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大类,以下属于操作技能的是()A、阅读技能B、运算技能C、记忆技能D、运动技能7. 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大多是一些要求学生按照一定思维方式获得答案的问题,这类问题属于()A、无结构问题B、有结构问题C、界定含糊问题D、运动技能8. 根据道德的心理结构成分,个体道德的核心部分是()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信念9. 下列有关学习策略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方案B、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要的C、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D、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被动使用的10. 奥苏泊尔根据其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遗忘的原因提出的独特见解是()A、痕迹消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11. 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他选看猫的图片、讨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从而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

这个案例中采用的心理辅导方法是()A、自我控制法B、系统脱敏法C、肯定性训练D、强化法12. 布鲁姆认为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可分为六个不同水平的层次,其中最高水平的认知教学目标是()A、应用B、分析C、评价D、综合13. 在以下有关课堂管理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可课堂情景等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B、放任型的教学领导方式所形成的课堂气氛最佳C、对于学生消极的课堂行为,教师可采取体罚、剥夺学习权利等惩罚手段D、教学班级规模越大,师生情感纽带的力量越强教学效果越好14. 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这种教学评价属于()A、总结性评价B、常规参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15. 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关注的焦点问题,将教师成长分为三个阶段,一般来说新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是()A、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B、自我生存有关的问题C、学生发展有关的问题D、自我实现有关的问题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1分)16.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7.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为中介。

18. 桑代克认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率、练习率和19. 奥苏泊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组成。

20.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21. 发现教学,又称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者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22. 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三种类型。

23. 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24. 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效应,也有人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25. 根据研究结果,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课前计划、和课后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存在差异。

三、名词解释26. 学习准备27. 意义学习28. 学习迁移29. 创造性30. 课堂纪律四、简答题31.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结构32. 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论的基本内容33. 简述教学目标的意义34. 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35. 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五、论述题36. 结合中学教育教学实际,试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37. 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提供知识直观效果的主要方法。

38. 结合中学教育教学实际,试述培养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考试答案(2008)一、选择题1. A2. D3.B4.B5.B6.D7.B8.B9.D 10.C 11.B 12.C 13.A 14.D 15.B二、填空题16. 学与教17. 学习行为18. 准备率19. 自我提高内驱力20. 符号学习21. 启发式教学22. 对抗23. 教学内容24. 皮革马利翁25. 课堂教学课程三、名词解释26. p15 27.p48 28.p71 29.p145 30.p212四、简答题31.p13 32.p45 33.p188 34.p111 35.p237五、论述题36.p66 37.p91 38.p1652010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学类)试卷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测量与测验是对学习及其结果的( )。

A.客观描述B.主观判断C.主观臆想D.主观描述2.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