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建设方案

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建设方案

中共阳和镇党委阳和镇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华蓥山历史文化纪念园的请示华阳委字()号市委、市政府: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是华蓥市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源,用好这笔资源带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决策,市委为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决定,要建设华蓥山红色文化产业园。

阳和镇充分分析镇情镇况,决定以文化旅游作为突破口,把阳和镇深厚突出的原生态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生态和现代农业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动阳和旅游产业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因此,将以打造华蓥山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为起点和突破口,推动这项工作的深入持续开展。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建设方案》,请审批。

中共阳和镇党委阳镇人民政府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六日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建设方案一、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建设背景华蓥山地下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亲自策动和领导、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具有重大影响的的革命活动;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到新中国的建立,各个时期,都有华蓥山优秀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参加地下革命武装斗争;尤其是在新中国解放前夕,发动的华蓥山地下武装起义,打乱了蒋介石偏安西南的梦想,切断了敌人的兵源粮源,牵制了大量的敌军,有力地配合了三大战役的开展,成为后方战场的生力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华蓥山地下武装斗争是一场轰轰烈烈、震惊中外的革命斗争;地下武装斗争涉及时间长达将近那半个世纪,涉及区域达41个县区,纵横联络将近半个中国。

华蓥山优秀的先辈英雄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华蓥山鲜艳的红色历史文化,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独有的辉煌篇章;华蓥市阳和镇是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最为集中和突出的地区;在中国早期革命斗争时期(1921-1935)就有一大批精英先驱参加党的组织,开展革命工作;1923年,就读于成都法政学堂的廖玉璧在中国革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架王右木的的影响下加入共产主义小组,在东南大学毕业后和妻子陈联诗回到华蓥山下,在岳池县中和镇组织民团开展武装革命,主要活动区域在阳和一带。

1926年夏,在武汉读书的阳和籍早期地下党员向廷龙回到阳和开展地下活动,教育和影响了广大的群众。

阳和籍地下党员,左叟、张殿元也在阳和积极开展地下革命斗争;随着四川省地下党组织、尤其是南充中心县委的建立,岳池特支在阳和大石桥建立了河东区委,是我档比较早的县级机构;随着白色恐怖的加深,杨森等反动派大肆抓捕革命者,廖玉璧、王康、左叟、张殿元等先后被敌人杀害。

在红军和抗日战争时期(1933-1946)阳和籍的李成、丁鹏武等积极与南充中心县委联系,接受川陕红军的影响加入党的组织活动,配合红军展开革命斗争;李成、丁鹏武、左国政、江海周、唐银安、廖志成等一大批地下党员在白色恐怖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与敌人展开了机智勇敢的地下革命斗争。

在华蓥山武装起义即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根据资料反映,华蓥山武装起义动员的数千名游击队战士,阳和组织的人数在300多人,并且组织严密行动迅速,很有生机,对敌人产生了重大影响;1948年8月23日,七工委领导的武装起义七支队数百人浩浩荡荡开上华蓥山驻扎在阳和碗厂,在这里开开展形势动员、军纪整编、改造土匪谢世荣,在九龙寺、高顶山一带开展游击活动,给敌人以有力打击。

其事绩被党史记载被民众传扬。

阳和籍人士丁鹏武、左国政、唐建余;江海周、唐银安、廖志成以及重庆转移到华蓥山下的一大批地下党员如袁念之、张仑、余行建等都来到阳和开展地下革命战争。

重庆地下党的消息、包括挺进报都能及时地传送到阳和地区,阳和成为了革命的大本营和策源地。

在较为漫长的地下革命和武装斗争时期,阳和及华蓥山地区一大批英烈英勇就义,牺牲在渣滓洞的就有好几位,有的在战地牺牲,很英勇悲壮。

阳和更是重庆《新华日报》、《群众周刊》秘密纸厂—中心纸厂的遗址所在地。

1941年春,面对敌人的封锁,周恩来安排苏国华、谢长宗、王邦藻等来到华蓥山中的阳和在地下党员丁鹏武等的掩护下展开纸张生产,保证了《新华日报》用纸,被周恩来称为“地下兵工厂”。

综上,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是华蓥山地区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和重庆红岩精神形成整体、互为内涵的重要红色文化篇章。

二、建设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的现实意义;建设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非常必要。

一是在2004全国规划实施的31个红色旅游经典线路、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中已将华蓥山列为其中,明确华蓥山武装斗争遗址为红色旅游的重要内容。

二是2004年8月共青团四川省委已授予华蓥山地下武装斗争遗址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过宣传华蓥山已成为闻名天下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三是华蓥山红色历史教育展示缺少应有的城市平台;许多人极想了解生动神秘和感人的华蓥山地下武装斗争生活状况。

四是华蓥山及阳和镇是华蓥山武装起义的策源地、根据地,深入地打造红色历史文华的展示平台具有十分重要和突出的意义;五是建立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开发的制高点,能够引动城镇发展的巨大经济效益;六是阳和具有发展旅游、建设宜居城镇的全部重要元素,当前是发展的良好时机;七是阳和镇良好的基础和高起点成本低的开发条件给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建设带来了良好机遇;建设好华蓥山历史文化纪念园可以带动巨大的经济效益,开辟阳和镇乃至于华蓥市旅游经济新的增长极。

阳和镇建设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非常可行。

一是区位价值突出,距华蓥市主城区仅7公里,在交通发展和城市扩张中容易与主城区融为一体,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首选。

二是随着阳和镇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各种配套基本为完善,开发的配套价值十分突出。

三是阳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气象和自然环境形成为天然宜居的环境价值;以红色文化带动阳和旅游业,形成为城市旅游的自然延伸有着独特的价值。

四是政府多年来期望着打造一个以蓥山地下武装起义为内涵的历史文化纪念平台,有充分的现行政策支持。

五是广大民众也深深期待将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迅速转化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建设的参与度、支持率都很高。

满足民众的要求市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阳和镇建设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非常可行。

三、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建设的策略;1、总体理念:确立以红色生态旅游引动阳和社会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核心思想;叫响口号:红色生态游阳和;2、建设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采取以园带馆形式进行建设,即在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区内配套建好三个纪念馆。

一是建好华蓥山地下武装斗争历史纪念馆,(不与石林的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重复);二是建好中兴纸厂—即《新华日报》纸厂纪念馆;三是建设好地下党组织活动纪念馆,集中展示“南充-广安中心县委”、“岳池特支”、“岳池河东区委”、“川东临委”;同时,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中心园区内根据功能合理分区,一是建好烈士陵园区,通过接引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牺牲烈士和在华蓥山战地牺牲的烈士、老地下党员、著名游击队员遗骨回华蓥山到烈士陵园安葬仪式,建好华蓥山烈士陵园,供华蓥山人民瞻仰凭吊纪念;二是建好纪念活动区,将1950年经上级政府批准由阳和乡政府建立的阳和烈士纪念碑和2005年在华蓥山红色旅游启动年所新修的烈士纪念碑移入纪念园中,同时雕刻华蓥山地下武装革命活动中地下党领导人、地下党员、游击队员以及解放后各级领导为纪念怀念华蓥山英烈的题词和撰文;三是建好纪念品服务区,建立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旅游纪念商品专卖区和文化用品展示区;四是建好管理服务配套区,培养解说、管护等人员;形成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的强势标志和红色旅游文化的制高点,引动华蓥市红色文化建设对旅游经济的带动效应;四、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建设的步骤方法1、成立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欧太元,中共华蓥市委书记;副组长:肖伟华,中共华蓥市委副书记、华蓥市人民政府市长;副组长:王小兵,中共华蓥市委副书记;米亮:中共华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云栋:中共华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曾国平,中共阳和镇党委书记;副主任:朱国文,阳和镇镇长;副主任:李天明,阳和镇发展顾问、华蓥山红色文化研究会主席;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负责人;2、精心策划,广泛吸纳各种资本进入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建设洼地;(1)做好向上面争取红色旅游建设资金工作,用好上级项目资金;(2)用好民间资金,吸收民间资金进入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建设;(3)用好本级政府政策资金;(4)做好收益平衡,做到边开发边收益;3、搞好纪念园区规划分区开发,引用民间资本进入,有经营内容部分实行招商建设,三年收益后设施设备归园区所有;部分地下党烈士、游击队员子女可自建自己先辈烈士雕像和经统一规划的纪念设施。

4、加强城镇街区和中心村建设和管理,形成红色生态旅游的良好环境;(1)将阳和镇作为川渝合作示范镇,在土地、招商、项目等政策措施上允许先行先试;(2)加强街区规划管理,确立阳和镇为华蓥市中长期规划中的华蓥市副中心,配套完善汽车站、邮电所、公厕、停车场等各种配套功能措施;(3)进一步加强中心村文化旅游建设,培育农村旅游接待能力,开展农家生态旅游实验示范;(4)大力培育一村一特色的旅游产业。

注重特色,力推品牌。

(5)率先确定阳和居委会、祝家坝村、三叉河村、楼房沟村、中和村作为乡村旅游的示范村,培育家庭接待能力,重点引导和指导,定人定岗进行示范帮扶。

5、全面包装和宣传阳和,形成媒介强势;(1)摄制阳和红色生态文化主题形象宣传片,与组织、老干、武装、文化、旅游、广电等单位密切合作,制作红色、军事、文物、旅游、民俗等文化专题片,在广安、华蓥电视台共办红色生态阳和专栏,助推阳和红色生态旅游。

(2)编制阳和红色生态旅游宣传画册和导游单、解说词;(3)树立人人都是宣讲员、导游员理念;镇村领导带头宣传解说本镇本村特色;(4)引进培育一批现场导游讲解人员,对阳和镇历史文化、优良生态环境、特色产业成就、现实发展概貌实施现场解说;五、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建设需要市政府解决的几个问题:1、请求市委政府根据华蓥市城市发展实际,确立阳和镇在华蓥市中长期发展中为华蓥市副中心,即文化旅游中心(包括集散中心、游客中心、接待中心、旅游品开发中心、纪念活动中心)2、根据发展需要,同意并上报广安市把阳和镇确立为川渝合作示范镇,在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以保证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建设;3、请求市上在城镇建设管理配套上给予阳和镇重点扶持;4、请求市上按照公益设施用地性质为华蓥山历史文化纪念园建设划拨国有土地30亩,作为专项用地;5、请求市上给予华蓥山历史文化纪念园建设前期规划、筹办、办公、人员工资、接待等专项费用60万元;六、初步的选址建议:华蓥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园建成后应当和将要成为华蓥山地区的地标性建筑,是上到中央领导下到一般民众在重要节庆日期举行祭扫、悼念、宣誓、集会的重要场所;因此选址规划极为重要,经反复考察比选,初步推荐选择镇政府后面,即将开辟的阳和镇纬三街东端,这里南面是阳和河,东面是襄渝铁路,背面为地隆起态山包,很适合建设纪念园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