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面膜排行榜整理
十二经脉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一、经络系统简表
二、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
中医学认为,经络能“行气血而营阴阳”,是气血运行的通路。
而气血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必须依靠经络的传注,才能输布全身,以温养、儒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
因此气血借助经气的推动,上行到面部,面部得到儒养,才能红润而有光泽。
如果经气运行不畅,气血运行失调,面部血供受阻,则致面部淡白无华。
通过刺激经络,促使经气旺盛,气血运行正常,面部则保持红润而有光泽。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
”这里主要论述的是,人体手足三阳经脉及督脉,都会聚于头面部,是人体气血精华汇集之处,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人体的头面和整个身体的筋骨都密切联系着,气血在头面的运行非常活泼。
天气寒冷时,手足冻得不灵活,而面部没有衣物遮盖却能耐寒,这是由于人的十二经脉和与其相通的三百六十五络脉全部的气血运行,都上达于头面部。
总之,脏腑的气血精华通过十二经脉皆上蒸干面部,使头面的皮肤肌肉坚实。
头面乃多气多血之处,是反映脏腑功能正常与否的一面镜子,又是人们相互接触产生第一感觉之所在,这也就是人们特别注重面部保养的原因。
三、常用于美容的经脉
1.阴经:
手太阴肺经:肺主皮毛,可防治影响美容的多种疾病。
足太阴脾经:用于治疗黄褐斑、痤疮和减肥。
足厥阴肝经:用于治疗黄褐斑、痤疮和皮脂溢出。
足少阴肾经:提高兔疫力,用于防治黄褐斑、老年斑。
2.阳经:
足太阳膀胱经:防治黄褐斑、蝴蝶斑、老年斑、痤疮、皮肤感染。
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防治痤疮,减肥。
足少阳胆经:用于治疗黄褐斑和痤疮。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脏腑的疾病,将在体表经络循行部位表现出来。
故面部长斑及痤疮与脏腑经络有相当大的关系。
额颅部的斑和痤疮与肝、胆、肾相关,眼眶下颜面部及颈部的班和痤疮与肝、胆、脾、胃相关,面颊侧部的斑和痤疮与脾、胃相关,嘴唇周围的斑和痤疮与脾、胃、肝、胆、肺、大肠相关。
这些部位的斑和痤疮,与脏腑经络及其循行分布密切相关。
根据(灵枢·五色)的记载,把整个面部名称分为:鼻—明堂,眉间—阈,额—庭(颜),颊侧—藩,耳门—蔽。
其中各部分和五脏相关的位置是:庭—面首,闷上—咽喉,网中(印堂)—肺,闭下(下极、山根)—心,下极之下(年寿)—肝,肝部左右—胆,肝下(准头)—脾,方上牌两旁—胃,中央(颧下)—大肠,挟大肠一肾,明堂(鼻端)以上一小肠,明堂以下—膀胱。
此外,(素问·刺热)把五脏与面部相关部位划分为:左颊—肝,右颊—肺,额—心,额—肾,鼻—脾。
又(灵枢·五间五使》曰:“五官者,五脏之间也。
”就是讲,以五官分应五脏:喘息鼻张是肺病,唇黄者乃脾病,毗黄者为肝病,舌卷短而颧红者是心病,颧、颜、耳色黑者是肾病。
(一)足太阳膀脱经
在体内属膀恍,络肾。
在面部从目内毗一额一颠顶。
其分布穴位有:
①睛明穴:眼内毗旁开口0.1寸。
②攒竹穴:眉毛内侧端。
③眉冲穴:攒竹穴直上,入发际0.5寸。
(二)足厥阴肝经
在体内属肝、络胆。
在面部有暗经循行从咽喉→面部→目→上额→颠顶
→颊部→环唇内因为是暗经,故无面部穴位。
(三)足少阳胆经
在体内属胆、络肝。
在面部从目外毗→目眶下→颊部。
→额角→耳后→耳前。
→前额(阳白穴)
其分布穴位有:
①瞳子髎;目外毗旁0.5寸,眶骨外缘凹陷中
②听会:屏间切迹前方凹陷处,张口取穴。
③上关:下关穴直上,在颧骨之上缘处。
④阳白: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
(四)足阳明胃经
属胃、络脾。
足少阳胆经
在面部起鼻旁→鼻根→鼻外侧→
目眶下→面颊部→入上齿→口唇周围
→下颌角一耳前一额角。
其分布穴位:
①承泣: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
②四白: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③巨髎:目正视,瞳孔下,即四白穴下,平鼻翼下缘处。
足阳明间经
④地仓:口角旁0.4寸,巨闭穴直下取之。
⑤大迎:下颌角前咬肌附着部前缘,闭口鼓气时即出现一沟形凹陷,即于凹陷下端取之。
③颊车: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处,咀嚼肘咬肌粗隆最高点处。
①下关:颧骨下缘颌骨腺状突出前方,切迹之间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
③头维:额角发际直上0.5寸。
(五)手阳明大肠经
在体内属大肠,络肺(手太阴肺经在面部无循行部位,但其相表里之手阳明大肠经在面部有循行部位)。
从颈部→面颊→交督脉的人中穴→左脉向右→鼻旁。
右脉向左→鼻旁
其分布穴位:
迎香穴: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
纵观这些脏腑在面部的经络分布路线,我们知道了额颅部的经脉有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恍经,颜面与额部的经脉有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阴肺经,嘴唇周围的经脉有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