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土地生态学复习题

最新土地生态学复习题

土地生态学复习题填空题:1、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一般可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大类。

2、生物的生存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

对物理环境,包括(能量环境)和(物质环境)。

3、生物的物质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

4、(水)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参与地表物质能量转化的重要因素。

5、(拮抗)是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起作用。

6、因其大小、数量或活动上起着主要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即优势度大而成为(优势种)。

决定群落中各个成员重要性程度,即(优势程度)。

7、(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物种的个体数。

(盖度)植物枝叶所覆盖的土地面积。

(频度)是指群落中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8、土地生态类型包括(土地生态类型的划分)、(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土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替)。

9、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种群)不仅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还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

10、世代不相重叠种群的离散增长模型:世代不相重叠,是指生物的生命只有一年,一年只有一次繁殖,其世代不重叠。

11、单种种群增长模型包括四个假设:种群增长是无界的。

世代不相重叠。

种群没有迁入和迁出。

种群没有年龄结构。

12、评价内容:(1)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2)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13、加拿大于(1969)年成立了土地生态分类委员会,形成了一套用生态学原则和标准对土地分类的方法。

14、1990年8月在日本横滨举行第(5)届国际生态学大会。

15、(土地系统生态层次)从区域和地理概念的高度来观察土地生态系统本身。

16、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在系统的形成与演变主要受人为调控。

构成简单。

食物链较短。

许多空间、时间及副产品、废弃物的利用不充分。

17、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光能的利用率不及森林的(六分之一)。

18、森林每年固定太阳能的总量为草地的(3倍多),农田的(6倍多)。

平均单位面积上的净第一性生产力为草地的3.6倍,农田的6.3倍。

19、土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生产功能、能量功能、物质功能、信息传递功能。

20、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转化为脂肪和蛋白脂。

21、没有(物质),信息无法形成。

没有(能量),信息无法传输。

22、(信息)是生态系统平衡与发展的最有生命活力的流动体。

23、土地生态系统问题的实质是(在该系统中人类和其他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不平衡)。

24、仅世界最贫困国家中,每年因环境质量引起的疾病就使5个孩子中的一个丧命。

25、我国沙漠化面积扩大了(60公顷以上)。

全球气温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的下降趋势转变为以(上升)为主。

26、地球上土地退化严重地区集中分布在三个大陆:非洲、亚洲、大洋洲。

27、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方法:地图重叠法。

因子加权评分法。

生态因子组合法。

生态因子的组合法可以分为(层次组合法)和(非层次组合法)。

28、(人地共生思想)是土地生态设计的理论核心。

29、系统动力学是(结构法、功能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

30、将各种土地功能类型落实到具体空间上,并侧重于各种功能型土地的空间相互关系分析的工作叫(土地分室研究)。

31、必须对土地生态系统进行调控,使之达到(高效)和(和谐)的目标。

32、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万平方公里。

33、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过程中,出现明显的环境效应和生物效应。

34、根据水的咸淡状况把湿地分为咸水湿地和淡水湿地两大类。

35、湿地恢复的合理性评价:生态合理性、社会合理性、经济合理性。

36、(美国和德国)是最早颁布土地复垦法的国家。

第二阶段以(<土地复垦规定>颁布为标志,研究队伍的专业化。

37、石油农业形成了(高投入、高产出、高污染),并使农产品的(安全性、营养性和品质下降)。

38、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的设计原理:(生态学原理、社会经济学原理)。

39、目前世界上有6个大都市带:美国、日本、欧洲。

40、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可分为10个一级类和24个二级类。

41、按物质流流动介质的属性可把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物质流分为(自然物质流、经济物质流、废弃物物质流)。

42、城市土地生态系统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鲜明人工化特色、大开放、非自律的生态系统。

43、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

名词解释1、生境: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对生命有机体生活、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对有机体存活数量有影响的空间条件及其他条件的总和。

2、生态系统:指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生态学功能单位。

3、生态平衡:是一定的动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各种对立因素(相互排斥的生物种和非生物条件)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等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阶段。

4、土地生态学:是研究土地生态系统的类型特征、成因、分布及其演化规律与优化利用的科学。

5、土地生态系统:在特定地域内,土地上的无生命体(环境条件)与同一地域范围内的有生命体(动植物、人类、微生物等生物要素)之间,形成的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有机综合体。

6、生产功能:是指土地生态系统具有利用环境所提供的生态资源与非生态资源,生产出各类“产品”的能力。

7、基因信息:是生物的第一性基本信息,是生命物种得以延续的保证。

基因信息是一组结构复制体系,它记录了生物种类的最基础性状,在一定的生物化学条件下,可以重新显现基因信息发出者的全部生理性状。

8、土地生态规划:从其本质内涵来讲,它是符合生态学原理要求的土地利用规划;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谋求土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化为目标,在充分考虑土地生态评价结果的同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供给能力和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而对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及布局所作出的部署和谋划。

9、因子组合法:对于某特定的土地利用来说,相互联系的各个因子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对这种特定土地利用的适宜性。

10、土地生态设计:是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依据生态学和土地科学的基本理论,运用现代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各类土地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方式及具体方案进行的设计和优化。

11、生态修复:指根据土地利用计划,将受干扰和破坏的土地恢复到具有生产力的状态,确保该土地保持稳定的生产状态,不再造成环境恶化,并与周围环境的景观(艺术欣赏性)保持一致。

12、荒漠化:是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而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

13、湿地生态恢复:是指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再现于扰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发挥应有作用。

14、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是指按照土地利用原理,结合矿区开采后土地破坏特点,对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的土地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恢复土地的生产力和矿区生态平衡的活动。

15、农林牧复合生态(经营)系统:指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人为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如乔木、灌木、棕榈、竹类等)与栽培作物(如农作物、药用植物、经济植物以及真菌等)和(或)动物,在时空上进行管理的土地利用和技术系统的综合。

16、复合养鱼生态系统:是一个将水产和畜牧业、农业、加工业等产业联系在一起的半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17、城市生态调控决策支持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应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动力学原理与控制论方法,综合系统科学、管理决策科学而设计的一种人机交互系统,可为城市管理决策部门提供信息、方法与知识支持,以帮助决策者在规划管理城市系统时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自然等复杂因素,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8、生态城市: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市郊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即高效和谐的人类栖境。

第二部分简答题1、为什么说人类是生物圈的特殊居民?(1) 人类既然具有控制生物圈的能力和意识。

(2) 人类之前的生物物种,没有哪一种能够获得推翻生物圈具有的自我协调、平衡的力量。

(3)人类是生物圈的主宰者。

2、什么是种间竞争关系?及从理论上讲,竞争的结果会怎样?种间竞争关系:就是指两个或更多物种的种群对同一对象的争夺。

竞争排斥原理告诉我们,竞争的结果从理论上讲可以向两个方向发展:(1)是一个种完全排挤掉另一个种。

(2)是使其中一个种占有不同的空间,吃不同的食物,或其他生态习性上的分隔,通称为生态隔离;也可能是两个种之间形成平衡而共存。

3、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及组成成分?生态系统:指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储存所构成的生态学功能单位。

各类生态系统都是两大部分、四个基本成分组成。

两大部分就是生物和非生物环境。

四个基本成分是指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和非生物环境。

4、简述土地生态学的任务与目的?任务:应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提示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过程中的生态规律,是土地生态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目的:是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工程和土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5、简述土地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土地生态类型(2)土地生态评价(3)土地生态规划设计(4)土地生态整治(5)土地生态管理6、如何对土地实施生态管理?(1)土地利用结构的监督(2)土地肥力及其变化趋势的监督(3)土地开发活动的监督(4)土地污染与环境保护的监督7、土地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土地生态学研究内容的五项相互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土地生态类型是土地生态评价的基础工作;土地生态评价是土地生态规划设计的基础依据;土地生态规划设计是土地生态类型和土地生态评价的目的和归宿;土地生态整治是为了更有效地按生态学原理去合理利用土地; 土地生态管理是实施土地生态规划设计方案的根本保证。

五者以土地生态规划设计为核心,彼此不可分割,因而它们是“五位一体”,共同构成了土地生态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体系。

8、简述土地生态学与资源生态学的关系?(为什么说从大资源角度讲,土地生态学是资源生态学的主要分支学科?)(1)资源生态学是随着生态学的发展而产生的介于资源科学与生态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研究资源和资源生态系统在开发利用与保护过程中的生态规律的一门学科。

(2)从资源角度看,土地本身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人类最主要的自然资源。

(3)研究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以及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过程中的有关生态问题,既是土地生态学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也应是资源生态学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

因此,从大资源观的角度讲,土地生态学可以被认为是资源生态学的主要分支学科。

9、简述土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1)土地生态系统是一多层结构的母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