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人员的职称管理方案1.目的和范围工程技术人员是指负担工程技术和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并具有工程技术能力的人员,包括理工科中专以上学历和技术员以上相应职称(资格)的人员。
为了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他们在推进技术进步,为公司技术发展做出贡献,特制定本方案以加强工程技术人员的管理。
本方案适用于管理总部和各业务单元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
技术人员的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业务单元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重点关注。
2.工程技术职称的分级工程技术职称分五级,由低至高分别为:1)技术员2)助理工程师3)工程师4)高级工程师5)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说明:技术员、助理工程师为初级职称,工程师为中级职称,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为高级职称。
3.工程技术人员的分类:根据我公司的专业和岗位的不同,把工程技术人员分为以下几类:1)机械技术人员:机械设计、设备管理、机械维修、2)电气技术人员:电气设计、电气维修3)平面设计技术人员:平面设计4)工艺技术人员:工艺编制、工艺管理、印刷技术5)质量技术人员:质量管理、质量检验6)IT技术人员:信息系统管理、软件设计、网络管理7)物流技术人员:物流技术研究8)技术管理人员:在技术、生产管理岗位上的技术人员4. 技术职称评定:4.1.公司技术人员技能定级考评(即内部职称定级):公司针对本公司涉及的专业技术制定工程技术人员技能定级考评资格和办法,成立评审委员会,对技术人员进行定级评审。
具体规定如下:1)评审委员会由拥有高一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和经理以上有专业管理经验的领导组成,一般为5~7人。
根据职称等级不同成立不同级别的评审委员会。
2)参评人员应符合附录《工程专业技术职称任职基本能力和学历条件》的规定,并通过了全部理论考核,递交了规定的书面材料。
3)公司人员自愿申请参评,符合评定条件的职工均可申请,不受现有岗位的限制。
4) 公司内部考评不发职称资格证书,仅作为聘用的依据。
5) 集中考核和评审,每年一次,由技术中心负责统一组织。
4.2. 参加国家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公司鼓励符合国家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条件的技术人员参与国家统一的技术职称评定,获取正式职称资格证书。
公司提供支持:提供信息,代办各种手续,支持论文发表,参加国家专业技术职称考试需要占用工作时间可按出勤处理(仅指考试日,不包括培训时间)。
5.技术人员的聘用5.1.聘用技术人员的主要依据是:有技术职称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具备履行相应职责的业务知识、技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并具备从事该技术岗位的工作资历,公司业务单元需要时可以进行聘用。
5.2. 按照工程技术人员的所学专业,合理使用,充分发挥作用,符合下列条件的可聘用:1) 取得国家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证书的公司正式员工,所在岗位的专业性质与职称资格证书相符,可按其职称资格证书级别聘用,证书专业不符且没有从事该岗位专业工作经验的可不聘用,专业相近但有该岗位专业工作经验的可酌情聘用。
2) 在公司工作满一年,参加公司技术人员技能定级考核合格,所在岗位与技能级别相符,技术能力与同等职称人员相当,可按技能定级聘用。
5.3. 聘用期分1年、2年和5年。
首次聘用期为1年,再次聘用时根据技术人员的能力和岗位性质确定聘用期,在聘用期内离职或调入非技术岗位,聘用期自动结束。
5.4. 技术职称聘用由各业务单元提报,技术中心复核,总部统一发给聘书。
6.职责各业务单元设置工程技术职称时,要根据生产、设计、研究、技术管理等不同的工作岗位,制订各级职称人员技术职责,建立技术岗位责任制。
职责范围应该包括:工作范围、任务、权限、完成任务的要求等。
职责要符合实际,明确具体,有KPI,便于执行和检查,并报行政/HR中心和技术中心备案。
被聘人员必须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7. 技术人员的年度考核7.1.公司每年对受聘人员进行年度考核(年度考核一般安排在自然年底)。
公司制定统一的考核办法,各业务单元制定各职称级别的考核细则,建立考核档案。
7.2.考核分为优秀、合格(称职)、不合格(不称职)三个档次。
7.3.考核的实施由各业务单元和技术中心分别进行,业务单元对技术人员的岗位业绩进行考评或考核,技术中心对技术人员实施技术项目情况和年度总结、论文、继续教育等进行考评或考核。
考核结果报技术中心备案,并记入其个人人事档案。
7.4.年度考核结果作为续聘的主要依据和各种晋升的参考条件。
8.继续教育要求8.1.各业务单元应加强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修等继续教育,补充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有关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8.2.继续教育采取自学与脱产、半脱产学习相结合,以自学为主的方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培训质量,保证学习效果。
各业务单元应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保证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40学时,初级工程技术人员累计不少于32学时。
8.3.各业务单元要并有目的地组织参观、考察、学术交流、整理资料、撰写论文、作技术总结等活动,积极为工程技术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配备必要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让他们心情舒畅地做好本职工作。
8.4.实行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制度。
各业务单元人力资源部门对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情况进行登记,作为续聘、晋升的条件之一。
9.激励机制9.1.技术人员津贴标准和最低职级标准: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被聘用后,可享受技术津贴待遇,未达最低职级标准的可按最低职级标准调整职级。
技术津贴独立于工资、绩效之外,与工资同时发放,记入其所在部门的人力成本。
技术津贴标准和最低职级标准按下表执行:9.2.年度考核优秀者并符合公司规定,可优先推荐职级或薪级晋升,年度考核不合格者,低聘或解聘。
9.3.对荣获公司年度先进技术工作者,颁发奖金并推荐职级晋升,对在公司的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的工程技术人员可实行重奖。
9.4.工程技术人员违法乱纪或失职渎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造成恶劣的影响,给予记大过处分以上者,降级或取消聘用。
10.技术中心对技术人员的统筹管理模式技术中心是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的统筹管理部门,行使职能管理职责。
具体实施以下方面的管理工作:10.1.制定《工程技术人员的职称管理方案》,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分类管理,每年检查方案的可行性,必要时进行修订。
10.2.针对本公司涉及的技术专业制定《工程技术人员技能定级考评办法》,会同招聘培训部组织对申报人员进行理论考核;组织成立各级评审委员会,对技术人员进行内部定级评审;组织和支持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国家职称的评定。
10.3.督促各业务单元实施本方案,审查技术人员聘用方案,建立技术人才队伍;督促各业务单元建立技术岗位责任制,对各业务单元内技术人员管理情况进行日常检查。
10.4.组织、支持和鼓励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各项技术活动,重点督导技术人员、项目小组实施技术创新项目。
通过项目评比、优秀论文评比等对取得优异成绩的技术人员进行奖励。
10.5.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工作总结,定期召开技术人员年度或半年度工作总结会;组织技术人员的年度双向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和表彰。
附录:工程专业技术职称任职基本能力和学历条件一、申请技术员职称,应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完成一般技术辅助性工作的实际能力;(二)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三)大学专科或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年;高中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
二、申请助理工程师职称,应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完成一般性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二)能够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三)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年;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或取得技术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年;中专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或取得技术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
三、申请工程师职称,应具备下列条件:(一)具备下列部门之一的条件(1)生产、技术管理部门①基本掌握现代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的方法,有独立解决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的能力;②能够灵活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③有一定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取得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成果和技术经济效益;④能够指导助理工程师的工作和学习;(2)研究、设计部门①有独立承担较复杂项目的研究、设计工作能力,能解决本专业范围内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②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③有一定从事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工作的实践经验,能吸收、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在提高研究、设计水平和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一定成绩;④能够指导助理工程师的工作和学习;(二)获得硕士学位或双学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年;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未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的,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未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的,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8年;中专毕业,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8年,未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的,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5年。
四、申请高级工程师职称,应具备下列条件:(一)具备下列部门之一的条件:(1)生产、技术管理部门①具有解决在生产过程或综合技术管理中本专业领域重要技术问题的能力;②有系统广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③有丰富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实践经验,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中有显著成绩和社会、经济效益;④能够指导工程师的工作和学习;(2)研究、设计部门①具有独立承担重要研究课题或有主持和组织重大工程项目设计的能力,能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关键性技术问题;②有系统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③有丰富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实践经验,取得过具有实用价值或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研究、设计成果,或发表过有较高水平的技术著作、论文;④能够指导工程师、研究生的工作和学习;(二)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获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继续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者。
五、申请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从事工程技术研究、设计、技术开发、技术情报等工作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应能比较熟练和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六、为了广开才路,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对在生产、设计、研究和技术管理工作中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的限制,破格聘用或任命相应的技术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