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措施和目标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培养必须立足于教育实践。
而扎实有效的教育科研活动是教师平时工作学习、研究的重要阵地,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渠道。
校本教研是推动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教学能力的保证。
为切实抓好校本教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和实施。
一、建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和运作机制
(一)校长是教学工作的计划者、组织者、领导者和指挥者,是教学管理活动中的带头人,为了使校长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指挥者和组织者,校长与校领导成员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学习新课程、理解新课程、走进新课程,在不断的学习中,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正在向五个方面发生转变:1.由封闭式思维方式向开放式思维方式转变;2.从传统教学论向现代教学论转变;3.由管理型向学者型转变;4.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5.由单一知识结构向综合知识结构转变。
在不断的学习中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投入到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中去。
(二)为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提供大力的支持
我们融会了校内外教学研究资源,比如,为教师订阅了多种教育期刊,在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上了宽带,改善了教师办公条件,这些都直接服务于教师。
我们建立健全了各项校本教研规章制度;给教师以人文关怀,为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排忧解难,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解决,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
积极为教师创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职业自信心。
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做研究型教师,学校督促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及时总结经验,写出教学论文,组织教师进行讨论。
学校经常给教师创造施展才能和表达认识的机会,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让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重视教师的研究,充分肯定和承认教师的研究,释放教师的创造精神,特别是允许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和鼓励教师上出“自己的课”。
我们知道,闭门造车是不会前进的,只有走出去,多学习、多交流,才能开阔视野,因此,我们不放过为教师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多次派一线教师到各地学习,到兄弟校听课学习,在学习中反思与运用,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生变化。
通过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
(三)我们依据学校的具体实际建立了学校管理体制
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学校管理体制是校长抓好教学的前提。
我校实施校长负责下的主任分工责任制及教研组并列体制。
实施校长、——教研组长——教师的三级管理,使教学各环节紧扣,管理脉络清晰。
二、确立学科研究主题,提高教师反思能力
(一)集体备课有实效
教师要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研究者,必须从“上好课”开始。
我校历来主张教师必须备课,并严抓了课前设计。
新学期伊始,我们研究了先进的备课形式及内容。
校长与校优秀教师刘冉共同研究了一课的教学设计作为范例,下发给
全体教师,学习和理解了什么是三维目标并一同下发了范例。
在运作两周后,与教师们探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做了及时的调整。
我校的备课基本要求主要有四个体现:
1.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
教师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育活动。
强调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动态调整,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新知识的活动。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关注、支持、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当孩子发现感兴趣且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要大胆打破原来的计划,调整教育活动内容。
2.备课,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在备课中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目标定位应各有侧重,内容选择也可以有所不同。
教师只有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才有针对性。
把学生的个体发展放在第一位,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3.备课,要体现教学生活化。
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一些具有生命价值的生活资源应该为教学服务,为孩于的成长服务。
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资源,要分析教材,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并进行筛选。
平时收集的资料要善于分类保管。
在备课时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4.备课,要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反思建特色
1.特色作业激兴趣。
作业是巩固消化所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同时又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的最佳载体。
而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
一些囿于书本、拘于读写、限于室内的作业大大禁锢了学生的活动空间,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与新时期的课程改革格格不入。
推进课程改革,就必须对传统的作业加以变革,让他们能跳出学科的框架,摆脱课本的束缚,走向学生的生活空间。
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成为丰富学生生活的向导。
于是我们又与教研组长研究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特色作业,让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成为一种乐趣去主动探究。
有的教研组通过教研设计出统一的特色作业,有的与教导主任研究设计出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作业。
我们认为,我们给孩子的不仅是一个属于孩子自己的空间,更多的还是成功的体验、无尽的乐趣和宝贵的自信,孩子们的写作兴趣也十分高涨。
2.特色反思生高效。
本学期,我们的教研着力于创建“有效课堂”和“生命力课堂”的校本教研新体系。
我们根据学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学校的现有条件,以及新课程的特点,设计了教师校本教研教师管理档案。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教师们探索的精神更强了,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更活了,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片缤纷的色彩,而学生的学习愿望、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开发与展示,学生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更对与课文相关的课外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便也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
也许它还粗浅,也许它还稚嫩,但它毕竟是教师和学生探究的一个个成果。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如:调动教师深入教研的积极性,如何更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引发教师更高层次的思索,如何进行有效
高质的课堂教学,校本教研如何向更高层次迈进。
教师的素质、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不断适应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这些问题将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使其得以解决。
成绩不会辜负汗水,没有那么多教师付出的努力,没有领导的亲自指导,也不会有今天的收获和成果。
春天到了,新的种子已埋人沃土,我们会继续用辛勤的汗水使其发芽、长叶,待到山花烂漫时,让我们齐在丛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