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式英语音标分类说明

美式英语音标分类说明

美式英语音标分类说明:Phonetics the Sounds of American English发音: 美国英语语音consonants辅音vowels 元音--------------------------------------------第一按发音方法分类(辅音):manner(发音)方式1.stop爆破音--是指发音器官在口腔中形成阻碍,然后气流冲破阻碍而发出的音。

2.fricative摩擦音--由发音器官造成的缝隙使气流产生摩擦而发出的声音。

3.affricate塞擦音--有塞音和擦音紧密结合所构成的音,发音时注意最初形成阻碍部位要完全闭塞,然后渐渐打开。

4.nasal鼻音--口腔气流通路阻塞,软腭下垂,鼻腔通气发出的声音。

5.liquid流音--舌端齿龈测流音,舌端紧贴上齿龈,舌前部向硬腭抬起,气流从舌的一侧或两侧滑出。

6.glide滑音--指发音器官移向或移离某一发音动作的过度音。

--------------------------------------------------第二按发音位置分类(辅音):place (发音)位置1.bilabial双唇音--由上唇和下唇接触,使语流受阻而构成的一种辅音。

biodental唇齿音--由唇与牙齿的咬合而发出的辅音。

3.lingua-dental舌齿音--牙齿咬着舌头发出的音。

4.palatal上腭音--舌头贴着上腭发出的音。

5.lingua-velar软颚音--舌头贴着软颚发出的音。

6.glottal声门(声带)音--自声门发出的音。

--------------------------------------------------------------第三按嗓音分类(辅音):voice 嗓音1.voiced浊音--振动声带所发出的辅音,除气流受到阻碍外,同时振动声带发出乐音。

2.voiceless清音--发音时不振动声带所发出的辅音,即清音纯粹由气流受阻所构成的且不带乐音。

----------------------------------------第四元音的分类:1.monophthongs 单元音2.front 前元音3.central 中元音4.back 后元音5.diphthongs 双元音, 复合元音单元音发音的共性: 1. 舌位不移动; 2. 在发音过程中,没有摩擦; 3. 不受发音器官的任何阻碍。

单元音发音的特点: 1. 前元音发音时,舌端靠近下齿,舌前部抬高; 2. 中元音发音时,舌端离开下齿,舌中部抬高; 3. 后元音发音时,舌端离开下齿,舌后部抬高。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人说英语在发音方面的困难并不特别严重。

所以,即使我们的发音不太理想,但听起来也不象某些国家或地区的人那么“可怕”。

有人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印度人说英国话。

其实不仅仅是印度人,日本人讲英语似乎也比较“难受”,另外,整个阿拉伯语国家的人讲英语普遍难懂。

就连法国人讲英语也不怎么好听,看过美剧《Gilmore Girls》的朋友一定对那位来自法国的黑人吧哥所讲的难受的英语有着深刻印象。

尽管如此,中国人讲英语依然普遍透出浓厚的“中国口音”,就连不少在美国生活了相当长时间的中国人,也难以去除这种口音特征。

究竟是那些因素构成了我们独具特色的中味语音呢?下面聊一聊这个话题。

第一汉语中的元音发音部位比较靠前汉语的元音系统,极少使用后元音。

汉语拼音中的五个基本元音(韵母)e、i、a、o、u,属于前元音(i、u)或中元音(a、e、o),由它们构成的双元音或多元音自然而然也属于前、中元音效果。

但是,在英语中,这五个元音对应的音素中只有两个属于前元音(e、i),另外三个都是后元音(a、o、u)。

当今的汉语,真正的后元音只剩下[-ng]音素了。

即使是汉语中的[-ng]音素,在中国南方广大地区的口音中也发生了明显的退化现象,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部分汉字在北方人口音中发[-ng]音而在南方人的口音中却被[-n]取代(有趣的是,美国俚语中也大量存在把-ng音发成-n音的倾向);二是南方人发[-ng]音时,发音部位也比北方人靠前一些,听起来没有北方人那么明显的喉音效果。

我们知道,英语的十二个基本元音中,只有四个是前元音,另有三个中元音,其余五个是后元音。

而后元音与前、中元音合构形成双元音甚至多元音时,自然而然地这种双元音和多元音听起来同样具有明显的后元音特征。

这种发音部位的靠前与靠后,造成的听觉效果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后元音比重较大的语言,听起来浑厚、明朗,丰满,富有力度,底气充足,音域宽广;后元音较少的语言,语音显得比较轻柔、纤细,音色比较单调,显得细声细气,缺少底气,胸音不明显。

这是因为,从小训练发后元音有助于促进和强化声带部位的发育,而且可以养成借用胸腔共鸣以助发音的习惯。

所以,想说纯正的英语,一定要注重和加强后元音的发声训练。

这很有难度,尤其是中国的南方人难度更大。

第二详析汉语五大元音与对应英语音素的差别“汉语拼音”系统的创立,对汉语语音的标准化、系统化和普通话的推广功不可没。

中国人当初创建“汉语拼音”时,主要就是参考了国际音标系统和英语的发音规则,正是这一原因,它也为我们更方便地学习英语语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大家可曾想到,它也是使我们说英语带上浓厚中国口音的“罪魁祸首”之一呢。

汉语拼音借用英语中发音相近(注意,是相近,而不是相同!)的五个元音对应的字母作为汉语的五大基本韵母,它们是a、e、i、o、u,双元音则由它们五个再加上鼻音-n和后鼻音-ng相互搭配而成。

可幸的是,-n和-ng的发音方式中、英两语没有太大差别,但是五大基本韵母的发音与对应的英语元音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不少中国人学英语语音时没有用心去区分这种差别,为了图省事,几平完全照搬汉语拼音的发音方式,这大概是中国人说英语时脱不了浓厚的中国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下面简要谈谈汉语五大基本韵母与对应英语元音的区别。

1. 汉语拼音中的a,在英语中它是一个后元音,而汉语拼音的发音部位要靠前一些,相当于一个中元音,而且发音口形比英语略小。

但是,从听觉效果上来看,差别并不明显,所以中国人发这个音并不带有特别明显的口音。

另外要注意,英语中这个音没有对应的短元音,只有长元音[a:]。

而且在美式语音中这个音不多见,出现的机会明显比英式英语要少得多,很多已被美国人用别的元音取代了。

比如英国人发after、ask、last、chance、pass、can't等字的元音,美国人已经不发成[a:]了。

2. 汉语拼音中的e,在发音时它的口形比英语略小,部位比英语靠后一点,相当于一个中元音。

当这个音单独出现时(如德、特等字的韵母),存在有明显弱化倾向,趋近于英语的中元音[[]。

但英语中的[e]是一个标准的前元音,而且它没有对应的长元音,所以时值较短。

同样地,中国人说英语时发这个音在听觉上也不存在太重的口音。

3. 汉语拼音中的i,它对中国人说英语所产生的误导作用可能是最严重的,所谓的中国口音,很大一部分罪责要由这个元音来承担。

这个音在英语中本来是一个前元音,但汉语中的发音部位更靠前,几乎就是由舌尖带出。

汉语中这个音的口形很平,舌尖上抬与上颚前部之间形成很窄的缝,让气流流过它,而且有明显的气流摩擦的感觉,就像我们说“一”或“衣”等字那种感觉。

中国人说英语要发好这个音还颇有难度,注意四点:1)发音部位稍微后移,2)把舌尖放下来,与上颚间形成更宽的空间,3)气流通过时不得产生摩擦效果,4)这个音是一个短元音,所以要发得比汉语拼音更短促。

这个音有对应的长元音形式[i:]。

从听觉效果上,英语中的i音,仿佛介于汉语拼音的i和e二者之间。

4. 汉语拼音中的o,对应国际音标的[?],它有对应的长元音[?:](提示:如果网页显示不出这个音标,这里谈的是hot、bought等字的元音),汉语拼音的发音部位靠前,相当于中元音,但在英语中是后元音。

另外,英国人和美国人发这两个元音时,存在明显的区别,美国人的发音部位比英国人稍微靠前一点,口形张得很开,听起来英国人发成[哦],而美国人则发成[啊],美国人发[?]这个音时,感觉比汉语中的[啊]的口形还要张得更开。

中国人说英语发这个音难度不大,只须注意区分是长元音还是短元音、区分英式和美式发音的不同就是了。

5. 汉语拼音中的u,它的发音方式与英语存在很大的差别,中国人普遍没太注意这种差别,中味英语的形成,这个音承担的罪责仅次于i音。

英语中,这个音有短元音和长元音两种形式,它们都是后元音。

但是,汉语拼音中这个音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前元音(细细品味汉语中的无、不、胡等字的韵母),发音时还伴有撮口动作(英语中这个音因为是后元音,所以不能撮口)。

二者发音部位相去甚远,于是很多人把英语中的good、could等字简单地模仿汉语拼音读成“古得”与“苦得”,听起来与正确的英语发音差别很明显。

第三汉语的语音体系中不允许独立的辅音存在英语的辅音,其发音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不存在太大的困难。

只有少数地区的人在发th字母对应的齿音时有稍许难度、少数人把辅音[r]发成汉语“瑞”字的声母,这是受汉语拼音的影响。

个别地区的人发辅音[n]有相当大的难度,比如大部分四川人和重庆人,在他们的方言中辅音[n]已经基本被辅音[l]取代了,对他们来说,”南蓝男拦“发音是完全一样的。

在汉语中,辅音(声母)必须出现在元音之前,与元音共同构成一个整体音节,不带元音的辅音是不允许存在的。

但在英语中,存在大量的独立辅音(不附带元音的辅音)。

这是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的语音系统表现出来的一种显著区别。

我们从小习惯了汉语的发音规则,所以很难适应英语这种独立使用辅音的做法,它给我们的听力训练和口语训练带来了困难。

所以很多中国人在听英语的时候,经常听不出不带元音的辅音,尤其是轻辅音;说英语的时候,发独立辅音时经常不自觉地让声带振动,人为地给它们配上一个轻微的元音,尤其是发一些浊辅音时这种倾向更明显。

这种困难还表现在,中国人无论是听还是说英语,对英语中的“连读”现象都感到头痛,需要花很长时间或大量精力来适应这种发音习惯。

这种发音习惯的不同,还使得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对语言的节奏感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和认知。

汉语的节奏和音韵非常的简洁和明快,而英语的节奏感要复杂得多。

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中国人唱英文歌时感到困难的原因,难以适应独立辅音造成的节奏感方面的差异。

第四须注意的几个英语元音1 [[]不知道网页上能不能显示这个音标,这里谈的是teacher、China等字的最后一个音节对应的元音。

这个音在英语中大量存在,所以一定要争取把它发准确。

它是英语中的一个弱读式的短元音,也就是说它不出现在重读音节中,但它的长元音形式[[:]却可以出现在重音节中,二者都是中元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