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办公系统建设方案-PC版

综合办公系统建设方案-PC版

综合办公系统建设方案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五日目录1.概述 (4)1.1.前言 (4)1.2.实施目标 (5)1.3.总体设计原则 (6)1.3.1.先进性与成熟性相结合 (6)1.3.2.充分考虑性价比 (6)1.3.3.实用性 (7)1.3.4.可靠性 (7)1.3.5.扩充性 (7)1.3.6.易维护性 (8)1.3.7.开放性 (8)1.3.8.安全保密原则 (8)2.系统方案 (9)2.1.系统设计 (9)2.1.1.方案总体描述 (9)2.1.2.系统关键技术说明 (11)2.2.综合办公系统 (14)2.2.1.用户中心(系统管理) (15)2.2.2.信息管理 (16)2.2.3.个人办公 (18)2.2.4.行政办公 (20)2.2.5.行政资源管理 (24)2.2.6.办公管理 (25)2.2.7.流程管理 (26)1.概述1.1.前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健全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迫切需要加大对企业内部的高效管理,建设一套实用的、可靠的、灵活的基于内部统一平台的办公信息化辅助系统已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

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围绕信息这一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基础,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理顺、完善、重组企业的信息管理,从而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管理,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所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企业从长远发展所必须做出的决策。

综合办公系统是为了支持企业内日常办公的智能化、网络化和无纸化。

实现企业集团的一级网上公文交换中心,成为下达下属公司、各级部门的中心。

体现上下级审批流程的公开、公正、透明,满足系统界面统一、数据融合、数据共享的要求,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有利于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企业监管,提高工作效率。

综合办公解决方案基于Internet网络,为企业提供综合办公标准化服务和定制化服务,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构筑适合企业办公需求的内部统一的综合办公系统平台,实现简洁高效的办公环境,为企业提供一个团队协作、信息沟通、决策管理平台,实现企业内部的办公流程自动化、文档管理规范化,满足企业员工随时随地的办公需求。

1.2.实施目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按照Internet/Intranet的技术规范,建成以总部为核心,实现与其它系统的集成,使之成为综合的企业办公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平台,为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和企业信息化服务;实现有效整合公司资源,实现系统互连、信息共享,加强沟通与协作;可随时随地办公,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和质量;依靠有效的技术手段,有效降低办公费用开支;有效实施企业绩效监控,及时反馈企业经营信息;形成健康、积极的文化氛围、增强企业凝聚力。

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一个集成的企业协同办公平台,让所有人员能够利用网络实现协同工作和知识管理。

建设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企业内部协作平台。

使组织内部的通信和信息交流快捷通畅。

●建立信息发布平台。

在内部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发布和交流的场所,例如电子公告、使内部的规章制度、新闻简报、技术交流、公告事项等能够在企业或机关内部员工之间得到广泛的传播,使员工能够了解单位的发展动态。

●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

这牵涉到流转过程的实时监控、跟踪,解决多岗位、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实现高效率的协作。

各个单位都存在着大量流程化的工作,例如公文的处理、收发文、各种审批、请示、汇报等,都是一些流程化的工作,通过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达到可以规范各项工作,提高单位协同工作的效率的目的。

●实现知识管理。

使各类文档(包括各种文件、知识、信息)能够按权限进行保存、共享和使用,并有一个方便的查找手段。

为建立学习型组织打下基础。

●辅助办公。

实现会议管理、物品管理等日常事务自动化管理。

●信息集成。

办公自动化系统应该跟其它信息系统(如物资系统、销售系统、项目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财务系统等)实现很好的集成或接口,使相关的人员能够在系统中有效的获得和处理其它信息系统的信息,实现多个信息系统的协调工作,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及时性。

1.3.总体设计原则1.3.1.先进性与成熟性相结合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在构建信息系统时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同时用户在构建系统时需绞尽脑汁在技术的先进性与成熟性之间求平衡。

系统技术水平要保证先进性,符合当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潮流。

系统网络平台、硬件平台、系统软件平台技术要代表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方向,同时经实践证明其实用性和稳定可靠性。

保证了所选择的各平台供应商有能力进行该项产品的持续性开发,可以保证该项技术不断地更新并可顺利升级而维持系统的先进性。

我们在选择技术时,同时结合了业务经常性变化和增长的特点。

1.3.2.充分考虑性价比在尽可能节省用户投资的前提下,提供最优的软件解决方案和软硬件产品选型。

本方案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根据电信实业公司的实际需求,以及OA及门户系统的发展趋势,产品选型一方面要考虑安全、可靠、先进,同时,要考虑经济实用,要易于扩展升级、易于操作、易于管理维护、易于用户掌握和学习使用。

在完成系统目标的基础上,力争用较少的钱办更多的事,保护投资。

1.3.3.实用性避免盲目追求最新技术,同时又要防止系统处理能力不够。

应用系统设计必须符合实际。

系统要进行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稳步向新系统过渡;全部人机操作设计均应充分考虑工作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用户接口和界面设计将充分考虑人体结构特征及视觉特征进行优化设计,界面尽可能美观大方,操作简便使用。

1.3.4.可靠性系统建设尽量采用主流产品,以保证系统的高质量和稳定性。

采用成熟技术以降低系统的不稳定性。

对系统如硬件、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应设计尽可能提供详尽的故障处理方案以保证系统的快速恢复性。

由于采用集中式信息管理模式,主机系统的安全和健壮性非常重要,在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工作中将采用以下做法:选用具有容错功能的服务器,数据异地备份等技术。

在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恢复并有适当的应急措施。

系统设计中,应有适量冗余及其他保护措施,平台和应用软件应具有容错性、健壮性等。

1.3.5.扩充性系统采取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方式,第一,软件构架采用组件化方式,便于对象的升级和扩展新的对象。

第二,采用开放的技术和标准接口,便于跟第三方软件或其他系统衔接。

1.3.6.易维护性系统维护应方便可靠,备份及数据恢复快速简单,尽量避免复杂的系统配置操作。

系统应提供完善的帮助信息和管理维护模块。

1.3.7.开放性在系统构架、采用技术、选用平台方面都必须要有较好的开放性。

在选择产品上,要符合开放性要求,遵循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技术标准。

1.3.8.安全保密原则系统设计应符合网络信息安全的要求,充分利用网络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安全机制设置,拒绝非法用户进入系统和合法用户的越权操作,避免系统遭到破坏,防止系统数据窃取和篡改。

2.系统方案2.1.系统设计2.1.1.方案总体描述2.1.1.1.系统总体框架各个层次的功能实现说明为:●表现层用户的交互界面,企业内部人员可以通过局域网、VPN等多种接入方式访问本内部资源,用户采用WEB浏览器即可访问本系统,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

●业务逻辑层实现系统的相关业务逻辑,核心应用服务管理主要包括:工作流引擎、规则引擎、配置库、业务监控、系统监控,实现IT基础服务和核心业务逻辑。

无纸化应用模块系统主要包括各个业务应用模块,实现各种业务应用。

●数据核心层实现数据访问、交互及管理。

2.1.1.2.系统功能特点➢实现强大的流程引擎平台,使得流程可任意配置,扩展性强,可适应各种业务流程应用,流程的运算做到可以适应办公系统的汇签、并行流程,并支持支流和流程的意外处理。

➢组织架构自定义:可实现多重身份处理,同一个用户多重身份不需要重新切换登陆帐号即可处理所有身份对应的公文。

➢权限定义:可根据用户岗位做批量授权,提高系统管理配置效率。

➢菜单权限自定义:可根据用户职位定义不同的菜单显示。

➢系统安全性高:采用统一用户管理;权限划分严格,公文管理员对模块所有公文有读、写、删除等权限;用户只能查看自己办过的公文或其他人授权的公文。

➢传输速度快,系统采用三层技术架构,提高系统查找速度,提高传输速度。

➢系统扩展性强:增加应用模块开发简单,在流程引擎的平台上开发,工作量只用在应用模块个性功能的开发。

➢权限分级控制:分为全集团管理、分公司管理,既实现集中管理,也给予分业公司管理的灵活性。

➢催办、督办:对于超时的节点,系统支持自动催办,并发催办单作了主文档的答复文档。

➢增强查询功能:支持关键字查询组合查询、全文检索等➢出差授权统一管理:提供多种授权方法,可按业务流程授权,可按流程节点授权,也可以把所有的审批权一次性授权给一个人。

➢实现与门户单点登陆和界面整合。

➢人性化的操作●提供WORD控件,便于公文的编辑和排版,可查看公文修改痕迹;●附件批量上传,实现附件在线编辑;●生成PDF文件分发,更加符合公文规范;●意外处理:可由管理员对文件进行流程意外处理,便于处理紧急和意外情况;●系统管理和应用管理独立控制,便于公文安全控制;●在线用户日志查看;●文档删除日志;●系统操作日志。

2.1.2.系统关键技术说明2.1.2.1.多层体系结构系统设计采用国际先进的多层结构N-Tier Architecture,系统提供了以下优势:•功能解藕:每层都有其各自功能,底层为高层提供服务,服务接口固定,保证层与层之间互不耦合,层与层的开发相互独立。

功能解藕是扩展性的基础。

•扩展性:功能解藕和组件技术使本系统很容易扩展新功能•分布性:J2EE, JMS,JNDI等技术的使用功能,自然支持系统的分布式部署•灵活性:组件技术,XML等技术,使平台可灵活配置参数,可灵活组装/拆卸功能模块,以灵活适应运营商的要求。

2.1.2.2.单点登录和安全认证SSO(Single Sing On)单点登录,是指用户只需要进行一次登录,就可以访问到所有的授权服务,即可获得需访问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授权服务,在此条件下,管理员无需修改或干涉用户登录就能方便地实施希望得到的安全控制。

这是一个为了能够在分布式计算机环境中,安全和方便的鉴别用户而产生的课题。

2.1.2.3.数据模型与组件模型系统中的数据在运行中全部由类(Class)和对象(Object)表示, 它们通过数据访问层映射到DBMS中, 使Business Logic Layer中的业务逻辑不必担心这些类和对象与数据库中表/字段/视图/ID等的对应关系, 简化了系统的逻辑设计; 同时由于与DBMS的交互统一由数据访问层处理, 使与数据库相关的操作和错误处理集中在一处, 便于管理和扩展;组件模型是具有标准接口的动态链接库和Java Package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