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障儿童需要更多社会关爱

智障儿童需要更多社会关爱

智障儿童需要更多社会关爱文/实习记者王晓博本报记者范亚康智障儿童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特别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然而,记者在多日的走访调查中发现,无法就业和未来得不到保障成为智障儿童的大难题。

很难得到医疗或养老保障3月4日,一位智障儿童的母亲刘女士无奈地向记者诉苦:“我很想为孩子买一份保险,但是几乎跑遍了呼和浩特市大大小小的保险公司,都没有成功。

难道就因为我的孩子是个智障儿吗?我不明白为什么最需要保险的人却买不到保险?”在采访中记者得知,刘女士的女儿今年9岁,在2个月大的时候,一次突如其来的高烧使她变成了智障儿。

因为女儿无法自食其力,为了让孩子的未来有一个保障,刘女士想为女儿买保险,但是一听说是个智障儿,保险公司都拒绝了。

刘女士特别希望政府和社会能为她女儿这样的智障儿童提供医疗或养老保障。

随后,记者走访了呼和浩特市多家保险公司,除了一家保险公司核保部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根据智障儿童的身体等各方面情况,可以考虑为其提供一份保险之外,其他的几家保险公司都表示很难为智障儿童提供保险服务。

就刘女士的遭遇,记者采访了内蒙古合德律师事务所的王福奎律师,他说:“在《保险法》没有对智障人保险这一问题进行有关规定之前,保险公司为了规避风险而拒保并不违法。

有关部门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时,应该考虑到智障人这一特殊群体,有关智障人保险问题应纳入《保险法》调整的范畴,以保障智障人的权益。

”没有专门的智障儿童学校“近年来,我国智障儿童数量呈增长趋势,呼和浩特市智障儿童也较以前有所增多。

智障儿童特别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我们非常希望有实力的企业出资,配合国家资助一些家庭贫困的智障儿童。

”3月4日,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郝同枝对记者说。

据了解,回民区太平街小学、新城区东落凤小学、玉泉区民族幼儿园都能够为智障儿童提供特殊教育,每所幼儿园或小学里至少有20名智障儿童在接受教育,这些孩子除了学习一些常用的汉字外,主要是学习适应生活的基本能力。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智障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中,绝大部分是特困家庭子女,有一部分家庭贫困的智障学生上学有困难。

多年从事特殊教育的李老师对记者说:“尽管社会上有一些爱心人士给贫困智障学生捐款捐物,但是都不是连续性的。

很多人宁可资助贫困的正常儿童和大学生,也不愿意资助贫困智障学生,主要是认为他们帮助这些小孩儿意义不大,培养出来的小孩儿没有前途,对社会回报不大,自己资助了也觉得没有什么成就感。

”最需要社会关心的群体针对这一状况,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阿尔泰表示,智障儿童最缺少的就是理解和关心,他们是最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士关心的群体。

现在爱心人士人助学,一般首先挑家庭贫困且成绩好的学生,虽然自己不图对方有多大回报,但是自己的行为能被受资助对象记住,最起码会说声谢谢。

而资助贫困智障儿童情况则大不一样,因为他们智商低下,不可能对社会有多大贡献,对他们的资助,只是让他们将来能融入社会,增加谋生的基本本领,能让他们认识到有许许多多的热心人曾经帮助过自己,有这种感恩之心就行了。

希望有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关心和帮助家庭贫困智障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和正常儿童一样,拥有阳光和欢笑。

缺乏适当的就业岗位呼和浩特市残联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智障儿童属于残疾人,残疾人就业一般有3种途径:一是按比例就业,按照相关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均应按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二是集中就业,针对18岁以上的残疾人进行集体培训,推荐就业;三是个体就业,鼓励有条件的残疾人搞个体经营,如修鞋、开店等。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智障儿童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社会缺少与智障人相称的工作岗位。

我们呼吁社会各界能主动提供适合的岗位,让智障人也有机会享受劳动的权利和乐趣。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的王女士在接受采访时建议,要让智障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形成关心智障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针对智障儿童就业难问题,呼和浩特市民政局的一位姓李的工作人员表示,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理应让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享受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切成果。

应该根据轻、中度智残人的实际情况,让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像自行车管理、公厕管理等岗位,应该划出一定名额让智障人就业。

目前社会上对智障者这一弱势群体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智障儿在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困难。

而他们成人之后的继续发展和社会保障更是长期困扰这个群体以及他们家庭的焦点问题。

由于社会接纳度低,大部分智障者的家庭感到很自卑,对他们的康复感到没有信心。

他呼吁,社会应该接纳智障者,让智障者融入社会,并在社会上形成关心、同情、理解、帮助智力残疾人,重视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

应该建立智障者服务中心采访中多位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就政府如何解决智障儿童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建议。

呼和浩特市残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建立智障者服务中心,成为集康复、教育、培训、助养于一体的智障者综合服务中心。

他解释说,由于人的心理、思维、能力是在自然、社会、劳动环境下才发展起来的,智障人成年后,和健全人一样,若有合适的继续康复的环境,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还是有较大发展空间的。

相反,对他们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将贻误时机,加重他们的残疾程度,甚至使前期的康复训练毁于一旦,从而给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应该建立一个开放的、社会支持的,集康复、教育、培训、助养于一体的智残人活动基地,给智残人提供康复的平台,以不断减轻他们的残疾程度,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12月30日关爱智障人士--需要您的加入与智障人士相处和沟通的技巧一些心得关键词:智障人士相处沟通技巧游戏一:找朋友和自我介绍活动一开始,XX首先带领我们玩找朋友小游戏,在“有只雀仔跌落水……”唱歌声中随机左右两个人找一个朋友到空位处,空位旁边的两个人随机找一个朋友到空位处,空位旁边的两个人继续接替下去,歌声停止后,不能到达空位的这三个人向大家作简短的自我介绍,让认识大家自己。

呵呵,投入的参与让大家在短时间内彼此熟悉,也是一个热身运动、从而提高大家的学习热情。

放映大家的默契感和主动性、沟通能力游戏二:领袖游戏大家围坐成一圈,找一人猜领袖、暂时出去会场外面;有一人毛遂自荐作领袖,另两人作假领袖,领袖每做一个动作,大家跟着做,但是目光要游离,以分散猜者的注意力,猜者根据声音、大家的神情、动作猜出谁是领袖。

反映大家的默契力和猜者的观察能力。

游戏三:执到宝分两队一字排开,每队4人,两队中间地面放一玩具,主持人说2号,有两队的2号跑上前俯身拾宝,拾到宝队胜出。

反映队员的反应力和勇敢力。

游戏四:传一句话两队由第一个人传一句话到最后一个人,看哪一队的话传得准而快,没有离题。

反映团体协助精神、聍听关注感。

游戏五,主持人给Harry一幅简单画,让harry向大家描述简单画里面每一件事物,大家听后在白纸上把harry描绘的事物画出来。

多谢harry的细心准确描述!嗯,是一幅美丽的简单画!画里有小花、小草、大树、大雁、红日。

Harry 描述期间大家还积极发问,问清楚画里面的每一样细节。

体会:同样,对于我们的服务对象:细心聍听不用急,听者速度宜缓不宜急,语句简单直接清楚。

课后,大家一齐交流,总结出来一句话,和服务对象关键在于沟通。

一些启发:1、如何集中服务对象的注意力呢?鼓励服务对象举手问问题,适当地给予奖励。

赞赏认同给予适当的表达方式。

在下课或者活动前,适当地赞扬几位表现好的服务对象,给予认同。

2、一些手工制作计划可以随机变更(根据服务对象的临场状态),就好像我们参与的游戏,主持人也是随机变更的,当然,这需要志愿者经验的积累和随机应变能力的提高!可以把一些手工程序发杂化,分三次完成,增强服务对象的投入感和耐受力。

不必没一节课都有成品给服务对象带回家,细心和他们解释,由于课堂教学原因,要努力细心作好它,需要三堂课才可以完成美丽的小作品,教孩子学会耐心和等待!培养孩子耐力,学会经历一个需要努力和等待的阶段。

3、利用一些活泼的小游戏,让服务对象用不太灵活的左肢或右肢参与有趣的游戏。

4、让志愿者明白自己不一定能够为服务对象帮助到位!不用作志愿服务那么沉重,让服务对象和自己开心一下,是一份成功!不要太刻意!5、学会营造warm的气氛让大家投入,就好像上课前自我介绍的热身运动。

6、对于脑瘫孩子或者正常年幼孩子,手指肌肉发育尚不成熟,涂颜色出界在所难免,每一个人人不一定都是天才的画家^)^ 不用服务对象和自己一定做到追求完美、正确,要学会培养他们的感官能力,学习和他人交往、发展能力。

7、维持志愿者间的友谊,有利于志愿者工作的开展。

一、如何认识智障朋友:(1)智能:智能是个人学习、思考、解决问题及适应社会的能力,智商(IQ)也是其中一种。

(2)弱智:智力低于常态(IQ≤70);适应日常生活力不从心;18岁以前智力限制了形象、肢体能力和失聪。

(3)表征:习态度、文明交友、适应能力,适应环境能力逐渐增强。

成因:染色体异常、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足、6磷酸葡萄糖去氧醇素缺乏。

后天因素:怀孕时受病毒、辐射、药物影响。

胎儿和母亲发育不容。

产生因素:难产、缺氧、出世后脑膜炎、发高烧和意外损伤、营养不良、环境刺激(声音、色、图像等),虐待,shaking baby二、态度篇(一)应保持的态度1、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2、彼此欣赏的优点和长处3、相处时要用合乎他年龄的交往方式4、视为一般人看待5、多鼓励多赞赏6、如他表现不适当之态度及行为,应具体地指出,及鼓励他如何作出正面的行为7、鼓励独立/减压依赖8、要有耐性三、技巧篇(一)聍听技巧1、集中精神聍听,保持和他们目光接触2、排除环境中的骚扰3、有需要时可以问题澄清所接受信息(二)说话技巧1、内容要与他们相关,例如合乎他们的年龄、兴趣和生活习惯2、以开放式问题反问弱智人士是否明白、或观察其反应、神情3、避免说话内容及表达方式不一致4、用字及语句宜简单、直接、清楚5、说话速度不宜太快6、配以动作、图片或实物来协助智障人士理解(三)引导智障人士表达的技巧1、遇有不明白时候可做出反问及澄清2、利用手势及神情去鼓励表达3、集中话题的内容,加以发挥,切勿离题4、重复想表达的重点让他们掌握5、给予足够的鼓励和肯定,增强他们与其他人沟通的自信心6、当他们主动与别人沟通的时候,即给予赞赏7、有需要时可配合动作、图片或实物来协助弱智人士表达四、智者沟通方式第一式:有见识人人都是普通人,兴趣、性格各样有,视如朋友好交心,接纳认同建信任第二式:耳精灵细心聍听不用急,友善目光好了得第三式:说要精速度宜缓不宜急,内容直接加简单,合乎年龄去表达,环绕兴趣添关心第四式:支持式鼓励赞赏不可少,自信、勇气由此起,辅以动作或实物,增加彼此间明白第五式:多接触、多尝试、你一定识!-- 服務智障人士技巧一、何谓智障?智障并非精神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