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 次课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及时间分配)
步骤1:复习巩固、检查课后搜集的资料(10分钟)
一、复习滚动轴承的画法。
二、复习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的计算
三、复习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
四、检查预习情况
步骤2:本节课学习任务、情境设计(5分钟)
任何机器或部件都是由若干个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装配而成的。
在实际生产中,工人根据技术人员提供的零件图制造出经检验后合格的每个零件,然后再装配成机器或部件。
用来制造、检验零件的图样称为零件工作图(简称零件图)。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就是要求选用适当、简练的表达方案,将零件的结构形状完整、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并且便于看图。
要达到这个要求,首先必须选择好主视图,然后选配其它视图。
步骤3-1:讲授知识(30分钟)
第8章典型零件绘制和识读
8.1零件图的概述
一、零件图的作用
任何机器或部件都是由若干个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装配而成的。
在实际生产中,工人根据技术人员提供的零件图制造出经检验后合格的每个零件,然后再装配成机器或部件。
用来制造、检验零件的图样称为零件工作图(简称零件图)。
零件图要反映出设计者的意图,表达出机器或部件对该零件的要求,还要表达出该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及尺寸大小,同时要考虑到结构和制造的合理性,它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主要技术依据。
二零件图的要求:
必须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的形状结构、尺寸大小和制造要求,以符合生产的需要。
三、零件图的内容
(一). 图形
该组视图要综合运用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及各种规定和简化画法,完整、清晰、准确和简便地表达出零件的内、外结构和形状。
(二). 尺寸
图样上必须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出零件各部分结构形状的大小和相对位置的全部尺寸,以便于零件的制造和检验。
(三). 技术要求
用规定的代号或文字说明零件在制造和检验时应达到的技术指标。
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材料和热处理以及其它特殊要求。
(四). 标题栏
标题栏应配置在图框的右下角,主要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图号、比例以及设计、审核、批准者的姓名、日期等。
四、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为满足生产的需要,零件图应视零件的功用及结构形状而采用不同的视图及表达方法。
(一)、零件图的视图选择要求
完全:将零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及其相对位置表达完全。
正确: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及表达方法要正确。
清楚:所画图形要清晰易懂。
(二)、视图选择原则
1. 主视图选择原则
主视图是表达零件结构形状最主要的视图,在表达零件时,首先应确定主视图,主视图选择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其它视图的选择和配置。
因此在全面分析零件形状的基础上,选择主视图时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形状特征原则
从形体分析角度来说,应将最能反映零件各部分形状和相对位置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如图 11-2所示的轴,考虑到该轴基本上是圆柱体,因此轴的主视图应选用垂直于圆柱轴线方向作为投影方向,这样既能反映出轴肩、退刀槽,倒角、平键键槽等形状和结构,又能反映各圆柱的形状大小和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
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只能确定主视图的形状,不能确定主视图在图纸上的方位。
例如,按照上述轴的主视图投影方向,可以把轴的主视图轴线画成水平,也可以画成竖直或倾斜,因此,还必须确定零件的安放位置。
(2).加工位置原则
主视图选择应符合零件的主要加工位置。
如图 11-2所示的轴,由于该轴主要在车床和磨床上加工,为了使生产工人便于对照图样进行生产,一般主视图将轴线画成水平,并把直径较小的一端放在右面的位置,这样便于加工和安装。
通常对轴、套、盘盖类等回转体零件,按加工位置选择主视图,即轴线水平放置。
(3).工作位置原则
工作位置是指零件装配在机器或部件中工作时的位置。
支座、箱体类零件一般按工作位置选择主视图。
因为这类零件结构形状一般比较复杂,加工部位较多,在加工不同的表面时往往其加工位置也不同,加工位置不容易考虑。
如图 11-3所示的支架,即反映零件各部分形体特征,又符合零件在机器中的工作位置。
总之,零件的主视图选择,既要反映零件各部分形体特征,又要符合零件在机器中的工作位置和主要加工位置;但对有些不规则的零件很难满足以上要求,对这些零件则主要根据其形状结构特点来选择主视图。
此外,选择主视图时还应考虑合理利用图纸。
2. 其它视图的选择原则
在主视图确定后,应根据零件的形体结构,考虑需要哪些视图与主视图配合,以反映出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
选择其它视图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一)、每个视图都应有明确的表达重点,各个视图互相配合,互相补充而不重复。
(二)、视图数量要恰当,在把零件内、外结构形状表达清楚的前提下,视图数量尽量少,以便于画图和看图。
(三)、合理地布置视图位置,做到既使图样清晰美观,又便于读图。
3 视图选择的方法
⑴分析零件⑵选择主视图⑶选其它视图⑷方案比较
步骤3-2:讲授知识(25分钟)
四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
零件种类繁多,结构形状也不尽相同。
为了便于了解、分析与研究零件,通常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和用途及加工制造方面的特点,大致可以分成四类,即轴套类零件、盘盖类零件、叉架类零件、箱体类零件。
1 轴套类零件(轴、丝杆)
2 轮盘类零件(轮、端盖、法兰盘)
3 叉架类零件(拨叉、支架)
4 箱体类零件(箱体、外壳)
5 注塑件与镶嵌件
步骤4:师生活动安排(10分钟)
学生根据老师讲解的知识点,在练习本上练习习题集相对应题.教师检查练习情况,讲解正确答案。
步骤5:教师总结( 5分钟)
1、零件图的作用
2、零件图的内容
3、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步骤6:布置作业(5分钟)
巩固性作业:
1、零件图的作用
2、零件图的内容
3、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预习性作业:
1、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2、标注尺寸需注意的事项。
附:板书设计
第8章典型零件绘制和识读
8.1零件图的概述
一、零件图的作用
二零件图的要求
二、零件图的内容
(一). 图形(二). 尺寸(三). 技术要求(四). 标题栏
四、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一)、零件图的视图选择要求
(二)、视图选择原则
1. 主视图选择原则
(1).形状特征原则
(2).加工位置原则
(3).工作位置原则
2. 其它视图的选择原则
3.视图选择的方法
⑴分析零件⑵选择主视图⑶选其它视图⑷方案比较
四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
1 轴套类零件(轴、丝杆)
2 轮盘类零件(轮、端盖、法兰盘
3 叉架类零件(拨叉、支架)
4 箱体类零件(箱体、外壳)
5 注塑件与镶嵌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