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看法
改革开放30余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会计制度也随之发生着非常大的变化。
30多年来,经济改革的步步深入牵引着会计制度改革的步伐,不得说,会计制度的改革是为了适应经济制度改革而进行的,因此,我对于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看法,对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看法本质上是如出一辙的。
“30年中国会计始终在变革中前行。
会计变革的实质就是要建立一种会计系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机制。
会计环境的最大变化莫过于社会主义设厂经济制度的确立。
会计信息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会计正是沿着这个经济转型的轨迹坚定前行的。
”①由此亦可以看出,会计制度的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密切关系。
而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应该来说,成效是比较大的,在很多人们在意的硬性指标上都有很突出的成就,类似GDP位居世界第二,类似每年GDP增长速度,类似上海、广东深圳一系列依托经济发展而崛起的城市等等。
同样,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也有着重要的里程碑——首先,1992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财政部、国家体改委联合颁布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然后,1996年,财政部又制定了《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两个会计准则,从此打破了会计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会计制度开始走向“准则导向”的道路。
再有,2006年1月15日,财政部在人民大会堂发布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标志着两大准则体系的建设工作大功告成。
这三个里程碑,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史上的重要三笔,也使我国会计工作有制可依。
这些改革成果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及其重要的,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目前的这些制度进程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更好的融入经济全球化,使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是一件重大的事。
建立一系列和国际会计相融的会计制度,是更好的使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所以说,目前我国的会计制度改革是还有比较大的空间的。
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一大方向。
虽然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也已经很相近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发展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的市场所带来的会计制度也是不够完善的,在各方面的不
足也可数,这要依靠广大会计工作和研究人员的努力来进一步从基础的会计工作来探讨,因为会计本来就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技术性的改革要从技术层面来发挥,从日常的会计工作推陈出新,有更适合我国特色市场经济的规范的时候就要认真对待完善加以推出。
和发达国家的制度比较我们存在差异,那就要去发现和分析这些差异,然后研究差异存在的原因,再根据实情做出调整。
然而,我国的会计制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一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遇的各种困难,它的改革完善是要经历一定历史发展时期的,随经济发展而动,这是会计制度改革的一大基调。
我国一直执行的会计准则较为抽象,只能侧重于一些基本概念的简要描述,在会计规范和监管工作遇到种种问题,首先需要反思的就是什么是最好的会计准则。
最好的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人员能够很好的自觉遵守,而且又有缜密的监督来防范假账坏账一系列问题,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
这样的制度要求在对会计从事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时进行严格的会计财政法律规范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对于会计从事人员来说,会计专业知识是相当重要的,但是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遵守是更为重要的。
因此,在预防会计从事人员的违法方面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在立法的层面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再从微观上谈谈会计考试制度的改革。
现今的会计从业考试在很多地方都实行了无纸化考试,这是一个很好的进步,但是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关于考试题型方面全部采用选择题判断题的形式来说,这一点是不科学的。
虽然这种形式可以提高考试的效率,但是对于考查应试者来说依旧是弊大于利的。
首先,在考试的后部分时间,不排除一些人员会出现选择混乱思维混乱,长时间只做一项工作——在四个答案里选出一个或者几个答案,这确实是一个糊涂的做法。
到难以避免出现模糊不清的结果了。
然后,完全的选择判断题没有检查应试者的主观答辩能力,这一点是非常遗憾的。
这是我对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一点小小的看法,由于是非会计学专业学生,因而观点非常单薄,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