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甲复评工作总结_1doc

三甲复评工作总结_1doc

三甲复评工作总结篇一:三甲复审工作总结1XX年三甲复评审工作总结XX年5月,区卫计委组织“三甲”评审组对我院进行了为期两天半的检查。

在评审过程中,护理专家对我科的护理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查阅了护理组护理安全管理相关资料,现场查看住院患者各项护理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提问了4位护士、查看了1份压疮归档病历、5份运行病历及护理评估单。

从检查前到迎检期间,全科护理人员团结一心加班加点,在院领导、护理部的统一部署下,认真完善三甲复评审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检查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协作精神,相互支持,相互沟通,团结协作,积极应对专家的检查指导,为医院顺利通过复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顺利完成三甲医院的复评审工作任务。

现将我科三甲复审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全员动员。

认真宣传三甲复审的重要意义,提高各级护理人员对三甲复审的正确认识,要求全体护士重视并认真对待“三甲医院”复评审工作,“三甲医院”复评审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总结,检查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通过“三甲复评”能全面提高医院的内涵质量,确保单位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做好医院等级复审准备工作。

我科在护理部主任及大科护长的指导下,根据“三甲医院”复评审标准,进行了逐条疏理,对照标准,寻找差距,制定方案并作了详细分工,大家各司其职,对台帐资料进行不断完善。

准备工作的重点集中在对照标准、完善科室制度、合理安排工作流程、严格技术操作规范等方面。

具体的做法是:1、根据“三甲医院”复评审标准,护士长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对评审标准中的相关条款要求进行反复分解通读,深刻领会。

2、认真组织并完善文字工作:对照“三甲医院”复评审工作的要求,对科室相应所负责条款在护理部的培训、指导下,逐条完善必须的工作制度,对于不完善的部分,落实到人,限期完成,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做的更加完美,同时合理安排时间全员认真学习、梳理消化,并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练。

(1)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XX年版)》的要求,结合本专业发展情况,不断修正并完善了神经内科护理常规、护理操作规程、核心制度、护理工作流程等;制定了《神经内科护士工作手册》、《神经内科患者健康教育手册》和《神经内科护士健康教育培训手册》等并下发给每位护士,要求人人掌握。

(2)根据专科特点设计了神经内科个性化评估单,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利于护理人员使用,让护士通过加强病人的基础护理、密切的和病人接触、更充分地了解病情变化及需求,及时地为治疗提供信息,落实个性化护理。

(3)加强了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分层级护士培训是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病区培训小组针对不同层级的护士制定培训计划、内容和考核目标。

根据护理人员在职继续教育计划及规范化护士培训计划,组织不同层级护士参加院、科室各种业务学习。

根据本科特点,每月以专题讲座、临床小讲课、业务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或操作示范、模拟演练、经验/错误分享等多元化形式进行培训和月考核的形式完成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不断提高护士临床护理综合能力。

3、应“三甲医院”复评审工作的要求,认真组织实践: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三甲医院”复评审工作要求,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自检自查,结合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想方设法弥补,不断改善硬件条件,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三、复评审取得的成绩1、通过迎评展现了全科护理人员凝心聚力,吃苦耐劳,不甘落后,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2、把各种护理文件资料规范成册,做到有章可依;理顺护理管理的一些环节,如抢救物品管理、贵重仪器使用管理更加规范统一,使我科护理管理整体上水平有所提高。

3、通过迎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更加科学。

为了更好的改进护理质量,我们开展了品管圈活动,利用品管手法进行护理质量的改进。

经过努力实践,品管圈活动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简化了服务流程,规范了服务应对标准。

通过本QCC品管圈活动,圈员们学习到各种品管手法,学会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增强了我们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协调性和积极性,使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不断改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4、通过迎评,护士的服务理念、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

为病人主动服务的意识提高,各项护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分级护理制度、护理文书书写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在工作中得到严格的贯彻、执行。

5、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护士均能熟悉专科护理常规,通过制定操作流程并加强训练,规范了基本操作并提高了应用能力。

加强急救的医护配合演练,心电监护、心肺复苏术要求人人过关。

6、为下一步持续改进护理工作找到了方向、方法,通过此次评审的准备,理清了护理管理思路、方法、方向,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针对标准及专家组反馈的问题继续抓差不缺,保持好的,摒弃差的,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紧跟医院总体规划和护理发展规划,使护理各项工作不断得到改进提升。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通过等级医院的评审工作,我们也看到了我们的不足之处:个别护理人员对应知应会知识掌握不全;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过程中未能充分、全面地评估患者的需求,未能对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

今后,我们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逐项进行整改和落实,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满足患者需求,提升专科护理服务层次。

XX年6月30日篇二:三甲复评汇报(参考)规范医疗行为提升服务理念确保质量安全——********“三甲复评”达标工作汇报XX年11月28日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上午好!今天,****省卫生厅“三甲复评”专家组莅临我院,进行“三甲复评”工作检查指导,这是推动我院医疗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契机,也是我院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崭新起点。

在此,我代表全院职工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光临表示诚挚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我院始建于1945年春,是****市唯一一所综合性三甲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5.82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000张,开放床位1200张,临床科室37个。

我院康复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康复基地,入选“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现有市级重点学科4个,市级重点发展学科4个,市级特色专科7个。

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博士5名,硕士160名,正高专业技术人员96名,副高专业技术人员170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名,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省管中青年专家5名,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专家1名,市优秀拔尖人才20名,拥有大型医疗设备300余台。

被列为市首批医保定点医院、市工伤救治定点医院、交通事故评定、司法鉴定中心医院。

XX年成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XX年与北京安贞医院合作建立心血管病协作医院。

XX年门诊量55.5万人次,住院病人3.65万人次,完成手术9874例,近三年完成科研成果111项,其中省二等奖1项,省三等奖2项,市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1项。

发表省以上学术论文626篇,核心期刊368篇。

我院自1995年评为三甲医院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与省卫生厅、市卫生局的指导下,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深化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作均取得较好进展。

XX年对照《****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全院积极开展“三甲复评”一系列工作,现将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简要汇报。

一、高度重视,组织得力,确保实效《****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XX年版)》颁发后,我院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了三甲医院复评达标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复评工作。

全院学习动员。

召开了全院股级以上干部动员会,全院转发《****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层层宣传发动,号召每一位职工发扬当年争创三甲医院的拼搏与奉献精神,自觉投入到“三甲复评”达标活动中,全院迅速掀起达标活动高潮。

科学分解责任。

在深刻领会标准的前提下,医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达标计划和措施。

质控办制定下发《任务分解表》,把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科室,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各科室以强化基础管理、质量管理、医疗安全、三基训练、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逐条逐项对照标准,严抓落实。

对于已经达标的部分,要求保持常态运行,尤其是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诊疗操作规程、医德规范等,做到常抓不懈,形成惯性运转;应该达标而尚不完善的部分,认真进行查缺补漏,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力争达标优秀;对于难度较大的指标,医院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切实可行计划,逐步完善提高,确保复评前全面达标。

严格督导检查。

医院成立了7个督导检查小组,院领导和职能科室按预定达标计划和措施,严格督促、检查、指导分管科室达标工作,每月将落实情况在办公会上汇报并进行专题汇报,提出持续整改措施。

模拟自评整改。

我们按照省评委评审方式,在全院模拟进行达标自查,先后对各科室达标工作进行了三次预评审。

着力查找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持续整改措施,追踪落实整改结果,推动了全院“三甲复评”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

二、创新模式,强化机制,提高效能1、引进先进模式,提高管理效能为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XX年我们开展了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活动,按要求严格进行了四次内审,通过了北京埃尔维质量认证中心两次外部监督审核,一举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使医疗服务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

XX年以来,我们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全面落实《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各项标准,医疗科研和质量控制得到显著加强,整体工作取得进一步实效。

2、推行全成本核算,有效控制支出在全院推行全成本核算管理,行政后勤科室产生的支出按月公示,按行政费用支出与医疗科室统一合并核算,全院所有科室绑成一股绳,人人树立节约意识,科科实施成本控制,有效降低了成本支出比例。

医院所有材料领取实行“五限一签名”制度,即限制类别、限制数量、限制金额、限制人员、限定保管,领取人签名,保证了物资的合理利用,使医院各项支出有章可循,确保低成本机制的运行。

推行全成本核算以来,全员节约意识深入人心,医院收支节余率呈现科学增长,医院门诊量与住院病人实现稳步提高。

三、科学管理,规范标准,涵盖全局 1、强化医疗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平安就医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医疗安全的关键与核心是人的问题。

近几年,我院随着新病房大楼的崛起,对周边地段的收购,医院整体规模急剧扩张,床位从754张增加到1000张,我们按标准配备人力,保证满足医疗工作需要。

由于人员增加较快,人员素质提高显得非常迫切。

我们重点抓了人力资源管理,保证医疗安全。

一是严格落实依法执业。

对个别由于历史原因不符合执业要求的医务人员实行严格再培训,以获得相应资格。

或进行工作岗位合理调换等措施,使全院人员达到了岗位对口,规范执业,人尽其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