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中者

现代汉语中者

现代汉语中“者”的用法研究
【摘要】从词缀和助词不同方面论辩“者”的词类,再从自指和转指方面确定“者”是词缀。

以及“者”的用法。

关键词:词缀转指词汇意义功能意义
助词和词缀究竟怎么分,这是学术界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问题。

因为助词和词缀有非常相似的地方:意义虚灵,不能单独使用,总是附在别的词后面,又能增加语法意义,甚至改变语法性质。

而且者字与前面的成分结合的非常紧密,中间一般不能插入其他成分。

但我们认为二者有实质的区别。

词缀是参与构词的,它与词根一起构成了一个新词,这个新词意义明确具体,不可分割或添加。

助词是构形的,他能增加语法意义。

根据词类划分中词的语法特征之一词的形态来探析“者”,它是词缀合理一些,还是助词更合理。

词的形态有构词和构形两种语法形式。

构词的语法形式有前缀和后缀,他们有构成新词的作用,并且有标记词类的作用。

“者”在现代汉语中始终位于词根的后面,我们就直接拿后缀的典型代表来做比较。

如:X手棋手打手新手虽然是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手)与前面的词根组合指代有某些具体特征的人。

指一个或一类型的人,有一些具体化与指人化。

同样,“者”读者作者死者零余者用人的思想和动作等方面与前面的词根组合指具有某些特征的人,指一个或一类型的
人,同样具有具体化与指人化,组合后词性转换为名词,都可以看作是名词的标志。

再如:大众化革命化年轻化绿化本来前面就是一个词,再加上化,又变成一个词,凡是用“化”构成的词一般都是动词。

如“者”唯物主义者手工艺者环保者志愿者本来前面就是一个词,是一个形容词、动词或名词,再加上者,凡是用“者”构成的词一般都为名词。

由此可以看出“者”是极度符合词缀的条件。

但是为了严谨起见,还待商榷。

不妨从构形的语法形式来探讨“者”的属性。

现代汉语里,构形的语法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重叠式,把词或语素重叠起来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二种是粘附式,把具有词尾性质的助词粘附在实词后边表示某种语法意义(邢福义先生和汪国胜先生在《现代汉语》这本书中没对这一点做细致的阐述。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者’的解释为①助词,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物。

如:强者、读者、符合标准者。

②助词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者、共产主义者。

③助词,用在“二、三”等数词和“前后”等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前者、后者、两者缺一不可。

一个虚词类别的语法形式,应是该类词的语法意义借以表现出来的方式或标志,从而也应该是区别性的。

对于助词来说,
那就是要关联着它特定的语法意义,从附着的特定位置、附着于何种单位、附着的紧密程度、除所附着的单位之外是否与某种各单位配合,自身语音形式的特征等方面,来确定它的语法形式。

这样来理解助词:一,助词是不能在句子中充当句子成分的而只能表功能意义的一种虚词二;助词是严格的依附性极强的定位词,大多数是后附,极少数是前附和嵌入。

助词不具有实词的语义,而只能是一种功能语义,这是由助词的依附性所决定的,助词语义只有入句后才会有所体现。

“者”不具有语素的意义,必须和其他词结合起来,才具有词义。

由此可以看出“者”既符合词缀的要求,也符合助词的要求。

但是鉴于汉语言的模糊性,给外来学者带来一些不便,我们有必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来使它的词性更加明确。

在《现代汉语助词及其再分类》(清华大学,王启明)这篇论文中,不曾把“者”放在助词这一类中进行讨论。

而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者”是后缀,吕叔湘先生明确指出:“者,后缀,表示某种信仰,从事某种工作或有某种特性的人,构成名词”。

刘月华先生也提到:“常见的后缀有‘子’、‘头’、‘儿’、‘者’、‘巴’……”。

郭良夫先生在《现代汉语的前缀和后缀》一文中认为“‘者’在现代汉语里是标志名词的后缀,他跟动词结合就使动词变成了名词”。

关于古代汉语中“者”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朱德熙先生在《自转和转指》一文中有详细的论述,他的观点是:者的语法功能是名词化,即附加在谓词性结构后,使之变成一个名词
性结构。

它的语义功能有两种,自指和转指。

自转:从语义的角度看,谓词性成分的名词化有两种:
第一种单纯是词类的转化,语义保持不变,即自指。

Kind →kindness 词义不变,词类转变。

第二种:词类转化,词意也发生变化,即转指。

Write→writer 动词变名词,词意发生变化。

现代汉语中“者”的语法功能仍然是名词化。

但是现代汉语中“者”的语义功能只有转指,并且有指人化的功能,略有指物化。

“者”的名词化和指人化两种功能是同时实现的。

⑴“者”与名词组合后,词类并没有改变,但是所指意义已经改变。

如:手工艺是指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

手工艺者指做手工艺的人。

两词同词类,不同义。

⑵“者”与形容词组合后,词类和意义都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名词,意义也有描述变成了指称。

如:愚昧,缺乏知识,愚蠢不明白事理。

愚昧者,愚蠢不明白事理的人。

形容词变名词,词意改变。

⑶“者”与动词结合的时候,词类和意义也都发生了改变。

如:起义指进步的革命的公开武装行动。

一种含义是革命人民为反抗反动统治而举行的武装暴动;另一种含义是反动集团的部分武装力量或个别军人背叛所属的集团、投奔革命队伍。

前一种起义是基本的、主要的含义!起义者指举行武装反抗暴动的人。

词类词义都改变了。

便陈述为指称,转指发出这个动作的施事者。

(2)(3)都为转指。

总结:“者”字都不能单独运用,只能依附且置后于它前面的结构成分,共同表示一个概念。

而且者字与前面的成分结合的非常紧密,中间一般不能插入其他成分。

词缀是参与构词的,它与词根一起构成了一个新词,这个新词意义明确具体,不可分割或添加。

他们有构成新词的作用,并且有标记词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5年
[2]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武汉
[3]朱德熙.朱德熙全集(第三卷)[C],商务印书馆1999年
[4]王茂春.现代汉语中“者”的性质和功能[J]中国知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