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WOT分析法是竞争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

SWOT分析法是竞争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

SWOT分析(SWOT Analysis)下面我们将使用SWOT模型对自己作进一步分析。

在此基础上,你将得到一个关于自我的系统认识,从而为你准确地定位和进行正确地选择奠定坚实的基础。

SWOT分析法是竞争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

运用SWOT法进行选择分析,就是将与你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弱点因素(Weaknesses)、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通过调查罗列出来,并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阵形式排列起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如对策等)。

这种研究方法,最早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

在此之前,早在60年代,就有人提出过SWOT分析中涉及到的内部优势和弱点、外部机会和威胁这些变化因素,但只是孤立地对它们加以分析,而SWOT法用系统的思想将这些似乎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综合分析。

运用这种方法,有利于人们对组织所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地研究,有助于人们制定发展战略和计划,以及与之相应的发展计划或对策。

进行SWOT分析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分析环境运用我们前面介绍的三种方法分析目前的各种环境因素,即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能力因素。

2、构造SWOT矩阵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根据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方式,构造SWOT矩阵。

如图2-4所示。

图2-4 SWOT分析矩阵在此过程中,将那些对你的人生选择和长远发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长期的影响因素要优先排列出来,而将那些间接的、次要的、少许的、不急的、短暂的影响因素排列在后面。

3、制定策略在完成内外因素分析和SWOT矩阵的构造后,便可以制定出相应的策略,以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

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将排列的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得出一系列适合自己的可选择对策。

这些对策包括:(1)最小与最小对策(WT对策),即考虑弱点因素和威胁因素,目的是努力使这些因素都趋于最小。

比如成绩不好,就要在以后更加努力于学业。

社交能力不强,就要多参加社会活动。

(2)最小与最大对策(WO对策),即着重考虑弱点因素和机会因素,目的是努力使弱点趋于最小,使机会趋于最大。

比如虽然你的学校一般,专业偏冷,但是目前就业市场上对于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这方面的弱点因素就会影响甚微,----如果你的综合素质足够好。

(3)最大与最小对策(ST对策),即着重考虑优势因素和威胁因素,目的是努力使优势因素趋于最大,使威胁因素趋于最小。

例如现在考研的压力很大,而你虽然不够本校保研的标准,但综合素质尚好,这时候如果你果断申请外校推研,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最大与最大对策(SO对策),即着重考虑优势因素和机会因素,目的在于努力使这两种因素都趋于最大。

比如说你的英语基础很好,就可以在今后的努力中继续加强这方面的优势,让它成为你各项素质中最具有竞争力的要素。

这应该是四大策略中最重要的,因为很多劣势是难以弥补的,与其着重于加长短板,还不如突出优势。

在大学时代如何进行选择关系到你以后的职业道路和人生走向,更加应该慎重对待。

我们并不提倡你做一次SWOT分析就决定你的未来选择,事实上随着环境和你自身情况的变化,你的选择应该时时调整。

这里提供的只是一种分析工具,你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比如说一个学期)做一次SWOT分析,看看你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而对你的定位和目标做一次调整。

但是,我们建议你至少做两次SWOT分析。

读完本书后先做一次分析以明晰自己的定位,树立努力的目标----毕业后出国、读研还是直接工作?----然后有针对性地努力。

然后到大四面临抉择的时候,再做一次分析,以确定自己最终要走的道路。

从对HiAll团队的案例库的分析结果来看,这种分析方法是卓有成效的,我们的案例分析将采用这种简洁而又不失对关键细节把握的方法。

通过感性分析与客观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把握的统一,加上数据分析,将会使每一个人的情况真实准确地表现出来。

下面我们来看看SWOT到底是怎么运用的。

案例分析(Case Study)我们案例库中的所有案例都进行了SWOT分析,以对整个案例有一个系统的把握。

现在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团队成员张达同学是如何进行SWOT分析的。

1、SWOT 一般分析这是SWOT比较初级的用法(一般在商学院本科使用)。

·应用头脑风暴法列出S、W、O和T的问题;·区分他们优先次序;·整合利用S、W、O和T。

(1)优势及其使用1) 优势(Strength):①专业背景好,凡是专业课,没有下过85的;②英语能力突出,在同龄人中出众;③有多次实习工作经历,比较会与成年人打交道,语言表达能力优秀。

2)优势的使用:①申请工程技术类工作时,占优势;②申请工作时和面试时,非常显眼(现在英语好又专业好的人才稀缺);③在交流沟通时更为professional,在面试中占有先机。

(2)劣势及其弥补1)劣势(Weakness):①一些基础课和文科课成绩一般;②性格中有些暴躁的地方。

2)劣势的弥补:①面试时强调专业技能;②尽量将心态放平和。

(3)机遇及其把握1)机遇(Opportunities):①偶然得知IBM ATP 要招收兼职;②毕业前的各种招聘面试;③TOEFL,GRE学习考试。

2)机遇的把握:①立即申请,通过几轮面试,并在其后的大半年里兢兢业业,受到领导的一致表扬与欣赏;②认真对待每一次interview, 尽量多地抓住资源,得到job offer很多;③努力提高自己英语实力,考一次就考好一次,用考试驱策自己的学习。

(4)挑战及其排除1)挑战(Threat):①IBM ATP中,先要学习很多东西,并且还要有几次上岗前的评测,并且上岗面对的是二、三十个工程师组成的班,压力很大;②GRE作文考到满分,语文700,托福660接近满分;③面试时的各种刁难与挑战。

2) 挑战的排除:①在寒假里几乎天天泡在公司学习,实践,回家后也是如此,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在评测和上岗前进行心理暗示;②在非典期间和随后的暑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练习作文,分析题形,积累写作材料。

同时不忘记每天锻炼,在大劳动量的情况下保持精力旺盛,不生病;③同专业人士聊天,吸取经验;在兼职过程中积累和职业人士打交道的方法,拓宽眼界;对每一个面试公司作调研,分析需求与特点;面试之前准备材料,应变策略,面试之中发挥表达能力强,感染力强的特点。

作者点评:1、这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典型,说明张达同学对于自身和环境确实有着深刻的理解;2、光作分析是没有用的,关键是分析之后的行动。

张达同学就有一股这样的狠劲,花几个月的时间专门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练习作文,分析题形,积累写作材料。

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3、努力的方面要综合。

大学是我们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好时期,张达同学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既有好的学习成绩,又抓住了许多实习和实践的机会。

实际上,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2、MiniMax SWOT分析SWOT一个比较全面的用法叫做“最多最小”法(MiniMax SWOT分析)。

·如何最大化优势同时最小化劣势?·如何最大化机遇同时最小化挑战?这种SWOT分析表面上是一些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

它包括可能性和重要性矩阵。

在表2-6中,灰色的格子和初级的SWOT一样,是S、W.、O和T的分析。

但是在白色的格子,就是非常重要的相互关系。

下面我们用张达同学作为范例来看看MiniMax SWOT分析。

(见表2-2)通过SWOT分析进行系统把握的思想贯穿在张达同学大学生活的始终。

下面我们再请他谈谈他在大学生活中所一直遵循的主线:其实,在大学里面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让自己的能力在peers中脱颖而出,即,怎么让自己真真正正地BE UNIQUE。

而这可以分为这么几个部分:(1)真正实力的提高。

我们的信心底气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的,所以为了以后能有一个好的前途去向,我们先要努力让自己成为牛人。

无论是成绩、排名、英语、获奖、兼职、经验、动手能力…要尽可能地让自己优秀,我们不能总期待通过投机取巧的方法得到工作,因为人家雇你是让你干活的,归根到底是要看你的能力的。

(2)实力的标志.。

你有实力,那么SHOW IT TO ME。

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比如被问起有关研究课题问题时的对答如流可以证明自己的研究经历,各种认证可以证明自己的各种技能……(3)实习与实践。

我们是学生,所有的学生都参加考试,取得成绩。

那么,我们如果没有自己的奇特经历的话,和别人不同的就只能是自己成绩单上的数字了。

但如果在大学四年中,我们每一个假期都在实习,每一个学期都做了大量的试验,到时简历上长长的实习实践经历一放,那是什么感觉?如果你是面试官,你会选择哪一个,是死读书的还是干过很多活的?答案很明显吧!表2-2 张达同学的MiniMax SWOT分析作者点评:张达深刻地体会到了“实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他大学里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为他增加了实力。

因此,在今年许多人都倍感艰难的求职路上,他所向披靡,拿到了20多个Offer,而且都是重量级的,像中国电信等等。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他对自己的清晰定位和有针对性的努力上面。

/l/2005-06-13/1004118329.ht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