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程考试试卷B
考试日期:年月日
适用专业:农林经管经济学会计学国际贸易财务管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
试卷总分:100分
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一、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每小题1分,共10分)
1、财政产生的条件有二,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国家的产生。
()
2、赤字财政是指财政分配在执行当中所出现的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它是财政运行的
客观结果。
()
3、就一国经济而言,财政收入规模越大越好。
()
4、财政补贴支出属于财政转移性支出。
()
5、一种税收区别于另一种税收的主要标志是税率。
()
6、免征额是税法所规定的准予从征税对象中扣除的免于征税的数额。
()
7、我国的政府预算经全国人大审批通过就具有法律效力。
()
8、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的税收属于国有资产收益。
()
9、各国财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事权的划分。
()
10、财政政策是财政目标与财政工具的有机统一。
()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06年1月开始,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所得税目的扣除费用标准为()元。
A、800
B、1200
C、1500
D、1600
2、()的职能是指借助合适的财政政策克服高的失业率和通胀。
A、监督管理
B、收入分配
C、调节经济
D、资源配置
3、在公共支出分类中按支出的目的可分为()支出。
A、预防性支出
B、购买性支出
C、创造性支出
D、转移性支出
4、以下各项不属于市场失灵现象的有()。
A、完全市场
B、分配不公平
C、完全竞争
D、完全信息
5、2006年4月1日开始取消的消费税税目是()。
A、木制一次性筷子
B、护肤护发品
C、实木地板
D、成品油
6、税率的主要形式有()。
A、比例税率
B、定量税率
C、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
7、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包括()。
A、平等原则
B、确定原则
C、便利原则
D、最少征收费用原则
8、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方式划分财政政策可分为()财政政策。
A、扩张性
B、紧缩性
C、自动稳定
D、相机抉择
9、按发行期限划分,公债可以分为()公债。
A、短期
B、中期
C、无限期
D、长期
10、以下各项属于财政政策工具的有()。
A、税收
B、公债
C、公共支出
D、财政补贴
三、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公债
2、外部效应
3、政府采购
4、财政体制
5、税收超额负担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基本职能。
2、简述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
3、简述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4、什么是国家预算,简述市场经济下国家预算的基本特征。
5、如何认识公债的功能与限度。
五、论述题(第1、2小题任选一题12分,第3小题13分,共25分)
1、论述我国自1993年以来对宏观财政政策的运用。
2、谈谈2005年我国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经济背景及稳健财政政策的具体内涵。
3、论述影响税负转嫁及归宿的因素。
《财政学》课程试卷B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10、√
二、不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D
2、C
3、AC
4、ACD
5、B
6、ACD
7、ABCD
8、CD
9、ABD 10、ABCD
三、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公债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平衡财政收支,增强政府的经济建设能力,按
照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从国内外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是国家信用的体现形式。
(3分)
2、外部效应是指某一个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造成了消极或积极的影
响,却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或者没有取得应有的报酬的情形。
(3分)
3、政府采购是指政府及所属机构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和程序,从国内
外市场上购买履行其职能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的活动。
(3分)
4、指国家在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权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
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
(3分)
5、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征税在使纳税人承受直接税款负担外,还改变了纳税人
原来有效率的经济活动,而带给纳税人或社会的无形的效用损失或经济福利损失。
(3分)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答:(1)资源配置职能。
(1.5分)(2)收入分配职能。
(1.5分)(3)调控经济
职能。
(1.5分)(4)监督管理职能。
(1.5分)
2、答:(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1.5分)(2)消费的非竞争性。
(1.5分)(3)受
益的非排他性。
(1.5分)(4)提供目的的非赢利性。
(1.5分)
3、答:(1)生产因素。
(1.5分)(2)经济结构因素。
(1.5分)(3)分配因素(1.5
分)(4)价格因素。
(1.5分)
4、答: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1分)(1)法律性。
(2)
时效性。
(3)公开性。
(4)阶段性。
(5)完整性(每小点1分)
5、答:(1)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运行。
(3分)(2)谈公债规
模的制约因素及衡量指标。
(3分)
五、论述题(第1小题12分,第2、3小题任选一题13分,共25分)
1、答:(1)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实施“适度从紧”的“双紧”政策,财政政策发挥了重要的功能(4分)。
(2)自1998年到2004年我国连续7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4分)。
(3)面临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我国将从2005年开始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即“双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4分)。
2、答:(1)经济背景(4分);(2)控制赤字(2分);调整结构(2分);推进改革(2分);增收节支(2分)。
3、答:(1)价格因素(4分);(2)商品的供求弹性(4分);(3)税收方式(5分)。
(答对要点给基本分,视发挥情况酌情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