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制药复习提纲和答案说课材料

生物制药复习提纲和答案说课材料

基本概念:1.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学和药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预防、诊断、治疗制品。

2.生物技术药物是指采用DNA重组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或其他生物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抗体或核酸类药物。

生物技术药物可以是在药理上有高度活性的,也可以是在免疫或其他生理系统上有活性的。

生物技术药物可以分为三大类,即重组蛋白质、治疗性抗体和核酸。

3.生物制品用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或动物血清制成的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制品。

4.生物制药工艺学是从事各种生物药物的研究、生产和制剂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研究内容包括生化制药工艺、生物制品制造与相关的生物医药产品的生产工艺。

主要讨论各类生物药物的来源、结构、性质、制造原理、工艺过程、生产技术操作和质量控制。

5.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索等一类化学物质的总称。

它是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其生产活动过程中所产生,并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有机物质。

6.热原质热原质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被污染后由杂菌所产生的一种内毒素。

7.四环类抗生素是以四并苯为母核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地美环素。

四环类抗生素可与微生物核糖核蛋白体30S亚基接合,通过抑制氨基酰-tRNA与起始复合物中核蛋白体的结合,阻断蛋白质合成时肽链的延长。

8.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链霉菌产生的弱碱性抗菌素,因分子中含有一个内酯结构的14或16元环而得名,红霉素是本类药物最典型的代表。

大环内酯类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蛋白体50s亚单位,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属于生长期抑制剂。

9.β-内酰胺类抗生素10.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由氨基环醇(aminocyclitol)、氨基糖(aminosuger)和糖组成的抗生素的总称。

11.耐药性12.干扰素系指由诱导剂诱导有关生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质。

这类诱生蛋白质从细胞中产生和释放之后,作用于相应的其它同种生物细胞,并使其获得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方面的免疫力。

有α型、β型和γ型及许多亚型。

13.硫酸软骨素硫酸软骨素一般含有50~70个双糖单位,链长不均一,相对分子质量在1~3万,硫酸软骨素按其化学组成和结构差异,又分为A、B、C、D、E、F、H等多种。

它们均由D-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D-氨基半乳糖组成,只是硫酸基团位置不同而己。

14.肝素属高分于化合物,分于量6 000~20 000以前肝素钠一般都由动物肝脏中提取,现在大多从猪、羊、牛等动物的肠粘膜中提取,亦可从肺脏和心脏中提取。

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化药物,是一簇酸性粘多糖化合物的统称,它是由已糖醛酸(L-艾杜糖醛酸、葡萄糖醛酸)与硫酸氨基葡萄糖分子以一定的比例交替联结形成的具有六糖或八糖单位的线型链状大分子15.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机能的一类化学结构不同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在体内不能合成,大多需从外界摄取。

16.激素是生物体产生的,对机体代谢和生理机能发挥高效调节作用的化学信使分子。

17.亚基疫苗利用病原体的某一部分通过基因工程克隆而制得的疫苗称为亚基疫苗。

18.活体重组疫苗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对非致病性微生物(细菌和病毒)进行改造,使之携带并表达某种特定病原体的抗原决定簇基因,产生免疫原性;或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修饰或删除致病性微生物的毒性基因,使之仍保持免疫原性所制成的疫苗。

19.核酸疫苗核酸疫苗就是把外源基因克隆到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然后将重组的质粒DNA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生物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

20.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将具有正常功能的基因转移到病人体内并发挥功能,纠正病人体内所缺乏的蛋白质或赋予机体新的抗病功能。

更为广义的基因治疗还包括从基因水平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21.人工免疫人为地给机体输入抗原以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或直接输入免疫血清,使其获得某种特殊抵抗力,用以预防或治疗某些疾病者,称为人工免疫22.人工自动免疫是给机体输入抗原物质,使免疫系统因抗原刺激而产生类似感染时所发生的免疫过程,从而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这种免疫力出现较慢,常有1~4周诱导期,但维持较久,可从半年到数年。

23.人工被动免疫输入免疫血清(含特异性抗体),使机体获得一定免疫力,以达到防治某些疾病目的,称为人工被动免疫。

24.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将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DNA序列构建到表达载体上,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所表达的抗原经纯化后制备成的重组亚单位乙肝疫苗。

25.抗体是由抗原刺激机体后,由淋巴B细胞经分化增殖的浆细胞合成、分泌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结合并具有多方面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26.单克隆抗体仅识别抗原分子上同一抗原位区的由同一克隆细胞产生的抗体。

27.人源化抗体人源化抗体主要指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基因克隆及 DNA 重组技术改造,重新表达的抗体。

其大部分氨基酸序列为人源序列所取代,既基本保留亲代鼠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又降低了鼠异源性。

28.基因工程抗体是利用DNA重组技术,通过对抗体分子基因结构与功能了解,有目的地在基因水平上对抗体分子进行切割、拼接或修饰,或者直接合成基因序列,再将基因导入细胞表达产生的一类抗体。

29.前体物质在抗生素生物合成中,菌体利用它以构成抗生素分子中的一部分而其本身又没有显著改变的物质,称为前体(precursor)。

简述题1.新药筛选基本方法(一)、随机筛选(二)、经验式重复筛选(三)、药物合理设计与筛选(四)、高通量筛选2.新药研究和开发的主要过程1、确定研究计划2、准备化合物3、药理筛选4、化学实验5、临床前I期6、临床前II期7、I期临床8、II期临床9、III期临床10.注册申请上市(2-3年)11.售后监测3.生物活性物质的浓缩的主要方法?(一)盐析浓缩:硫酸铵沉淀蛋白质(二)有机溶剂沉淀浓缩(三)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浓缩(四)用聚乙二醇透析浓缩(五)超滤浓缩(六)真空减压浓缩与薄膜浓缩4.试述活性物质的保护措施1、采用缓冲盐系统在生物药物制备中,常用的缓冲盐有磷酸缓冲盐,柠檬酸缓冲盐,Tris缓冲液,醋酸缓冲盐,碳酸缓冲盐,硼酸缓冲盐和巴比妥缓冲盐等。

2、添加保护剂防止某些生理活性物质的活性基团及酶的活性中心受到破坏,如巯基是许多活性蛋白质和酶催化活性基团,极易被氧化,故提取时,常添加某些还原剂如半胱氨酸, -巯基乙醇。

对易受重金属影响的,可添加EDTA。

3、抑制水解酶的作用4、其它保护措施(冷、热、酸、碱)5.试述生物活性物质的浓缩方法(一)盐析浓缩:硫酸铵沉淀蛋白质(二)有机溶剂沉淀浓缩在生物大分子的水溶液中,逐渐加入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可以使生化物质的溶解度明显降低,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三)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浓缩(四)用聚乙二醇透析浓缩(五)超滤浓缩(六)真空减压浓缩与薄膜浓缩真空减压浓缩在药物生产中使用较为普遍,具有生产规模较大,蒸发温度较低,蒸发速度较快等优点。

薄膜浓缩器的加速蒸发的原理是增加汽化表面积。

使液体形成薄膜而蒸发,成膜的液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热传播快而均匀,没有液体静压的影响,能较好地防止物料的过热现象。

6.试述生化物质分离纯化的基本步骤1、将目标药物成分从起始原材料中释放出来;2、从提取物中去除固体杂质成分;3、去除可溶性杂质成分;4、除去水或其他类别的溶剂,富集或浓缩目标药物成分;5、去除残留杂质和污染物成分,使药物成分能够达到所需的纯度;6、对目标药物成分进行必要的后加工处理(如修饰、加入稳定剂、佐剂等)以保护或提高药物活性等。

7.生物活性物质分离制备设计基本阶段(1)确定制备物的研究目的及建立相应的分析鉴定方法。

(2)制备物理化性质稳定性的预备试验。

(3)材料处理及抽提方法的选择。

(4)分离纯化方法的摸索。

(5)产物均一性测定。

8.靶向给药系统采用乳化技术、脂质体制备技术、微型包囊和微型成球技术,使药物浓集于靶器官、靶组织。

靶细胞的靶向给药系统属于第4代剂型,可用于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

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的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是一类对pH敏感的结肠定位释药制剂。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中的药物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不释放,只有当药物达到人体回盲部后启结肠较高的pH环境下溶解聚合物,才能使给药系统把药物释放出未,并且在结肠部发挥局部治疗作用。

9.缓、控释制剂缓释控释制剂与药物在体内浓度有关,而与给药时间无关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未的。

是一类采用新型药用辅料,通过膜控技术、骨架阻滞技术和包衣技术等来控制片剂、胶囊剂的释药速度,从而实现定时、定速释放,属于第3代剂型就延长有效血药浓度的持续时间和提高用药的安全度。

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的主要区别在于控释制剂是按零级速率释放药物,其释放量不受时间影响,释放速度是恒速或接近恒速,血药浓度平稳,峰谷波动很小。

10.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抗生素可分为几类?每类其结构有何特点?每类举1药品。

以青霉素为例写出发酵生产青霉素的工艺路线。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它们都包含一个四元内酰胺环。

这是在当前最受重视的一类抗生素。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等。

它们既含有氨基糖苷,也含有氨基环醇的结构。

(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麦迪霉素(medicamycin)。

它们含有一个大环内酯作配糖体,以苷健和1~3个分子的糖相连。

(4)四环类抗生素:如四环素、土霉素等。

它们以四并苯为母核。

(5)多肽类抗生素:如多粘菌素、杆菌肽等。

它们多由细菌、特别是由产孢子的杆菌产生,并含有多种氨基酸,经肽键缩合成线状、环状或带侧链的环状多肽。

11.微生物产生耐药机理是什么?12.影响青霉素结晶的因素?(1)水分的影响(2)温度的影响(3)污染数高低对结晶的影响(4)青霉素与醋酸钾摩尔比关系13.去除四环素差向异构物的方法?(1)制成尿素复盐转四环素盐酸盐(2)制成氯化钙复合物(3)制成甲酰复合物14.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抗生素产量的方法1.将产生菌基因随机克隆至原株直接筛选高产菌株2.增加参与生物合成限速阶段基因的拷贝数3.强化正调节基因的作用4.增加抗性基因15.乙肝病毒(HBV)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途径①将HBV的S、S2或S1基因重组质粒转化酵母,用重组酵母生产HB疫苗;②将S、S2或S1基因重组质粒转化哺乳动物细胞;③将S、S2或S1基因插入痘苗病毒DNA非必需区,传染中华地鼠卵巢细胞,大量培养该动物细胞株生产HB疫苗;④将S、S2或S1基因插入昆虫核多角体病毒D N A非必需区,转染家蚕和蝶蛹生产H B疫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