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语言平时作业4

C语言平时作业4

pArr[i][j]=0; MakeArray(pArr,row,col,t); PrintArray(pArr,row,col); CountArray(pArr,row,col); } int i,j,k,count=0; void MakeArray(int **a1,int s,int n,int t) { srand(time(NULL)); do {k=rand()%(s*n);
count++; printf("%4d(%d)",a1[i][j],count);} printf("\n");} }
四、源程序调试过程(或运行结果) 对程序编译、连接、运行,得到如下结果:
创建时间:2013-6-4
五、实验小结(体会): 1、掌握了数组元素指针的使用。 2.2、握了数组的定义、初始化、以及数组元素的引用方法 3、掌握了顺序文件在程序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创建时间:2013-6-4
void MakeArray(int **a1,int s,int n,int t); void CountArray(int **a1,int s,int n); int row,col,t; int **pArr,i; printf("输入地雷的行和列以及地雷数:");
scanf("%d,%d,%d",&row,&col,&t); pArr=(int**)malloc(row*sizeof(int*)); for(i=0;i<row;i++) pArr[i]=(int*)malloc(col*sizeof(int)); for(i=0;i<row;i++) for(int j=0;j<col;j++)
2、理解数组单元的存储特点及下标范围取值和访问方法;
3、掌握理解数组与指针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4、掌握指向数组元素指针的使用;
5、掌握用指向数组指针变量表示数组的数组元素及其操作方法;
6、掌握用指针形式参数在函数间传递数组实际参数的方法。
7、熟悉并掌握动态数组的创建方式及元素访问方法。
二、实验项目内容(实验题目)
13 年 6 月 4 日
实验地点
DS1421
实验成绩
实验性质 □验证性 □设计性 √ 综合性
教师评价:
□算法/实验过程正确; □源程序/实验内容提交 □程序结构/实验步骤合理;
□实验结果正确;
□语法、语义正确;
□报告规范;
其他:
评价教师签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二维数组或多维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方法;
创建时间:2013-6-4
for(i=0;i<s;i++) {for(j=0;j<n;j++)
{count=0; for(int l=0;l<s;l++)
for(int t=0;t<n;t++) if((i-l)*(i-l)+(j-t)*(j-t)<=2 &&(i-l)*(i-l)+(j-t)*(j-t)!=0 &&a1[l][t]==9)
if (a1[k/n][k%n]!=9) {a1[k/n][k%n]=9;count++;} }while(count<t); } void PrintArray(int **a1,int s,int n) { for(int i=0;i<s;i++) { for(int j=0;j<n;j++) printf("%4d",a1[i][j]); printf("\n"); } } void CountArray(int **a1,int s,int n) {int i,j,count;
三、源程序(实验过程或算法) 对实验报告内容所述的题目进行分析求解,得出如下 C 源程序: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time.h>
创建时间:2013 年 6 月 4 日星期二
void main() { void PrintArray(int **a1,int s,int n);
模拟“地雷游戏”。在 M*N 的方格中,随机布上 dn 个“地雷”,按 M 行 N 列输出各格子的 数(有雷为 9(或‘*’),无雷为 0)。在有相邻地雷的格子内进一步标出相邻地雷数。要求: 1)“雷区”方阵的大小 M 和 N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通过键盘输入。 2) 地雷的个数 dn 在程序运行中指定。 3) 地雷的个数 dn 必须与指定的个数相同。 实验参考提示:以实验书 P27 页上的程序为基础,加“可变动态数组”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