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链点点通共享资源,了解更多请登录毕业论文系别体育学系专业体育教育年级2002 级学生姓名韦林义论文题目肇庆市青少年羽毛球业余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方法指导教师朱剑华完成时间2006 年 4 月对肇庆市青少年羽毛球业余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方法的调查摘要:通过对肇庆市青少年羽毛球业余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爱好者的运动损伤结果和专业运动员相比多为急性损伤,大多数是由于打球中动作技术不规范而引起的,且易发生的部位多在于手腕和肩处。
关键词:青少年羽毛球业余运动员损伤调查手腕肩预防Training to the teenagers , badminton amateur of Zhaoqing city and the common athletic injury and investigation of prevention method in the matchSummary : Through investigating and analysing the questionnaire to the teenagers , badminton amateur of Zhaoqing city, the result reveals : Fans' results of athletic injury, compared with professional athlete more in order to damage acutly, the great majority are caused by playing movement technology in ball unstandardly, and the position incident lie in wrist and shoulder more.Keyword: Badminton amateurs of teenagers Damage the investigation Wrist The shoulder is prevented1.前言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羽毛球作为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业余羽毛球运动也已深入社区、学校,并深受群众的喜爱。
但如此受大众青睐的健身运动也常常给人们带来一些烦恼,经过调查,在很多青少年羽毛球业余爱好者中,由于没有受过正式的训练,因此,他们对预防运动损伤及自我保护意识比起专业运动员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并且业余爱好者受到技术,强度及身体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更容易受到伤病的困扰。
因此探索青少年业余羽毛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各种损伤的发生原因,对有效预防广大青少年羽毛球业余爱好者在运动中的损伤及更好推动业余羽毛球运动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2研究对象及方法2.1研究对象本文对肇庆市青少年羽毛球训练队队员和肇庆学院羽毛球队队员进行调查(调查时间为:2006年1月5日-3月5日)。
2.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等形式,对肇庆市青少年羽毛球训练队队员和肇庆学院羽毛球队队员伤病部位及成因等进行调查。
其中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有效问卷51份。
回收率达100%,有效率达85%。
3研究结果与分析3.1运动损伤总患病率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在调查的60名青少年羽毛球业余爱好者中,发生运动损伤的人数有51人,患病率为85%。
从总的患病率来看,羽毛球是一项受伤率较高的运动。
因此,在进行羽毛球运动中,应该作好预防损伤的工作。
3.2运动损伤种类表一创伤性质创伤性质人数发生率急性 18 30%慢性 16 26.67%从表一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的爱好者中,急性损伤稍多于慢性。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专业年限低的运动员因为身体素质还没达到优秀水平,所以他们发生的急性损伤也比较多。
因此在初学和打球年限较短的爱好者中,应去注意几种在打球中容易发生的急性伤病。
在羽毛球运动中容易发生的急性损伤有:膝关节损伤,腕关节损伤,腰部扭伤,踝关节扭伤,肌肉拉伤。
表二运动损伤发生率受伤名称人数发生率重复受伤人数重复受伤率颈椎 11 18.33% 1 9% 肩关节 20 33.33% 11 55% 腰部 16 26.67% 9 56.65%髋关节 6 10% 1 16.67%膝关节 16 26.67% 10 62.5%踝关节 19 31.67% 11 57.89%上臂 11 18.33% 2 18.18%前臂 10 13.62% 2 20%肘关节 7 11.37% 1 14.29%手腕关节 22 36.67% 10 45.45%大腿肌肉 4 10.44% 1 25%小腿肌肉 4 10.44% 1 25%脚趾 1 1.67%背部 1 1.67%胸部 1 1.67%眼睛 2 3.33%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最容易受伤的是手腕处,受伤患病率为36.67%,其次是肩和踝关节处,受伤患病率为33.33%和31.67%。
而在专业运动员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则是踝部和足部,这是由于专业运动员在训练中运动量过大引起的。
在青少年羽毛球业余爱好者中,手腕和肩处容易损伤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打球中技术动作不够规范。
在重复受伤的人数中,相对于同一类型的伤病发生率最高的是膝关节和踝关节损伤,其次,腰肌扭伤,手腕和肩袖处都容易发生重复受伤。
因此,在运动中要注意这一些伤病的预防。
3.3青少年羽毛球业余爱好者在运动和比赛中容易发生的损伤及其受伤原因3.3.1手腕关节损伤手腕关节损伤是青少年业余爱好者较多出现的损伤,由于羽毛球的技术要求,无论是击打、扣杀及吊、挑、推、扑、勾球时都要求手腕有基本的后伸和外展的动作,然后随着不同的技术要领手腕快速伸直闪动鞭打击球或手腕由后伸外展到内收,内旋闪动切击球,手腕在这种快速的后伸,鞭打动作中,还不断做出不同角度内,外旋及屈收动作。
因而手腕部的薄弱环节三角软骨盘不断受到旋转辗挤造成损伤,3.3.2肩关节损伤肩损伤也是在羽毛球运动中多发的一种损伤,其主要原因在于青少年羽毛球业余爱好者无论是正手,反手击球或劈吊球,其基本动作都需要同时右(左)臂后引,胸舒展,当球落至额前上方击球时,上臂向右(左)上方抬起,肘部领先,前臂自然后摆,手腕后伸,前臂急速内旋带动手腕屈收鞭打发力。
而肩关节在臂处于外展条件作这种快速运动时,肱骨头在肩关节处产生一个旋转离心力,肩袖肌同时作离心性收缩以保持肱骨头在关节内正常位置。
由于击打,劈杀是羽毛球的主要进攻手段,训练和比赛时,这种动作反复无数,因而使得组成肩袖的四块小肌肉常处于离心性超负荷状态,并受到反复碰撞,从而造成肩袖损伤,最常见为冈上肌腱炎,肩胛下肌及小圆肌损伤。
反复的损伤使肩关节稳定结构破坏或动力装置失衡而导致肩峰下撞击征。
因此,肩关节进行重复无数次这种运动时,使得组成腱袖的四块小肌肉长期处于离心性超负荷状态,从而造成肩袖损伤。
3.3.3膝关节损伤调查中,膝关节处也是容易重复发生的一类损伤。
伤的种类较多,有些伤严重影响训练。
如半月板损伤或交叉韧带损伤,有的伤,经久不愈,造成运动员心理障碍。
如末端病或慢性滑膜炎。
羽毛球运动特点要求运动员须反复地在短距离内,瞬间变向,侧身及前屈、后伸、起跳、跨步、后蹬,膝关节的稳定装置不断承受剧烈拉应力和牵扯力,一旦某个动作不协调或过度用力、过度疲劳常引发急性损伤,而由于羽毛球运动员训练强度大,膝关节负担重、急性损伤常不能及时治愈久之又形成慢性损伤或劳损。
3.3.4踝关节损伤有关资料研究表明,运动中造成踝关节的主要原因是支撑落地脚不稳,技术动作不良,带伤练习,起跳动作错误及准备活动不足。
而在羽毛球运动中,全场移动、跨步支撑、起跳落地都将用到踝关节。
踝关节损伤的症状:踝关节损伤根据部位的不同表现出的症状也有不同:(1)外踝损伤的时,外踝前下方凹陷处不同程度的肿胀或皮下淤血。
(2)严重时,患足不能支持或站立,单纯的韧带撕裂,压痛大部分在外踝下方。
(3)合并撕脱性骨折时,在踝关节处有明显的局部性压痛。
(4)慢性的踝关节劳损时,表现在准备活动时疼痛,活动后减轻,大量运动后加剧。
踝关节有酸痛的感觉。
3.3.5腰部扭伤羽毛球运动的技术特点,要求腰部处于不断地过屈(如弓步接吊球,跨步接,搓网前球)或过伸运动中(如扣、杀球、击后场高球)。
在重复做这些动作中,腰很容易受到损伤。
爱好者在打球时注意力不集中,肌肉过于放松,动作技术错误、准备活动不充分,这些原因容易造成急性腰扭伤的发生。
3.3.6肌肉拉伤各项体育运动中都会出现运动损伤现象,其中运动中的肌肉拉伤,是最常见的损伤之一。
在羽毛球运动中也不例外,在进行羽毛球运动中,其中大腿肌群肌肉最容易拉伤。
而大多肌肉拉伤是由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充分,尤其是冬天天气寒冷,韧带、肌肉更脆、更僵一些,肌肉比较紧,如果准备活动没做好,甚至没做准备活动就立即进行猛烈的运动,就很容易受伤。
这是由于肌肉没有准备好就突然受到超负荷的刺激,经常会引起肌肉拉伤。
3.3.7眼损伤。
羽毛球运动中发生的眼损伤虽然较少,但有可能造成严重的视力障碍,影响运动和日常的生活。
有关研究表明,羽毛球运动因有高球速与使用球拍而属于高危眼伤运动。
并且在各种球类运动中,羽毛球运动中的眼上发生率最高。
3.4伤原因的分析表三受伤原因统计表受伤原因人数发生率技术动作不规范 43 71.67%准备活动不充分 39 65%身体疲劳 24 40%带伤锻炼 14 23.33%突发性 10 16.39%从受伤原因调查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技术动作不规范是最主要的原因,也是爱好者与专业羽毛球运动员相比不可避免并且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因此在进行羽毛球运动中,注意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是十分必要的。
准备活动的不充分和身体疲劳也是爱好者受伤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有39人在运动前有做准备活动的习惯。
从中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爱好者有做准备活动的习惯,但由于准备活动的不充分的。
对预防运动中损伤的发生仍起不到很好的作用。
3.5损伤部位的预防方法3.5.1手腕关节手腕关节损伤的改善措施:可用小哑铃或沙瓶负重做腕部练习,增加腕部力量。
次数与重量视个人情况掌握,以每次练习出现臂酸胀为止,或加重球拍的重量绕8字练习,以加强、改善腕部的肌肉活动能力。
也可用砖头代替重物,同时还可以发展手指力量。
手腕关节拉伤预防措施:青少年羽毛球业余爱好者在运动和比赛中,应该长期坚持做好手腕损伤的预防工作。
特别注意手腕的准备活动。
运动时带上护腕或用弹力绷带加固。
3.5.2肩关节肩关节损伤的改善措施:加强肩部力量训练及肩部的揉韧伸展训练,用一定重量的物品置于肘部,平举至与肩同高,持续1-2分钟为一组,每次4-6组,每组间歇时注意放松,放松时肩部进行正压、反拉及前后绕环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