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文化人类学/ CULTURAL ANTHROPOLOGY课程代码:10606520-010618030-0课程类别:考古专业基础课,历史学选修课;其他学院的选修课学时38-学分2;学时57,学分3教学目的:介绍人类学发展的历史及理论流派,文化人类学学科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田野调查的一般方法.通过理论探讨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通过教学实习使学生教学要求:掌握人类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学科基本发展情况,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社会问题等,并用相关的理论思考相关问题.教学大纲:绪论文化人类学课程介绍声像资料:What Is Anthropology 36M第一部分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及发展历史一,文化理论轨迹二,早期学说及单线进化论三,文化传播论(传播学派)本讲主要参考资料:相关声像资料:挑战人类进化模式50分钟BBC WORLDWIDEBBA出品,最初题目为:有些喜欢热SOME LIKE IT HOT.四,历史特殊论学派五,文化与人格学派六,结构功能论(或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主要参考书:声像资料:Tribal Wisdom And The Modern World 之二"Strange Relations" 奇怪的关系60m注:人类学发展历史和学派介绍视课时情况安排5-7次课.第二部分人类学分支学科一, 生态人类学参考书目:声像资料:生态伦理AN ECOLOGY OF MIND 60分钟二, 宗教人类学本讲参考书目:声像资料:成佛之门GATE TO THE BUDDHA WEN-JIE QIN 52分钟.三, 旅游人类学有关声像资料:Powwows An Introduction To Native American Powwows 58分钟注:有关文化人类学分支学科的介绍视课时情况可以安排5-7次课,即还可以介绍"医学人类学","影视人类学","教育人类学"等分支学科.第三部分专题讲座一, "KULA(库拉)"——交换专题本讲主要参考资料:声像资料:库拉——权力圈KULA RING OF POWER"A TALE OF RITUAL, POWER AND SORCER IN THE SOUTH PACIFIC'S Islands OF LOVE" 二, 饮食与文化专题三, 族群理论本讲参考资料:声像资料:1,错误的认同Mistaken Identity 60分钟2,山上的薄雾与墨西哥Mountain'S Mist & Mexico 56分钟注:该部分视情况还可以介绍"婚姻,家族"等专题,共5次课.第四部分田野调查方法调查方法专题:田野调查从准备到完成报告的个案分析参考书目:声像资料:Margaret Mead's new Guinea Journal 90minsFirst contact A Film by Bob Connelly and Robin AndersonAnthropologists at work: Careers making a difference 36mins注:田野调查方法安排两次课,田野实习一次.主要参考书: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杨堃著《民族学概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夏建中编著《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黄淑娉,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庄锡昌,孙志民编著《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构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日)绫部恒雄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文化室译《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英)拉德克利夫-布朗(A.R.Radcliffe-Brown)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汪宁生著《文化人类学调查》*.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2王建民等著《中国民族学史》(上,下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1998.林耀华,庄孔韶著"中国的民族学:回顾与展望"长春:《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六期.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下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宋蜀华主编《中国民族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胡耐安著《中国民族志》,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4(1964)文化人类学经典费孝通:《江村经济》林耀华:《金翼》E.B.泰勒:《原始文化》摩尔根:《古代社会》弗雷泽:《金枝》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原始形式》,《社会学研究方法论》莫斯:《论礼物》马凌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英文徐),《科学的文化理论》拉德克利夫-布朗:《安达曼岛民》,《社会人类学方法》博厄斯:《原始艺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种族,语言和文化》露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校馆),《文化模式》玛格丽特-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特维-斯特劳斯:《野蛮人的思维》,《结构人类学》怀特:《文化科学》R·赫尔兹《右手的优越》玛丽·道格拉斯《污秽与禁忌》注:这些只是基础性的参考书,不全面,尤其是新近翻译,出版很多,不一一列举.任课教师:徐君博士副教授,哈佛大学2001-2002年访问学者所在单位: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藏学研究所参考书目:¡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英)泰勒:《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美)许烺光:《宗族·种姓·俱乐部》,华夏出版社,1990年。
¡(美)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美)J·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 2年版。
¡(法)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福建与广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英)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
¡林语堂:《吾土吾民》,¡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香港三联书店1987年版。
¡费孝通:《江村经济》, 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林耀华:《金翼》,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王沪宁:《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陈支平:《近500年以来福建家族社会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三联出版社1997年。
文化人类学理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文化人类学理论(THE THEORY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课程类别:必修课编号:学时:72编者姓名:何国强单位:人类学系职称:副教授主审姓名:周大鸣单位:人类学系职称:教授授课对象:本科生专业:民族学年级:1、2年级编写日期:2003年1月一、课程目的教学要求西方人类学诞生100多年来,学派纷呈,各有见解,从不同角度做出建树。
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创造的文化,不同群体社会文化异同的原因,探讨其发展规律。
本门课对文化人类学各个学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理论和方法论,从学科诞生至当代人类学思潮,⑴逐一做客观全面的介绍;⑵评论这些理论与方法的得与失,本着批判吸收的原则,撷其精华,以供借鉴;⑶联系中国人类学的实际,阐述心得;⑷帮助学生了解西方人类学发展的全貌,掌握有关理论与方法,为日后将这些理论与方法运用于我国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现代化建设。
要求学生课前看书预习,指定的参考书应该尽量找来看;上课认真听讲,不要无故缺课;课后勤于复习,多思、多想、多请教、多讨论、多写。
二、课程内容本门课主要使用的教材为黄淑娉、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配套使用有关参考书的某些内容。
按学派出现的先后顺序讲授,共讲15章。
第一章讲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讲进化论在人类学中的地位。
第三章讲文化移动和传播。
第四章讲杜尔干与法国社会学派。
第五章讲功能—结构论。
第六章讲美国历史学派。
第七章讲文化变迁与涵化。
第八章讲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
第九章讲新进化论。
第十章讲文化唯物主义。
第十一章讲结构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学。
第十二章讲西方人类学的当代思潮。
第十三章讲苏维埃学派。
第十四章讲中国人类学的回顾与展望。
第十五章是总结与复习。
各章内容多寡不一,难易程度不一,因而学时的分配有所不同。
原则上每章的学习平均不少于4节课,某些章节所需时间酌情增减。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讲授3节:⑴阐述界定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意义;⑵勾勒文化人类学发展的主线,叙述各学派同它产生的时代及学术环境的关系;⑶简述各学派的偏重和它们之间的前后递进关系;⑷揭示各学派的合理因素及其对中国人类学的影响。
本章重点是使学生明确概念,了解学习对象的概貌,认识学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