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积极心理学复习题

积极心理学复习题

《积心》复习填空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心理学自从1879年正式成为一门科学起,就肩负着三项重要使命:()帮助
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完善,发现并培养人类的卓越才能。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心理学的研究中心偏向了()的评估与矫治。

3.现代心理学主要以治疗()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4.赛利格曼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也是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他所倡导的积极心理学,在
美国引起了轰动效应。

他所著述的《学习乐观》和()等著作,已经成为畅销书。

5.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就是()
6.负性情绪主要有三类:焦虑、()和愤怒,它决定了人是战斗还是逃跑。

7.免于心理疾病只是()的最低标准。

8.如果说焦虑、抑郁是心理疾病的操作性定义,那么,()就是心理健康的操
作性定义。

9.积极心理学认为()是一个人积极体验的核心,同时也是生活的最高标准。

10.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幸福的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
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

11.家庭和婚姻()是主观幸福感最强的预测因素。

12.自卑的人不可能经常体验到快乐和幸福,正好相反,乐观而()才是每个人
持久快乐的重要基础。

13.高质量的人际关系跟个人的()幸福感息息相关。

14.从流畅体验的描述中,很容易看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的()的影子。

15.()体验是人在生活中苦苦挣扎后瞬间展现的光芒。

16.“最近发展区”式的活动最能够让人产生()体验。

17.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二是积极个性特征,三
是积极的社会组织。

18.积极情绪这一名词来自于早期的()理论。

19.积极情绪与心理应对资源的不间断螺旋式上升,正是弗莱德利克积极情
绪()理论的核心。

20.()情绪对于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的影响。

21.现代心理学和社会建构理论认为,情绪不仅产生于神经某种活动的被动反应,而且
是人对外界事物评价和()的结果。

22.情绪的创新实质上是通过对信念和价值的()过程,即情绪的精神化过程来实现的。

23.按照艾沃利尔的解释,情绪的创造性包括:情绪的()、有效性和本真性。

24.期望——价值理论很强调个体的()。

25.当遇到压力事件时,()乐观者更容易采取积极地应对方式。

26.赛利格曼的()一书在1996年就引入中国大陆,可以算作是中国大陆第一本
积极心理学著作。

27.凯利指出,当人们试图解释某个人的行为时,会从三个方面的有关信息来评估:区
别性、一贯性和()。

28.赛利格曼认为,乐观就是将事物进行积极归因的一种倾向,他将这种倾向命名为乐
观()。

29.赛利格曼认为,将事物原因归因外部的、不稳定的和特定的因素时,就是乐观的;
相反,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普遍的因素就是()的。

30.不同的解释()会导致不一样的心情和行为表现。

31.斯切尔等人认为,悲观和()在一个维度两端,每个人都处在这个线轴的
某一个位置上。

32.()的归因风格理论也隐含了一个思想:“不悲观=乐观”,认为悲观和乐观
是一条连续的直线,每个人都在该直线上的某一点。

33.归因重构的主要技术来自贝克和艾利斯的()。

34.儿童复原力有三大来源:外在()、个人内在的力量、社交及人际技巧。

35.心理学家埃蒙斯等认为,()是基于对外界正性刺激有意地感知的基础上的。

36.心理学家()认为,作为一种情感,感恩需要两个条件:(1)对获得的积极刺激的感知;(2)对积极刺激来源的认可。

37.沃特金斯等人在经过了对主观幸福感、亲社会行为与感恩的关系的研究之后,编制了另一套量表,用来测量()的程度。

38.宽容的测量主要有以下几种比较权威的量表,主要分为()宽容量表和人际宽容量表。

39.()对幸福感和自尊带来威胁。

40.()认为,乐观的解释风格是可以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习得、重塑的。

41.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以某种特殊方式做出的一种反应倾向。

42.心理学研究发现,高自尊的人,也就是说适当热爱自己的人比()的人更加幸福。

43.()的自我不仅体现在“我是可爱的、有价值的”这样一种判断,而且还表现在“我是有能力的”这样一种评价。

44.恩格里思在总结前人对宽容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宽容()模型。

45.积极心理治疗就是将()运用到了心理治疗领域,拓宽了传统的心理治疗范畴。

46.赛利格曼及其同事曾做过一个随机控制实验研究,是通过增加个体()来促使个体达成心理健康的短期纵向研究。

47.积极心理学家对于如何获得幸福的婚姻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主要包括情
感、()和行为三个方面。

48.积极心理学主要强调培养儿童的幸福感,塑造儿童健全的积极的()。

49.社区积极环境的建设,包括物理环境和()环境的建设。

50.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来讲,媒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宣导作用:(1)形成积
极的社会舆论;(2)激发积极的();(3)提供幸福的榜样。

填空题答案
1、治疗心理疾病 2心理疾病
2、心理疾病4、《本真的幸福》
5、积极心理学
6、抑郁
7、心理健康 8、主观幸福感
9、主观幸福感是10、赛利格曼
11、满意感 12、自信
13、主观 14、高峰体验
15、流畅 16、流畅
17、积极情绪 18、情绪维度
19、“扩展——建构”20、积极
21、认知 22、重构
23、新异性 24、期望
25、高气质26、《学习乐观》
27、一致性 28、归因风格
29、悲观30、风格
31、乐观 32、赛利格曼
33、认知治疗 34、支持和资源
35、感恩 36、维纳
37、感恩 38、自我
39、“向上比较”40、赛利格曼
41、人格 42、低自尊
43、积极 44、干预
45、积极心理学 46、积极力量
47、认知 48、人格
49、人文 50、情感体验
积心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
1.积极心理学:由塞利格曼提出并倡导,作为“一门关于人的潜能与美德的学科”,研究领域涉及三个层面:在主观水平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在个体成长水平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心理特征;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积极的公众品质。

2.积极心理品质:指与消极心理相反的与积极行为有关的心理过程,包括幸福感、满意感、最佳状态、专注与投入、乐观与希望、感恩与宽容等认知和情感,是人类的高级潜能,需要不断练习才能学会并巩固。

3.主观幸福感:评价者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的综合评价。

其核心是对自己的满意感。

4.高峰体验:马斯洛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伟大的潜力,每个人都可以发展自己的潜力达到自我实现,“高峰体验”便是“自我实现”的暂时片刻。

5.流畅体验:当你从事一项活动,内心全部充满相容、和谐的感受,你的心灵、意愿与想法在这时候变得协调一致,完全不会产生任何分歧。

在积极心理学中,这类特殊时刻的体验就叫做流畅体验。

6.积极情绪:源于情绪二维模式,情绪由激活或唤醒水平和愉快度两个维度组成,将位于愉快度正效价的这一极,即有愉快感受的情绪称为积极情绪。

7.乐观:是指认为过去、现在、未来好事多于坏事,尤其是指未来会更好的一种积极态度,它既是某种与生即来的素质,也表现认知、情绪和应对方式的综合心理反应模式。

8.归因理论:人们联系自我的意义,试图确定事件的发生原因的认知过程。

9.习得无助:当个体将面临的情景认为是不可控的,不管自己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对结局产生影响时,个体很容易产生消极的认知,体验到无助、无望、抑郁等消极情绪,放弃努力。

10.自我同一性:即对自我的在认知与情感上的接纳和评价,而且这种接纳、评价与周围人对自己的接纳、评价是一致的。

自我同一性是真正能够长久维持自尊
的力量。

11.内部动机:当一个人在内部动机的驱使下进行某种活动,他不会计较是否能获得外在的物质奖励,因为活动本身已成为了最大奖励,在活动过程中,他能充分感受到身心的满足与愉悦。

12.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他人或社会网络中获得的一般或特定的支持性资源,这种资源可以帮助个体应付工作生活中的问题与危机。

13.复原力
复原力特质理论:复原力是个体身上的一种能力,或者特质,能够使人在处于压力的情景时,发展出健康的应对策略。

复原力过程理论:复原力是一种系统的、动态的适应过程。

处于高压力情境中的个体需要不断地与环境进行互动,包括很多种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的复杂作用。

复原力结果理论:重大创伤发生之后,高复原力的个体仍然能够产生积极的适应性结果。

14.人格特质: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元”。

特质反映了个体机能上的基本特征,决定了个体行为上的规律性或一致性。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