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文本编辑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文本编辑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文本编辑
一、概述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文字处理及其应用》中第一节《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的有关内容。

本节课需要1课时,主要学习word文本编辑的方法、文字的美化、简单排版、文本框的插入与修饰、图片的插入与设置,并指导学生提供获取扩展知识,完成基本操作。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文本的编辑方法,掌握文字的设置与修饰。

2.掌握文本框和图片的插入与修饰的方法
3.段落的设置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巩固学习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感受Word在生活的实际应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校七年级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有20%左右的学生是“零起点”,根本没有开设过信息技术课。

有50%的学生虽然是“非零起点”,但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较差。

Word这一部分的内容,非零起点的学生基本都已学过。

但只局限在文字的录入方面。

美化文章、图文混排都没有学过。

因此,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能力水平出发,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从而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文字格式的设置操作技能。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文字处理及其应用》中指出,主要是要让学生“完成一份电子板报作品来,引导学生学习文字处理基本操作,并能自主的学习和创作”在日常生活中,文字处理及其应用是非常广泛,本单元就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电子板报排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在多媒体机房进行,需要多媒体广播系统,投影等设备,学生机应装有Office软件,另外还有教师为教学设计的课件及教材配套的教学素材等资源。

六、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Word中窗口的基本操作及汉字的输入方法。

谁能说一说。

简单提问:(如文件在哪保存?女字用智能ABC如何输入?)
(二)讲授新课
学生看一段已经排版好文稿,复习输入法的操作。

如果我们要对其中的一部分文字做修改,该怎么操作呢?
1.文本编辑的方法
1)插入文字:①用键盘移光标到插入文字处;②在插入文字处单击鼠标光标。

2)输入特殊符号:①插入 符号;②右键—>快捷菜单中“符号”
3)删除不需要的文字:按DELETE键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按退格键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

4)选定一段文字:单击段首选取中当前行;双击段首选中当前段;三击段落
任意处选中当前段。

5)移动或复制一段文字
移动:选定文字—>剪切→选定目标位置→粘贴(或用鼠标选定直接拖动到目标位置)
复制:选定文字—>复制→选定目标位置→粘贴(或用鼠标选定按Ctrl键直接拖动到目标位置)
6)查找或替换某些文字
查找:编辑→查找→查找内容→查找下一处
替换:编辑→替换→查找内容、替换为→查找下一处→替换(全部替换)
2.文字的美化
1)改变字号、字体和颜色:单击工具栏上的字号、字体和颜色按钮。

2)改变文字的格式:加粗、倾斜、下划线、字符边框、字符底纹、字符缩放。

3)使文字产生特殊效果:格式→字体(字体、字型、字号、着重号、效果)→动态效果
4)改变字间距:格式→字体→字符间距
5)改变文档中文字的方向:常用工具栏→更改文字方向(格式→文字方向)3.简单排版
1)调整段落对齐方式:格式工具栏→更改文字位置(左对齐、居中、右对齐)
2)改变行距:选定段落→格式→段落→行距
3)设置段落的首行缩进和左右边界:水平标尺上的缩进标记
4)改变段间距:定位段落→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间距(段前、段后)上机操作1:按要求完成下列文字
瑞雪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

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

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落光了叶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推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大街上的积雪有一尺多深,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一群群孩子在雪地上堆雪人,掷雪球。

那欢乐的叫喊声,几乎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

俗语说:“瑞雪兆丰年”
要求:
①在F盘上新建一文件夹,取名为自己的名字
②利用Word输入上面的文章
③标题:黑体、小一号、拉宽150%、加粗、使用“礼花效果”
④第一段:隶书、小四号、加下划线
⑤第二段:宋体、小四号、“蓬松松”加边框
⑥第三段:楷体、小四号、斜体
⑦第四段:仿宋体、红色、小四号,“瑞雪兆丰年”加着重号、“俗语”加底纹
⑧正文行距为1.5倍行距,段前5磅、段后5磅
⑨将该文件以文件名“瑞雪.doc“保存在要求1中新建的文件夹下。

我们看到报纸、杂志上的一些文章图文并茂,非常漂亮,你们知道是怎么实现的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下。

展示图1—4的效果。

4.文本框的插入与修饰
①插入→文本框→横(竖)排→在需要文本框的地方左键按住拉动一个框→右键输入文字
②单击绘图工具栏按钮→在需要文本框的地方左键按住拉动一个框→右键输入文字
文本框的修饰:选定→格式→文本框→选择颜色和线条 / 选择文本框的环绕方式
首字下沉设置:选定段落→菜单中格式→首字下沉,在对话框中选择。

5.图片的插入与设置
图片的插入:插入→图片→剪贴画/来自文件→选择路径→选择图片
图片的格式设置:选定→格式→选择环绕等(可选图片工具栏)
自选图形绘制方法:单击绘图工具伴按钮“自选图形“→选择标注等项目中的图形→在需要的地方左键按住不放拖动→调整→(也可在上面输入文字:①直接输入;②右击该图形->选择添加文字)
上机操作2:按要求完成下列文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1.白帝: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处长江上游。

2.江陵:湖北省江陵县,处长江中游。

3.住:作“尽”。

4.万重山——万层山,万道山,这是夸张的说法。

[简析]
诗人告别云彩缭绕的白帝城,沿江而下,只一天便回到千里之外的江陵。

从白帝到江陵,山势雄奇,上有变幻多姿的云霞烟雾,下有惊心动魄的险滩急流,只听得两岸山上猿猴的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就像在为诗人夹道送行。

轻快的小船一路掠过峡谷,把一道道山峦抛到身后去了。

[评点]
这首诗写描了三峡秀丽的风光,诗情畅快,意境开阔。

最后两句是名句,体现了壮丽的山川,畅快的归途和诗人的飘逸潇洒。

要求:
①标题:隶书、小一、加粗②作者:黑体、加粗、三号
③诗文:宋体、加粗、小三④注释:仿宋、小三号
⑤简析:宋体、小三号⑥注释和简析的内容首行缩进2个字符
⑦“白帝”、“江陵”、“住”、“万重山”加着重号
⑧插入一张适当的插图,将图片环绕方式设置为“四周型”,并调整到合适位置。

⑨将简析的内容放入文本框,将文件框的线条颜色选择为“红色”、线型选择为“双线型”、虚实选择“实线”、粗细选择“4.5磅“
⑩以“早发白帝城.doc”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下。

(三)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文本的基本操作,以及文本框、图片的操作方法,希望大家努力掌握。

最后,画出教学过程流程图。

同时,流程图中需要清楚标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媒体和相应的评价方式。

教学内容与
教师的活动媒体的运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选择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以“引导兴趣探究新知”及“比较法”来引入新课,以强烈鲜明的对比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意向并转化为动力,使学生学得主动,思维积极。

由于文字处理的实际操作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解、液晶投影器演示和学生实际操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授课,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强学生的主体参与。

设置字体、字号、字色和字形是比较机械的操作,许多教师会选择一口气讲完,然后让学生进行操作,这样效果不太好。

所以采用四种不同的教法来实施教学,大多数学生学会操作,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八、帮助和总结
本堂课的内容重点在于对文本以及排版操作,通过教师演示,习题练习,亲自动手,掌握知识,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每人设计一份文档,可以是通知、请假条、书信和板报等。

把所学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