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曹刿论战拓展练习1

曹刿论战拓展练习1

《曹刿论战》拓展阅读练习2
祢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

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融亦深爱其才。

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

融既爱衡才,数称述于曹操。

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

(黄)祖长子射尤善于衡,尝与衡俱游,共读蔡邕所作碑文,射爱其辞,还恨不缮写。

衡曰:“吾虽一览,犹能识之,唯其中石缺二字,为不明耳。

”因书出之,射驰使写碑,还校,如衡所书,莫不叹伏。

射时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射举卮①于衡曰:“愿先生赋之,以娱嘉宾。

”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

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呵之。

衡更熟视曰:“死公!云等道?”祖大怒,令五百②将出,欲加棰。

衡方大骂,祖恚,遂令杀之。

射徒跣来救,不及。

祖亦悔之,乃厚加棺敛。

衡时年二十六,其文章多亡云。

【注】①卮:酒器。

②五百:执杖行刑之人。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数.称述于曹操( ) ②射徒跣
..来救( )
③而衡素.相轻疾()④还恨.不缮写()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射)尝与衡俱游,共读蔡邕所作碑文,射爱其辞,还恨不缮写。

3、祢衡其人,后世毁誉参半,你如何评价他?
参考答案:
祢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

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融亦深爱其才。

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

融既爱衡才,数称述于曹操。

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

(黄)祖长子射尤善于衡,尝与衡俱游,共读蔡邕所作碑文,射爱其辞,还恨不缮写。

衡曰:“吾虽一览,犹能识之,唯其中石缺二字,为不明耳。

”因书出之,射驰使写碑,还校,如衡所书,莫不叹伏。

射时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射举卮①于衡曰:“愿先生赋之,以娱嘉宾。

”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

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呵之。

衡更熟视曰:“死公!云等道?”祖大怒,令五百②将出,欲加棰。

衡方大骂,祖恚,遂令杀之。

射徒跣来救,不及。

祖亦悔之,乃厚加棺敛。

衡时年二十六,其文章多亡云。

【注】①卮:酒器。

②五百:执杖行刑之人。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数.称述于曹操( 屡次) ②射徒跣
..来救( 光脚)
③而衡素.相轻疾(向来、素来)④还恨.不缮写(后悔)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射)尝与衡俱游,共读蔡邕所作碑文,射爱其辞,还恨不缮写。

(黄射)曾经与称衡一同游玩,一起诵读蔡岂所写的碑文,黄射非常喜欢他的文辞,回来后后悔没有抄写碑文。

3、祢衡其人,后世毁誉参半,你如何评价他?
我欣赏他的为人。

因为他才华横溢,潇洒磊落;不媚权贵,痛快淋漓;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翻译:祢衡只认为鲁国人孔融及弘农杨修是人才。

常说:“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

其余的儿子都碌碌无才,不算什么。

”孔融也十分爱惜祢衡的才华。

祢衡才二十岁,而孔融已四
十岁,与他交为朋友。

孔融赞赏祢衡的才华,多次在曹操面前夸赞祢衡。

曹操因而想见见祢衡。

但祢衡平日看不起曹操,自称有狂病,不肯去,又多次说一些狂妄的语。

黄祖的大儿子黄射,更与祢衡相好。

曾经与祢衡一同去游玩,一起诵读蔡邕所作的碑文,黄射非常喜爱蔡邕的文辞,回来后后悔没有抄写碑文。

祢衡说:“我虽然只看一遍,还能记得,只是碑石上缺了两个字,不明白罢了。

于是就写了出来,黄射派人抄写碑文,回来校对,完全如祢衡所写,没有不叹服的。

黄射这时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给黄射,黄射举杯对祢衡说:“请先生作赋,让众宾客娱乐。

”祢衡就操笔作文,文章没有删改,辞采很是华丽。

后来黄祖在蒙冲船(一种战船)上,举行盛大宴会招待宾客,祢衡出言不敬,黄祖感到羞愧,于是呵斥他,祢衡怒视他,说:“死老头,你在说什么呢?”黄祖大怒,命令侍从把他押出去,打算施杖刑。

祢衡依然大骂,黄祖非常恼怒,于是就命令把他杀了。

黄射光着脚来救,已经来不及了。

黄祖也后悔不该杀他,于是厚加棺殓。

祢衡这时二十六岁,他的文章大多散失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