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工程毕业论文-安全经济效益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精品

安全工程毕业论文-安全经济效益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精品

本科学生学年论文摘要安全和企业的效益之间的关系,安全经济效益如何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等都已成为现代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本文针对安全经济效益的规律、安全的最优投入等方面进行研究。

结合我国的安全生产现状分析了安全经济效益对企业的重要性,用安全功能函数与成本函数之间的关系表述安全经济活动的规律,根据边际投资分析方法得出安全效益的最佳投入点。

并针对我国的安全生产状况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安全生产,经济效益,数学模型,平衡点Security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enterpriseABSTRACTWhat’s the relationship of safety and economy? How cost-effective enterprise security impact of the economic benefits? By the ways of safety and economics , in this paper we will do research on the law of economic security and optimal security investment and so on. It includes the contents and results as follows :connecting with our country’safety actuality , it analyzed the security of the importance of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Function with the safety of the cost func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some of the security laws of economic activity . Investment Analysis from the marginal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ology employed to produce the best safety in point. Armed at the investment situation in safety field and the problems in safety management , it gave some davise and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Production safety, Economic benefits, Mathematical model, Equilibrium poin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前言. (1)1企业的安全生产及安全经济效益概述 (1)1.1我国安全生产现状 (3)1.2安全经济效益的概念 (3)2 安全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 (3)2.1安全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3)2.2 影响安全经济效益的因素 (5)3安全经济效益对企业的影响 (7)3.1安全投入与企业经济效益间的关系 (7)3.2安全——效益曲线 (8)3.3对企业商誉的影响 (10)3.3.1超额收益法 (11)3.3.2割差法 (11)4安全经济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平衡 (12)4.1安全经济效益与企业之间的平衡点 (12)4.1.1安全投资合理度分析 (13)4.1.2边际投资合理度分析 (13)4.2对策及建议 (15)结论 (15)致谢 (17)主要参考文献 (18)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将各种各样的事故看成是天灾人祸、命运或者偶然性的结果。

这种态度在过去一直占据着优势的地位。

从工业革命开始后,这种态度才逐渐转变。

然而事故也在逐渐增多,严重程度也逐渐加深。

所以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就十分必要。

如何使适当的安全投入能达到最大最合适的效果,以下从安全经济学方面探讨其原因。

1企业的安全生产及安全经济效益概述1.1 我国安全生产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逐渐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保障的制度,并从体制、机制、规划、投入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的理论、法律、政策体系得到逐步的完善,安全监督机制也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状况趋于稳定和好转。

我国现在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继2003年出现事故总量下降的“拐点”之后,2004年、2005年分别下降0.2%和7.1%。

2006年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材料和交通运输市场需求旺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安全生产状况继续既稳又好的状况。

特别重大事故和重大事故明显减少。

但是与人民的期望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形势依然是很严峻的。

事故总量仍然偏大,一些安全生产指标还比较落后。

某些行业事故多发,频发的现状还未完全扭转。

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上升16.2%和24.3%;煤矿、建筑施工等工矿商贸企业一次死亡3—9人的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上升。

一些地区的安全状况还不稳定,某些时段事故反弹。

我国事故多发的产业依次为煤矿、建筑、交通运输、建材、冶金、化工、石油、机械等行业[2]。

与此同时,我国职业病危害的状况也是十分令人担忧。

我国现有职业危害作业厂矿约389650个,接触职业危害的职工人数超过1697万,在受检率仅为15.3% 的情况下,每年新发尘肺、中毒等职业病2万人左右,其中粉尘危害尤为突出,每年因尘肺死亡的人数大约有5000人【1】。

我国安全生产事故的特点是:工伤事故频发,人员伤亡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我国安全生产的基础薄弱,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不够完善,技术装备不够先进与防护不够,法律意识淡薄(不管是老板或是员工),安全生产执法的保障机制没有正确执行。

1.2安全经济效益的概念安全具有避免和减少事故经济损失以及维护设备带来财富的增值的功能和作用。

安全其实就是经济,只是不能兑换成支票而已,抓安全就是抓效益。

安全经济效益就是安全经济的四大关系之一,安全效益的分析可以作为企业安全活动好坏的标准之一,安全设计、安全规划和安全目标的合理程度衡量。

“效益”在社会活动中,是被广泛关注的。

效益是价值的实现,或者说是价值的表现。

所谓经济效益。

是指企业或社会“投入——产出”的关系,及“产出量”大于“投入量”带来的效果或利益。

它是任何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是评价各种经济活动的基本尺度和客观依据。

一般来说,一定量的生产耗费和资金占用取得的有效成果越多,表明经济效益越高;反之,为取得同量的有效成果,生产消耗和资金占用越多,则表明经济效益越低。

安全经济效益通过安全投资实现的安全条件,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保障技术、环境及人员的能力和功能,并提高其潜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利益。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直接减轻或免除事故或危害事件给人、社会和自然造成的损伤,实现保护人类财富,减少无益损害和损失,简称为减损收益。

第二、保障劳动条件和维护经济增值过程,简称为减损收益。

安全经济效益的表现形式如表1所示表1 安全经济效益的表现形式安全经济效益分为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是企业采取安全措施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主要是事故经济损失的降低;间接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安全投资使技术的功能或生产能力得以保障和维护,从而使生产的总值达到应有量的增加部分;潜在的效益是由安全效益的潜在性决定的,安全所创造的效益大多是隐含在因事故减少而提高了效率的生产经营行为和因事故减少而获得生命和员工群体,不能从其本身的功能中体现出来【2】。

2 安全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2.1 安全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是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

这就要求企业用最少的投资去获取最大的利润。

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压力下,一些管理者往往以追求生产、经营、效益和利润等为主要目的。

而安全却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地位。

他们常常看不到安全与健康实际上时提高效率的基本手段之一。

要是员工没有健康的身体和适宜的环境,生产效率会提高多少?就算设备再先进也是白搭。

很多企业认为安全投资永远只能产生“负效益”。

他们认为安全上只花钱,无收益。

这种观点只是看见了表面的正常生产过程,忽视了因不安全因素带来的使正常的生产过程受到干扰或破坏,而使安全投入增加的“可能性”。

正是这种“可能性”产生了安全投资所具有的经济效果。

事故一旦发生了,必然会带来金钱、财产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

如果不发生事故,则不会产生不期望的损失了。

但是绝对不发生事故是理想的,是人们追求的一个终极目标,任何生产过程总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事故没有发生并不意味着事故不会发生安全投资的项目正是为了在事故未发生之前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因为安全的投入而使事故损失的降低量和生产系统的效益提高部分则为安全收益。

安全经济效益,是指企业或社会“安全投入——安全产出”的关系,及“安全产出量”大于“安全投入量”所带来的效果或效益。

一般的,当安全投资在一定的范围内,投资越多,企业的安全性越好,由于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则越少。

据原国家经贸委等组织研究的《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关系》显示,2001年1月至11月,在全国发生的94万多起的各类伤亡事故中,工矿企业就发生伤亡事故的9650起,死亡11047人。

而发达国家每百万吨煤的死亡率为0.03%,我国的国有煤矿每百万吨煤死亡3至4人,包括小煤窑每百万吨煤死亡人数高达11.8人。

有研究表明,安全保障预防性投入与出事故后改整性投入是1:5的关系。

而在工业实践中,还可以得到一个安全经济效益的“金字塔法则”:设计时考虑1分的安全性,相当于加工和制造时的10分的安全性效果,而能达到运行或投产时的100分安全性效果。

由此可以说,超前预防型效果优于事后整改型效果。

由此可见,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需要安全生产投入来支持,即企业的生产效率跟安全经济效益之间成正相关的关系。

安全生产投入小部分,安全收益产出大收获,安全经济效益提高了;伴随着的是生产效率提高了,企业的效益随之提高了。

我国的安全的投入占GDP的比重不足1%,而发达国家,预防投资占GDP得3.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