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概论第一篇]社会工作概论李迎生

[社会工作概论第一篇]社会工作概论李迎生

[社会工作概论第一篇]社会工作概论李迎生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

⑴是一种在一定价值观指导下运用专业知识与技巧开展的助人活动。

⑵是一种专业。

⑶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⑷是一种制度。

2. xx年,上海市民政局率先与人事局合作,制定了社会工作职业标准,并于该年11月组织了全国首次社会工作职业资格。

社会福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制度,它体现了国家的政策和社会大众的理想。

它的目标在于增进社会上每一个人的生活需求和能力,创造一种安康的社会生活环境。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同属于政策、理念的层面。

广义的社会福利包含着社会保障的内涵,但社会保障有自己独特的指称对象。

社会保障是政府和社会为确保其成员的最基本生活需求,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为那些因各种原因而面临生活困难的人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方案、项目、活动或行动来落实,这种实施过程可以被统称为社会服务。

具有十分广泛的群众性。

社会工作以其鲜明的专业性把自己与日常的社会服务相区别。

? 首先,恢复的职能。

恢复的职能是社会工作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其次,预防的职能。

其典型案例是婚前咨询;防止青少年犯罪。

(1)崇尚专业的伦理精神;(5)运用社会环境资源;(2)职业的非赢利性;(6)团队协同工作;(3)社会工作督导;(7)自助与民主参与(4)个人与环境;●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德国——汉堡制(1788)、爱尔伯福制(1852)●英美——慈善组织会社(1869)●英美——睦邻组织运动(1884)英国——巴涅特“汤恩比馆”(1884)◆意义:伊丽莎白济贫法的诞生,表明贫民救济已成为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中一些规定和原则至今仍是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公共救助立法的重要依据,因此,伊丽莎白济贫法被称为西方社会救济立法和贫民救济事业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各国社会事业的制度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济贫法的内容和重点:第 1 页共 7 页?(1)规定每一个教区每周都要向地主征收济贫税;?(2)规定贫民救济应该由地方教区举办,每一个教区设立若干名监察员,同时中央政府也设立监察员;?(3)由劳动能力必须工作;儿童进入习艺所学习;为贫民介绍工作;?(4)禁止游街乞讨,要求他们进行生产工作?(5)亲戚具有赡养、扶养义务?(6)只针对本地人?(7)将贫民分成三类:★健全的人必须劳动;★是不能劳动的贫民,让他们进人“救济院”或者采用“院外救济”的方式进行救济;★无人养的儿童,请人领养或者寄养。

◆对济贫法的评价:为英国奠定了政府主持公共救济事业的基本方式。

其中某些条款,表明政府真正接受了对无力供养自己的人们予以救济的义务。

当今公共救济的理论基本上以此为依据。

最大的问题是造成了为数极多的贫民没有救济就不能生存的现象,养成了贫民的依赖心理。

不重视贫民的自尊心,且干涉了贫民谋生的自由。

◆汉堡制:这种救济制度是一种在全市中心办事综合管理下的分区助人自助式的救济制度。

、◆1852 年,爱尔伯福制。

爱尔伯福制行政权力集中,监督严密,有较高的行政效率。

各区赈济员负责对赈济工作进行调查、家访,每一工作经历都做详细记录,经常召开会议讨论有关问题,这些做法接近于社会个案工作;而按段、区组织地方人士志愿服务的做法也很符合社区工作的精神。

◆总之,德国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的精神与做法,为以后各国探索公共扶助和社会工作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19 世纪20世纪初,慈善组织会社在英美盛行。

在英国,一方面由于济贫法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工业的影响,社会问题突出。

慈善组织会社认为:个人应对其贫穷负责。

意义:一方面,促使了社会个案工作的产生;另一方面,会社采取了协调合作的方式使各救济机构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这为社区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睦邻组织运动以社区睦邻服务所的建立为标志,以知识界人士广泛、深入地参与社区生活,调动并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服务于社区居民为特色,是社会工作萌发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时间之一。

睦邻组织运动发起人是当时的社会科学研究者与社会工作者。

他们看到,产业革命及法国革命的结果促进了都市化与工业化,但社会仍到处存在着贫富悬殊、生产财富集中等问题。

◆特点: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方式,它是以整个社区为工作对象,由工作者深入社区,发现社区需要,了解社区居民,发动社区力量,为社区服务。

睦邻组织运动对于现代社会团体工作和社区组织工作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1)设于贫民区,备有宿舍,所有工作人员都住在社区内,与贫民共同生活,他们的口号是“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相亲相爱”;(2)没有既定的工作计划,随时视当地居民实际需要安排工作计划;(3)尽量发动当地人力,培养其自动自发、互助合作的精神,为地方服务;(4)不但是各地服务社成为当地的服务中心,而且尽量设法向当地居民介绍本国和外国的文化,使其也成为当地的文化中心。

第 2 页共 7 页德国——俾斯麦政府于1883年创设了强制劳工保险制度,并从1883年的疾病保险发展到1884年的职业灾害保险和1889年的残废与老年保险。

该制度采取危险分担的保险原则,集合工人、企业主及政府的财力,给劳动者以保障。

此后,德国又在这一制度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新的社会保障措施。

挪威——1854穷人法;1884防治职业受伤保险;1900社会援助法;1911病人权益法;1939失业权益法;1946儿童权益法。

英国——1942年发表贝弗里奇报告。

到1948年,国民保险、工业灾害保险、国民健康服务、儿童家庭补助及国民扶助等方案相继制定生效以后,英国就建立了全国性的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成为最早的福利国家。

美国——1933年罗斯福总统就任后,立即着手逐步建立联邦救济的各项措施,也就是所谓的“新政”。

1935年制定了美国历史上有名的《社会保障法案》,从而美国的社会安全有了永久性的立法与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1)社会保险方案,包括老年保险制度和失业补偿制度;(2)公共分类救助方案,包括老年人、贫苦盲人及失依儿童;(3)卫生及福利服务方案,包括妇幼卫生服务、残疾儿童服务、儿童福利服务、职业重建以及公共卫生服务等。

20世纪60年代中期,林顿·约翰逊总统运用“新政”的 __,采取了一系列扩大福利救济的措施。

1942年发表的贝弗里奇报告书是一个划时代的社会改革文献,对英国乃至西方社会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极大的贡献。

该报告强调四项主要原则:(1)每个国民均需列为社会保险对象;(全民参保)(2)所有可能丧失谋生能力的情况,如疾病、失业、意外伤害、老年、守寡、产妇等,都应包括在一个单独保险中;(特殊保险)(3)采取均等费率,不管纳费者的收入是多少,一律按同等费率缴纳;(均等缴费)(4)采取均等给付,使每个人有相等的权利。

(均等给付)该报告书提出了一个满足国民基本需要的社会保险方案,即正式提出了普及性的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社会保障计划设想,从而成为现代“福利国家”模式的基础。

1917年里士满出版了著名的《社会诊断》一书,该书主要从社会学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因素在了解个人行为是的重要性,把医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工作专业,是社会工作向多学科的方向发展。

同时,该书试图使社会工作的方法技术作为一套独立的知识系统加以传授,首次吧这种助人的工作加以专门研究和讲授,这无疑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个正式起点,也是社会工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13. 仓储制度的基本内容常平仓——汉宣帝,影响最为久远。

(是常持其平的意思,官府在谷贱时以高价买入储存,谷贵时以低价售出,救济百姓,帮助百姓平安度过荒年。

常平仓正式确立了我国的仓储制度。

)义仓——由政府课税或由富户义捐粮食,积储在舱内,有官府派人管理,遇荒年或青黄不接时用以救济乡里贫民。

社仓——社仓的仓务管理由社仓参加人或设立者公推管理人自行负责。

以上三仓,常平仓系政府所设,用以调剂粮食,平抑粮价;义仓与社仓则为荒年救济贫民之用,义仓须受官府监督,社仓则主要由社会或人民自行管理。

积谷仓—— __统治时期,全国各县乡普设积谷仓,每年推陈出新,以备不时之需。

14. 乡约”,明朝王阳明也订有“南赣乡约”。

第 3 页共 7 页晏阳初——河北定县平民教育陶行知——南京乡村师范学校及以后的江苏宝山师范学院梁漱溟——河南村治学院及以后的山东邹平试验区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并需动员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当今世界人口的主要问题是人口过剩问题。

(1)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导致人口对于自然的压力过分沉重,可能供给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如不及早采取措施,将会危及整个民族的生存。

(2)人口增长过快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难以得到较快的提高。

经济增长所取得的成果大部分都被持续的刚性增长着的人口消耗了,人民实际生活改善缓慢。

(3)人口越多,人口素质和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就越难。

(4)过多的人口已经并将会持续延缓我国四个现代化的进程。

(1)新增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安排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2)如何解决待业工人特别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待业工人的再就业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3)由于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至今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这势必使隐形失业的问题将会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继续存在,并制约着经济改革的进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4)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来“抢饭吃”,已经引发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现在几乎是每个城市 __头痛的难题。

1982年世界老龄大会把60岁以上作为划分老年人的界限,并以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当做老我国老龄化具有突发性的特征,带来的社会问题也特别突出:其一,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不相匹配。

其二,我国远没有建立适合国情的、为老年人服务的制度体系。

青少年犯罪在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青少年犯罪不仅包括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也包括某些违法行为。

狭义的青少年犯罪是指已满14岁至未满25岁的人触犯了刑事法律而应受到法律处罚的行为。

在我国,青少年犯罪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而是在犯罪学、社会学研究以及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

特点: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一系列明显的特点:其一,犯罪成员低龄化。

其二,犯罪作案团伙化。

其三,暴力犯罪呈上升趋势。

其四,流动人员作案的比例加大。

其五,智能化的犯罪案件增多。

第 4 页共 7 页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并首先在西方得到长足的发展,引进社会工作必须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时要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坚持以下几条基本原则:其一,坚持国家、社会和群众相结合,多方协同开展社会工作。

其二,坚持物质帮助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

救助型扶贫到开发型扶贫的转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