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0 国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
10 国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
2、农村非缴费型养老 保险 代表国家为巴西、印度、 毛里求斯等拉美洲、非 洲国家。
三、世界各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介绍与探讨
(一)德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1、发展历程 1951年,颁布《老年养老保障法》 1954年,举办个人意愿保险扩大覆盖面 1957年10月1日,《农民老年援助法》 1995年1月1日,《农业社会改革法》将农民的老年保障纳入社会保险领域 1996年7月1日起已婚者获得的老年年金最高额达到每月1226马克。
等的差距较大,初级医疗机构的使用率不足。
2、印度尼西亚
从7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在农村推行了名为预付制自愿 卫生保健规划的以社区为基础的卫生筹资。
80年代,印尼政府针对农村婴儿死亡率较高的问题,开始 推行POSYANDU计划,该计划要求村社自行建立妇幼卫生室 ,由志愿者在社区卫生中心指导下开展计划生育、妇幼保健、 免疫接种、控制儿童腹泻等几方面工作。
(三)法国农场主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1、覆盖人群:
所有 农场主及其配
偶 和其他共同劳
作 的家庭成员。
2、保险金给付
一部分是农场主其 配偶和共同劳作的 其他家庭成员都享 有的基本养老金, 另一部分是只能由 农场主享受的比例
养老金。
3、缴费标准:
一部分是人均保险费, 另一部分是比例保险费。 人均保险费部分按人头确定和缴纳,比例保险费根 据农场主纳税登记收入计算和缴纳。农场主本人须 缴纳这两部分保险费,其配偶和其他共同劳作的家 庭成员只缴纳人均保险费。
代表国家有德国、日本、法国、美国等。 • (2)均一给付的普遍养老金模式
代表国家有英国、加拿大、北欧等。 • 2、第二支柱:专门性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 3、第三支柱:个人储蓄性计划 • 4、最低安全网:老年社会救助制度
(二)发展中国家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概况
两种类型
1、农村缴费型养老保 险制度
代表国家有朝鲜、 突尼斯、阿尔巴尼亚 、中国等。
在行政管理和资金上都是独立的,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管理机构,自 主经营。 • 1989年制定初级医疗服务制度,规定居民就医时必须首先到初级医 疗服务机构,经初级医疗机构医生的介绍才能到医院就诊。
• (4)农村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 • 按区具体实施,区域划分较小,医疗费用的统筹范围有限,风险性较
大。 • 现有的初级医疗机构和上级医疗机构医院之间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技术
4、泰国
2002年之前,农民主要是通过自愿性健康卡计划购买健康卡的形式参 加社区合作医疗保障。 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每年缴纳约占家庭年收入3% -5%的泰铢(1994年为500铢),政府补贴500铢(1994年),各户的 费用由村级的志愿工作者进行宣传并负责收缴,每半年收缴一次,并负 责缴纳到社区卫生中心。50岁以上和12岁以下儿童享受免费医疗。
(四)加拿大的农场主社会养老保险计划
1、参加资格 (1)填报个人所得税申报书,报告农场经营盈 亏;
(2)参加农场主社会养老计划的人必须拥有或 参与一个农业经营实体,并参加该实体日常农 事经营,拥有至少10%的选举权或成员股本。
2、个人年金账户及其存款 账户包括两个部分,基金一和基金二。 投保人允许在基金一里存款的上限是每 年农产品(鸡蛋、奶制品和其他畜产品 除外)销售收入的2%,不得超过25万 加元。政府每年向其账户二中存入相同 数额的配套款项作为保费补贴。
2.实行社会救助年金计划 领取资格:联邦政府支付给 67岁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以 及无法独立生活或工作的残 疾人。并且家庭人均收入低 于最低工资的25%。要进行收 入调查,每两年审查一次。 待遇水平:相当于每月最低 工资水平。 资金来源:全部来源于中央 政府,其运作完全由国家社 会保障协会负责。
2、主要内容 (1)等待期:老年年金为15年,丧失劳动能 力和遗属年金为5年。 (2)资金筹措原则:保险费和联邦资金的筹 措。实行统一保险费的原则。共同劳动的家 庭成员的保险费是统一保险费的一半,并且 由农业企业主承担。 (3)管理机构:农民每7年选出一批地方代 表组成养老保险制度管理的常务大会
3、不足:经营效益好的大农场 的所有者和经营效益一般的小 农场的所有者缺乏互济性。
• (一)发达国家农村健康保障制度
• 1、德国
• (1)农村医疗保险 • 1972年,农民疾病保险制度建立 • 保障对象:农民、共同劳动超过15年的家庭成员和终老财产者。 • 政府补助: • 妻子、子女和其他有赡养者参加农业疾病保险,在一定条件下免交保险
费。 • 政府提供财政援助。农民基金组织可以享受税收补贴,以弥补老年农民
• 资金来源:一是参保者缴纳的保险费;二是国库补助保险费的50%; 三是被保险者个人及其被抚养的家属负担实际医疗费的30%。
• 特点: • 其一,健全的法制体系。 • 其二,完备的业务运营体系。 • 其三,完善的监督体系。 • 其四,相当数量的政府财政补贴。
• (二)发展中国家农村健康保障制度 • 1、韩国
(二)日本农村的养老保障制度
1、国民年金制度介绍
(1)保障对象: 第一自行从事工商业农林渔业的个体经营者 及其妻子、学生等; 第二已加入厚生年金及共济年金等受雇佣者 年金制度的保险者;第二被保险人的妻子。 (2)资金来源;被保险者所缴纳的保险费约 占2/3,国库负担1/3。 运营主体:中央政府(厚生劳动省社会保障 厅) (3)待遇水平:由老年基础年金、残疾基础 年金、遗属基础年金构成,对农民还有附加 年金及基金给付,加入该制度40年的保险者, 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取6.7万日元的老年基础 年金。
3、印度
• 自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政府一直致力于建 设农村医疗体系,提供免费医疗服务。1996 年以后,政府推出了社区医疗中心规划,每 10万名农村居民配备1个社区卫生中心,一个 中心约设30张病床和4名医生,并配有化验室 和基本检查设备等。
• 印度的农村发展项目由印度人寿保险公司运作 ,对于18-60岁间的人有一个群体人寿保险 项目,所有的保险费用由中央支付。公司于 1956年9月1日成立,把居民存款引入国家建 设,为了弱势群体的保险需求,印度人寿保险 公司成立SSF社会安定基金。
帝国法》
• 资金来源:向农场主征收的保险税、政府补贴。农场主雇员和他们 的家庭成员可以不缴纳农业事故保险金。
受保人: 农场主及其在农场工作的配偶; 非临时在这类企业工作的家庭成 员; 在独资或合伙农业企业中定期工 作的人,如自雇者; 所有工人、领薪雇员和学徒工; 虽无雇佣关系但一样在农业企业 工作的其他人员等。
三、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二)
医疗保障水平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做 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三)
适时的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是农村医疗保障制 பைடு நூலகம்成功的保证
第二节 国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介绍与启示
• 一、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比较
社会保险型
福利保险型
养老保障模式
储蓄保险型
• 二、世界农村养老保险概况 • 表10-2部分国家建立农民养老保险的时间与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
德国 日本 丹麦 芬兰 美国 加拿大 韩国 波兰
斯里兰卡
城镇养老保险建立 时间(年)
1889 1941 1891 1937 1935 1927 1973 1927
1958
农民养老保险建 农民养老保险建立时的人均
1959年颁布了新 的“国民健康保 险法”,标志着 面向农村居民的 公共医疗保险制 度正式全面实施 。1971年,制定 了“儿童津贴法 ”,将农村困难 家庭的儿童津贴 纳入其中。
(2)国民健康保险
• 对象:农民个体经营者、无业者、不能享受雇员健康保险的退休人员 及上述人中直系亲属以内的抚养家属等。
2、农民年金基金制度介绍
(1)保障对象:分为强制加入者和自愿加入 者。国民年金制度的第1号被保险者(包括农 民)属于强制加入者。 (2)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保险费、财政给予 补助,补助比例依据参保者的年龄及参保年 限而规定不同的补助标准。 (3)待遇水平:年满65岁的每月除领取基础 年金外,可再领取一定数额的农民老龄养老 金。 (4)运营主体:农民年金业务由设在农林水 产省下的农民年金基金会管理。都道府县一 级的业务委托由该级的农业委员会办理,市 町村一级的业务委托市町村农委或农协办理。
缴纳收入和实际收支间的差额。
特点:与其他疾病保险 不同,受保险人只能选 择农业保险金库,而不 可以自由选择保险机构。
2000年,法定医疗保 险体系共有420个法定疾 病基金组织,其中20个 是农民基金组织。
• (2)农业工伤事故保险 • 建立时间:1886年5月《关于农业企业中被雇佣人员工伤事故保险
立时间(年)
GDP(美元)
1957 1971 1977 1977 1990 1990 1994 1977
1345(1960年数据) 3802 10958(1978年数据) 7132(1978年数据) 21696 21842 6740 1822
1987
369
(一)发达国家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概况
• 1、第一支柱:公共年金或国民年金制度 • (1)收入关联养老保险模式
3、账户资金的支取 农场主社会养老计划参加者可以在退 休之前不支取账户中的款项,将账户 余额作养老用。 4、账户的转移 参加该计划的农民可以任意转移其账 户到新的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5、自愿参加与退出该计划的规定
(五)巴西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巴西
1.实行农村年金计划 在给付标准上:实行统一给 付,与领取者收入状况无关。 资金来源:农产品初次买卖 价格2.1%的缴费,城镇雇 主缴纳的3%的工薪附加税, 主要来源是政府的税收补贴 和国债收入。 领取人及年龄:户主及配偶, 男性/女性领取年龄为60/55 岁。
4、泰国
2002年4月开始实施“30铢计划”全民健康保险,目标是覆盖当时 任何健康保险或者福利计划的人群,实现全民覆盖并取代健康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