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师幼互动中的尊重与要求
1.专题来自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问题
在深入分析研究幼儿园教育教学各类问题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一个核心的
问题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
如“如何引导幼儿主动
学习”的问题,这是有效的师幼互动应达到的教育目的之一;如“教师提问的策略、
提问的有效性”本身就是师幼互动研究的内容;再如“音乐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
想象力和表现力”也是师幼互动的策略和方法的问题;还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
现的“失控”是师幼互动失去了效应;同时师幼互动这一问题涵盖了幼儿园教育教
学和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行为迁移功用。
对此问题的研究可以解决教
师在教育教学实际行动中的困惑和问题。
2、专题鲜明地体现了《纲要》精神《纲要》倡导的“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去实现。
《纲要》明确提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
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是对师幼互动提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鲜明地表达了师幼互动对幼儿发展的支持、鼓励、引导、帮助、激励和促进作用。
3、创设幼儿喜爱的、自主探究和表现的活动环境,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是师幼互动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大家都知道“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是《纲要》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幼儿园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就必须培养幼儿成为一个会学习会思考的人,一个自主学习的人,这就要求教师把主动学习的过程还给孩子。
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自主学习状态是师幼互动所追求的理想状态,也就是说,幼儿有效的自主学习是师幼互动有效应的重要标志。
在《探月之旅》教学中,吴老师创造性地将“嫦娥一号”升月成功的时事融合到体育教学之中,创造性地设置了“卫星发射”、“卫星奔月”等情景,让“小火箭”(幼儿)尝试探究怎样将“卫星”(沙包)“发射出去”,怎样让“卫星奔向月球”。
有效地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和表现的兴趣,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中创造性地表现出沙包的抛、接、投掷等多种运动方法。
在《森林运动会》教学中,徐老师创设故事情境,在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的背景音乐下,拍球比赛开始了,各种小动物代表队进场了……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而问题情境(“小兔子代表队为什么说比赛不公平呢”)的呈现又将思考的主题传递给幼儿,促进幼儿自主思考、积极探究、主动学习。
在《赶花会》教学中,张丽老师用简明的语言讲述“小鸭子赶花会”的故事,并选取“小鸭子起床”、“小鸭子赶路”、“小鸭子看花”三个切入点提出问题,在师幼互动的语言表达和动作表现中体现幼儿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这些活动都体现了教师对幼儿主体地位的尊重,对幼儿自主学习的尊重。
专题切中教育理念向行为转化进程中的关键要素
4、大家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在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教师是幼儿发展的“助推器”,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对幼儿发展的作用是深远的,幼儿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两年多来的园本教研实践我们感受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得到了有效的落实,绝大多数教师已经拥有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儿
童观、教育观,教育行为也有所改善。
但是,在教育行动层面上仍大量地存在着一些“惯性运动”,即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向教育行为的转化仍有距离,甚至理念和行为脱节。
究其原因,是教师缺乏在教育实践层面上的科学方法、行动策略和教育智慧。
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体现在教师与幼儿有效互动的策略上,因为师幼互动是伴随着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
教师借助承载着教育理念、蕴含着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活动材料和环境,通过与幼儿间语言和非语言的相互作用,促进幼儿与教师、与同伴、与教学内容、与活动材料和环境的对话,在此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使幼儿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智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对这个专题的研究能很好地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
可见,专题的研究价值在于体现了《纲要》精神,抓住了教育理念向教育行为转化的关键要素,注重解决教师在教育实践层面上与幼儿互动的机智和策略不够的现实问题,丰富教师教育智慧,推动教师教育行为的跟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5、教育环境的创设首先要能准确地承载着教学内容,体现教学内容的核心价值;其次教育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幼儿身心特点,体现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游戏和富有探究性、表现力的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再次教育环境中的问题情境要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知识和能力发展水平,既不能远远超越幼儿的经验、知识和能力水平,又不能简单重复原有的经验、知识和能力水平,真正起到支持幼儿主动学习的作用。
6、借助于适合幼儿活动的材料,充分让幼儿与活动材料有效互动,是师幼互动的有效措施。
在《森林运动会》教学中,当幼儿对“小兔子为什么说不公平”的问题处在“愤”、“悱”状态时,徐老师不是急于告知答案,而是及时投放活动材料,用直观形象的学具支撑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方式,让幼儿在与操作材料的互动中,主动地探究,慢慢地体会、感悟“把相同数量的小动物代表队放在一起,比赛才公平”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