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的重要性PPT课件
家园共育的方法与技巧
曹亚琪
1
幼儿园必须做好家长的工作,这本不是个新话题。但过去的 家长工作往往是幼儿园单方面去做,并且立足于让家长配合幼 儿园完成教学计划。现在,随着对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作用认 识的提高,家园共育的思想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付诸 实践。我国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与家长保 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 教育措施,共同完成教育任务”是幼儿教师的重要职责。在推 进幼儿教育,深化幼教改革的进程中,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在 家园共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们在研究中认识到:幼教 工作者必须看到家庭环境对幼儿发展影响的深刻性、家庭教育 的重要性和家园共育的必要性,不能把家长仅仅看成是完成幼 儿园教育工作计划的配合者,不能将家长工作目的仅仅看成是 教育家长,而要将家长视为合作伙伴和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人力 资源。幼儿教师要与家长经常沟通,共商对策,密切配合,共 同育儿,切实将家园共育作为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
4
三、教师应以“换位”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维方式与家长沟通
如今,幼儿园里老师年轻化,好多老师尚没有为人父母的角 色体验,有的即便是已经做了母亲,在与家长沟通时,常常 会遇到难以达成共识的局面,这就要求教师了解父母的角色, 并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体活动 中有时手或头碰破一点皮,家长接孩子时十分惊讶、十分心 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师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态度,认为家长 大惊小怪,那么,一件小事立即会使家长觉得老师对自己孩 子不够关心,对工作不够负责,进而影响家长与老师的关系, 给家园沟通设置了障碍。如果老师从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 孩子,或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受伤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 那就会很自然的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也会大不相同。 那么家园沟通就不会受阻。
9
2、合适的方式和态度
幼儿教师与家长初次接触时,不可避免地会有生疏感, 教师应主动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情况,幼儿在幼儿园的 各项表现,包括幼儿的健康、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等 等,以及幼儿园最近开展的教学活动以及要求,还有教 师在为解决幼儿问题时采取的措施和方法等都要告诉家 长,使家长全方位地了解幼儿在园地情况,理解教师地 意图和方法,从而使家长配合教师工作,取得更好地教 育效果。 对于一些在园表现不好的幼儿或者一些在教育 孩子上有失误的家长,教师应将家长个别请到幼儿园来 谈话。在谈话中,教师的态度要诚恳,语言要实事求是, 既要对优点褒奖,也要指出缺点所在,向家长提出中肯 的建议,使家长乐于接受。
一、教师应讲究与家长交流的语言艺术
孩子入园后,家长就会不时听到教师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孩子 有时表现好,有时会犯上一点小错误,有的老师在向家长汇报 孩子情况时,似乎没看到孩子的优点,总是向家长告状说孩子 这也不是,那也不行。这往往使家长难以接受。作为教师,应 客观的向家长告知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而不应该掺杂主观色 彩和情绪。教师应该用平和的语气,委婉的态度,一分为二的 观点与家长交流。可以先向家长介绍一些孩子的优点,再说孩 子不足之处或须改正的地方,这样,便于家长接受。
3
二、教师应耐心辅导家长运用科学的育儿方式
许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年龄特点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时 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当,一味的溺爱,甚至放纵。而教师是有一 定育儿知识的专业人员,遇到问题应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家长, 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 如:“老师,我们家孩子太任性,每天早上非要吃包子,怎么打他 骂他都没用,这不,早上又要我买了一笼。”这时候我们需要告诉 家:每天早上吃一种早点,不但有碍于幼儿身体健康,还会造成幼 儿偏食;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早点的营养配置;让家长知道每天与其 他幼儿一同进早餐可加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再建议家长把这些好处 用浅显的语言讲给幼儿听,其效果肯定比打、骂的方式好的多。家 长从我们这里了解到了正确的育儿知识,及时的改变了自己的教育 方法。与此同时,我们也更加了解这个孩子,与这位家长也会拉进 距离。
2
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与家长沟通,积极寻找教育幼儿的最佳切入点,从而 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幼儿个性,显得犹为重要。这里的沟通,是指在孩子发 展与教育上,家园双方随时互通信息,交流看法,以求全面了解孩子发展的 情况,在教育上取得共识,从而共商教育策略,协同进行教育。那么,幼儿 园教师该如何有效的与家长沟通呢?
8
二、幼儿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技巧 1、合适的时间 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进行个别交谈。这种形
式最普通也最灵活。譬如,要求幼儿每天早晨入园 和下午离园时都应与教师打招呼,以便教师了解每 位幼儿来园和离园的情况。当有些幼儿无法记住这 一点时,教师就应站在班级口作必要的提醒,并请 家长配合帮助幼儿养成这种习惯。教师可以借此注 意辨认每位幼儿的家长,主动与各位家长打招呼, 同时观察幼儿与家长间的举止、言语,用以了解幼 儿的个性特征,从而做到因人施教。
6
2019/9/11
可编辑修改
7
3、个别化的家园沟通
由于每个孩子个性的不同;家庭环境的不同;家长 文化素质的不同,大量的通常性的沟通是个别化的。 个别化家园沟通的方式有家园联系册、电话、便条 以及接送孩子时的交谈等。如今,许多幼儿园大部 分老师都会加家长的微信,这样就更加拓宽了沟通 渠道,网上交谈也是很方便的。个别化的沟通要着 重于针对每个幼儿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家长在教育 上的问题而进行,以促进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为目 的.
5
四、教师应通过多渠道,采取多种方法与家长沟通
1、家长委员会
老师们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幼儿园大型家园共育活动,可 请家长委员会代表参与制定方案并一起组织实施。还可通过家长委员 会真实了解家长们的心声。
2、家长园地
家长园地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一个重要窗口。老师们似乎已习 惯于用更多的心思来设计栏目、寻找内容,而忽略了家长参与的 深度与广度。我们为什么不准备一块小天地,将家长请到家长园 地中来。如“夸宝宝”栏目可写孩子在家的表现;“我的育儿心 得”让家长畅所欲言;“我的问题”可写上家长的困惑等等。家 长园地不能只是教师唱“独角戏”,要调动家长积极参与的兴趣, 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搭起一座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