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5、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
5、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
1、美术作品的形式美首先由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构成。他们是产生美术作品形式美的基础。特别是在意象艺术和抽象 艺术中表现更加突出。
康定斯基
红窗
向正方形致敬(油画,1959年)
阿尔伯斯(美国) • 阿尔伯斯于1959年开始的《 向正方形致敬》系列,使他近 乎绘制性地重复着他早先就已 经开始的尽管不是很明确的主 题,这就是用不同色调和比例 以及不同变体的相叠的正方形 色块,它使得埋藏在复杂视觉 体验中的个人心理和丰富的情 感内容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断臂维纳斯 (雕塑,公元前1世纪 )希腊
• 这座雕像可供四面欣赏,无论从哪个角度 看,都有某种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美。女神 的面部具有希腊妇女的典型特征——直鼻 、椭圆脸、窄额和丰满的下巴。这正好说 明希腊的神,是希腊人按照他们自己的模 样来创造的。她那安详自信的眼神和稍露 微笑的嘴唇,给人以矜持而富有智慧的感 觉,毫无纤巧娇柔、顾影自怜的造作神态 。她使人们了解到两千多年前希腊人的审 美观:力求外在美和精神美的统一。丰腴 饱满的躯体和端正大方的容貌,体现着青 春、健美和充沛的生命力,体现着内在的 教养和美德。这一切取决于雕刻家浑厚朴 实而不追求纤巧细腻,但同时显示出人体 动态中丰富的变化和含蓄的美感。
语言手段的运用:[构图、形体的空间分析塑造,肌理等]
3、美术的语言元素和手段还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语言规则)来运用 才能创造出具有美感的形式。(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 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
春雪(中国画,1983年)吴冠中
语言规则的体现:[点、线、面、墨色的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 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
春雪(中国画,1983年)吴冠中
2、美术的语言元素又必须通过其特定的语言手段才能实现更 为丰富的形式美(语言手段把各个语言元素组织成一个有机整 体,产生特定的形式美,其本身也传递出形式美。)
语言手段的运用:[构图(布局)、肌理(墨韵(轻盈灵动))等]
各种语言元素如何在一件作品中构成 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
《欧米艾尔》既不“漂亮”,也不“好看”,但给我们以心灵和审美上的震撼。 作品传递给我们一种“残缺美”或是“凄美”。
《行走的人》 罗丹(法国) (加来市民)
自然美的角度:
没有头部和双臂,躯干残缺——是“美” 还是“丑” 社会美的角度:
虽然身体残缺,但却坚定的行走在风云叱咤 的大气里。人残志不残。——是”美“还是” 丑“ 艺术美的角度: 强烈的形式美感(精湛的雕塑技艺) 构思美(独特)(由一个残缺的坚定的大步向 前迈进的人物形象塑造,表现对某部分人的同 情和赞美。)
自然美
现实(真实)形象
艾普色姆的赛马(油画,1821年)热里柯(法国)
记录马奔跑过程的连续摄影
“第二自然” ——“艺术美” 源于现实形象,而高于现丹根据法国诗人维龙的 《美丽的欧米哀尔》所创作的。欧米 哀尔是个年轻美貌的妓女,曾在爱情 场上风流一时,当她衰老时,过分的 纵欲和摧残使她尝到了苦果,她为自 己失去生命力的身体而感到羞惭。欧 米哀尔弯腰踞坐,无力地低垂着头, 绝望地看着自己那曾经饱满、灵巧的 乳房,富于弹性光洁的腹部。而今一 道道皱纹布满僵硬的身体,四肢如同 冬日里的朽木,支撑着衰老的生命。 昔日的生命活力,如同逝去的岁月永 不再回。当一些妇女在展厅里看到这 座雕像时,都惊叫到 : 哎呀, 太 丑了!罗丹对此表示轻蔑,他说:“ 可见我的作品是雄辩的,所以激起这 样强烈的印象,当然这些人对于过分 粗暴的哲学上的真理是害怕的 。 但是,最使我关心的是懂趣味的人的 意见,关于我的衰老的《欧米哀尔 》, 我很高兴能博得他们的好评。 ”
我们如何评价这些复原的图像的?
选择出来的任何一种形象,都不能产生超越“丧 失”的美感”。应为丧失了双臂之后,会给人一种想 象的空间,想象也给了艺术以生命。但是想象要有一 定的界限,不能无限的遐想。
因为在这里成为问题的,已不是艺术效果 上的数量的变化,而是质量的变化了。
数量:增加两条手臂 质量:无臂——无限想象
融入画家观点成画
他画的向日葵不 是自然的真实写照, 而是他生命与精神的 自我流露,是他以火 一般的热情为生活高 唱的赞歌。凡高的艺 术中那种狂放不羁的 风格,那种充满激情 的色彩,那种畅神达 意的线条,挣脱了自 然物象的束缚,而进 入了颇为自觉的艺术 状态。
艺术美
艺术美--综合了艺 术家个人观点和时代 精神,艺术典型与现实 生活的关系。
艾普色姆的赛马(油画,1821年)热里柯(法国)
开国大典
哪一个更能反映主题思想? 更能引起共鸣?
摄影作品是真实的场面和形象 ——分散、杂乱、主题不突出。 (自然美) 油画作品是经过改造后的艺术 形象——庄严、气势宏伟、形 象典型、主题突出、鲜明。 (艺术美 )
生活中的事物
提取对象
将对象处理为艺术形象
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作品中表现的人物。
我们能不能用“漂亮”、 “好看”来形容这幅作品 的艺术美呢?
欧米哀尔 青铜 1885年 罗丹(法国)
一、什么是艺术美? 它有哪些表现?
区别以下图片表现的是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
自然美 就是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 (本身原有的,不靠任何物质装饰的。)
语言规则的体现: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 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
荷矛者(雕塑,公元前9世纪)
伯留克莱托斯(希腊) 伯留克莱托斯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最著 名的雕塑家之一,擅长表现青年运动员的形 象,所用材料都是青铜。据说他还写了一本 论述人体比例的著作《法式》。可惜他的原 作均已不存。这里的《荷矛者》被塑造成一 个体格健壮、充满朝气的青年战士的形象, 体现了古希腊人在希波战争胜利后对英勇保 卫国家的战士们的崇敬心情。同时,它也是 作者长期研究人体比例的验证。他认为最理 想的人体比例,即头与全身的比例为1:7, 以肚脐附近为重心划分的上下身比例为黄金 分割的近似值5:8,身体重心的垂直线落于 右脚之上。整座雕像以均衡的动作形成统一 的构成,显得极其完美和谐。 语言规则的体现: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 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
语言手段的运用:构图、明暗(光影的变化)、空间、透视等
《空间中连续性的形式》(雕塑,高 110.5CM,1913,纽约,现代艺术 博物馆藏),波菊尼(意大利) 波菊尼努力将运动的过程在《空间 中连续的形体》这件雕塑上表现出来 ,即把时间这一因素引入到造型艺术 中,为此他创作了这件作品。 这是一个快速行进中的人物全身 像,但这个形象并没有五官和双臂, 艺术家将这人的每个运动步骤联系起 来,创造出一个新的充满运动感的现 代机械形象。它带有写意的特点,尽 管没有完整的五官,也没有双手,并 非一个真实的人体,我们仍然能从它 的动态感觉到一种力量速度,它在人 的视觉上造成的是一个快速行进中的 人物的印象。
• 假使维纳斯的双臂完好无缺 • 假使维纳斯残缺的部位不是双臂
她没有了胳膊,我们会有这样的审美, 但如果有了双臂,会是怎么样的双臂呢?我 们能不能给她进行一次复原呢?
复原1:维纳斯正慢慢走进海里,用手扶持着自已的衣服,左手 想要把头发松开,所以左手握着的东西不是苹果,而是结发的 发带类的东西。
复原2:右手护胸,左手拉着自己的孩子小爱神厄洛斯。 复原3:维纳斯的左手握着苹果,右手扶持衣裙,姿势为站 立;台座上有支柱撑住左手,从刻有铭文的台座前 面,可读出作者的名字。 复原4:表现的就是维纳斯在左膝上按着盾或矛,默默注视 着前方。
老国王 油画,1917年
卢奥(法国)
作品颜色很厚重,黑色勾轮廓,体现出油 画特有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特征。老国王的 侧面形象显得很忧伤,不像国王,倒像个 苦难者的化身,与基督受难像差不多。 这幅画约创作于1916—1917 年, 在两 次世界大战期间,卢奥反复修改了这幅画 ,借以寄托画家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有臂——束缚想象
关于审美
艺术美包含残缺美,但残缺不等于美 审美的范畴很广。《论美》——美是难的
• 黄金分割率
黄金分割率是造型艺术中的一种分割法则 ,简称黄金率。 黄金比率规定,世界上一切物体的比值以 5:8为最美(或1.618:1) 黄金分割率最早是古希腊人发现的。至19 世纪,被欧洲人认为是最美最协调的比例。古希 腊的雕塑和建筑都是按照这个比值设计和创作的 。
语言手段的运用:[构图、肌理(厚重感,物质感)等]
春雪(中国画,1983年)吴冠中
不同的材料会产生不同的肌理美感
老国王
油画,1917年 卢奥(法国)
夜巡(油画,1642年)伦勃朗(荷兰)
• 表现一群民兵正接到命令准备集合出发去执行任务的情节 ,并有节奏地处理这些民兵们。民兵的负责人宁 · 科克正 在集合队伍,所以在画面上处于突出的地位,其他民兵, 有的在击鼓,有的挑着旗,有的擦枪筒,有的举长枪,呈 现出各种各样的举止神态,但都统一到准备集合出发这一 情节上来。整个画面明暗对比强烈,但又极富层次感。伦 勃朗善于用光,作品中画家把强烈的光线打在前景的主要 人物身上,以使之成为画面的中心,然后又利用光线的变 化形成后面的几个次中心,产生节奏是的变化。光线同时 又加强了形体和空间感的塑造。更重要的是使画面形成了 特殊的形式上的美感,给人以流动和紧张的感觉。 • 应当说明的是,此画原来画的时间是白天,由于此画被后 人涂上了过厚的光油层,加上长时间的岁月侵蚀和空气污 染,以致画面变暗,好像是画的夜景。大约从1800年开 始,此画的名称一直被误传为《夜巡》。
一、什么是艺术美? 它有哪些表现?
1、艺术美是指各种艺术作品所显现的美。艺术美作 为美的一种形态,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 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美的再现和美的表现。 “艺术美”——“第二自然”
2、具体说,艺术美就是艺术形象的美。人们只有通过对艺术形 象的欣赏才能够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美。
3、艺术形象源于现实形象,而高于现实形象。艺术形象其实就 是“典型形象”或“艺术典型”。
• 吴冠中介绍(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