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PPT 40页)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PPT 40页)
商业、服务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
卫生、教育、行政等无法计算增值的部门则按该部门职工的 工资收入来计算,以工资代表他们所提供的劳务的价值。
各国对各部门的分类法不同。在美国的国民收入统计中,按 部门法计算时可以分为这样一些部门:
农林渔业 采掘业
建筑业
制造业 运输业 邮电和公用事业
电、煤气、水业
批发、零售商业 金融、保险、不动产
2.1 概念
GDP是指在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 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市场价值) 总和。
2.2 注意
(1)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人们最终消费的产品和劳务。包括最终能够满足个 人、集体和出口需要的物品和劳务,以及最终能够满足投资需 要的投资品或资本品(工厂的建筑物和机械设备)
100 58.7 5.4 1.7 8.6 6.8 7.5 11.3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当前商业观察》,1997年3月
3 、部门法
部门法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 内生产总值。这种计算方法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来源, 所以又称生产法。 在用这种方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各物质生产部门要把 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仅计算本部门的增值。
服务业 政府服务和政府企业 统计误差
总计: GDP
按以上三种方法计算所得出的结果,从理论上说应该是 一致的,因为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计算同一国内生产 总值。
但在实际上,这三种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往往并不一致。国 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即以支出法所计算 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
如果按收人法与部门法计算出的结果与此不一致,就要通 过误差调整项来调整,使之达到一致。
GNP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通常为价值(市场价 值)总和。
过去,美国较多地使用GNP指标来衡量总收入,而西欧各国 较多地使用 GDP指标。1991年以后,美国商务部也改用 GDP指标。当今世界上,国内生产总值比国民生产总值更普 遍地使用 。
2、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PI = NI 公司利润 社会保障金 + 政府转移支付 + 红利 + 利息调整
4、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个人收入再减去个人所得税和其他非税收性支付,就可以得到个人 可支配收入(DPI),这部分收入可直接用作家庭的消费或储蓄。
DPI = PI 个人所得税 非税收性支付
三、宏观经济目标的其他测度指标
中间产品:在以后生产中作为投入物的产品。
而在实践中,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有时很难进行区别,同 一产品用于生产就是中间产品,而用于消费则成了最终产 品。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运用增加价值(Value Added) 法来避免重复计算
如:服装的生产
生产阶段
产品价值
中间成本
增值
棉花
8
-
8
棉纱
15
8
7
棉布
25
15
造成不同年份名义GDP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物质产量的 变化,二是市场价格的变化。因此,如果将不同年份名义 GDP进行比较时,就不能确定GDP增长中有多少成分是由于 产量增长引起的,又有多少是由于价格上升造成的。
用不变价格测算的GDP就称为实际GDP。即用过去某一年(称为 基年)的价格为标准,测算GDP数值
NNP=GNP-折旧
2、国民收入(NI)
这里的国民收入是指狭义的国民收入,而广义的国民收入Y一般就 代表GNP或GDP 从国民生产净值中减去企业间接税,可以得到宏观经济的另一个 重要衡量指标——国民收入(NI)
NI=NNP-间接税
3、个人收入(PI) 国民收入指的是一国所有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但是国民收 入并不等于 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拿到的收入。在宏观经 济学中,我们使用个人收入(PI)这个概念来表示个人实际得 到的收入,以区别于国民收入。
某年人均GDP
某年GDP 某年人口总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 GDP在世界上的位次由上年第六位下降到第七位,人均GDP则由 上年的111位上升到110位。
世界及中国一些GDP资料
5、名义GDP与实际GDP
名义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以当前市场价格来测算的国内生 产总值。
➢ GDP是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 GDP包括本国与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的总和
GDP与GNP的关系
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4、GDP与人均GDP
GDP有助于了解一国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而人均GDP有 助于了解一国的富裕程度与国民的生活水平。
占GDP比 例(%)
GDP
7985.3
100
消费支出 (C)
3692.1
46.24
投资支出 (I)
3039.6
38.06
政府购买 (G)
48.5
11.88
净出口 (NX)
305.1
3.82
资料来源:《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 P67-68,中国统计出版社
美国1996年的GDP 及其构成(支出法)
总量(10 占GDP比 亿美元) 例(%)
1.2 衡量政府的服务
标准的 GDP 的计算从销售点的价格和数量出发。那么应该如何处 理不出售或者不直接出售的商品呢? 这类商品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政府提供的服务。如果政府的工作 效率提高,得出的GDP数值反而可能下降。
1.3 衡量非经市场销售的商品
非经市场销售的商品和服务,例如家庭成员完成的家务劳动,向国 民收入统计学家提出了相似的难题。统计数字低估了经济的产出的 真实水平,因为它们忽视了类似这样的经济活动。 如果一对夫妇留在家中打扫卫生和做饭,这将不会被列入 GDP 的 统计之内。但是,假如这对夫妇外出工作,另外雇人做清洁和烹调 工作,那么这对夫妇和佣人的经济活动都会被计入 GDP 中。
政府购买支出( G )
联邦政府支出
住房租金
州与地方政府支出
其他劳务
私人国内总投资( I )
厂房
净出口( NX )
出口( + )
设备 居民住房
进口(一)
企业存货净变动额 (年终存货一年初存货)
总计:GDP = C + I + G + NX
中国1998年的GDP 及其构成 (支出法)
总量(10 亿元)
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提供了替代指标的一个实例,称为人类发展 指数 ( HDI ) ,该指数综合考虑了期望寿命、读写能力以及平 均收入的购买力。
按人均 GDP 来计算,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就 HDI 而言, 美国则落后于 17 个国家,包括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爱尔兰, 这四个国家在期望寿命和读写能力方面均高于美国。
§2.3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从支出法、收入法与部门法所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一致 性,可以说明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基本平衡关系。 总支出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 总收入和总产量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供给。
§2.2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不同的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 其中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增值法)
1 、支出法
又称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这种方法从产品 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 该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 所支出的货币加在一起,得出社会最终产品的流动量的货币价 值的总和。
GDP
7567
100
消费支 出(C)
5152
68
投资支 出(I)
1116
14.7
政府购 买(G)
1407
18.6
净出口 (NX)
-99
-1.3
资料来源:美国商业部,《当前商业观察》, 1997年3月
2、收入法
又称要素支付法,或要素收入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 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即把劳动所 得到的工资,土地所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 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润相加,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各国在按支 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具体项目的分类也不尽相同。在美 国的国民收入统计中,按收入法计算包括这样一些项目:
“如果你一定要为什么东西着迷,如 何使实际国民收入最大化是一个不错 的选择”。
—— 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罗伯特 · 索罗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2.1 国民收入的衡量 §2.2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2.3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内容简介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内容是:国民收入理论
国民收入的核算也成为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国民收入核算体 系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普遍推 广。1986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编印了《国民经济账 户体系》,即我们通常称的SNA体系。运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可以得到一系列描述经济状况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是理论分析 和制定宏观政策的依据。
(A)地下经济 地下经济是指为了逃避政府管制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如走私
(B)非市场经济活动 非市场经济活动是那些公开的但没有市场交易行为 的经济 活动。如家务劳动
3、GDP与GNP
➢ GNP是以常住人口为统计标准, 在美国的GNP统计中,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 住在外国的本国公民、常住本国但未入本国国籍的居民。
1.4 衡量对环境的影响
在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然 后再花费巨资来恢复环境,这二者均计入GDP。
1.5 统计学的问题
经济结构将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变化, GDP 计算过程中的这些偏差也 会发生变化,于是产出和生产力的增长的计算可能出现很大的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