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训练1:
在路上,公鸡碰到了一匹驮粮食的老马,伤心地说:“老马伯伯,我去和啄木鸟、蜜蜂、青蛙比美,他们为什么都不理我呢?”老马说:“因为他们懂得,美不美不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帮助人们做事。
”
1、这一段写了和的事,这件事发生在。
2、用“——”画出老马说的话。
3、短文中的“他们”指的是、和。
4、在短文中找到和下面词意思相近的词。
难过——( ) 知道——( ) 不仅——( )
阅读训练2:
秋天,果子丰收了。
阳光下,那熟透了的柿子像一盏盏灯笼挂在枝头。
黄澄澄的鸭梨压弯了枝条;红通通的枣儿像一颗颗红宝石逗人喜爱;一串串紫红的葡萄,闪着迷人的光彩。
1、短文共句话,用“/”标出来。
2、短文主要是告诉我们。
3、这段话写了、、、等种水果。
4、用“△△”把表示水果颜色的词标出来。
5、写出表示水果很多的词:、、
6、用“~~~~~~”画出短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阅读训练3:
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
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心里十分着急。
父亲年老多病,无法出征。
弟弟年幼,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花木兰说服了全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1、这段短文共有句话,请用“/”档出来。
2、用“——”画出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的句子。
3、请写出文中的两对反义词。
( )——( ) ( )——( )
4、在文中找出和下面的词意思相近的词。
常常——()焦jiāo急——()
阅读训练4
五色梅开出的花非常有趣。
一朵花是由多种颜色的小花组成的,黄、绿、橙、红、白,样子像一把花伞。
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加上绿叶的衬托显得非常好看。
远看就像一棵小树上落了几只小鸟;近看又好像几个小姑娘穿着一身花色的衣服。
微风吹来,摇摇摆摆,更加美丽。
1、短文共有句话,请用“/”画出来。
2、“美丽”的近义词是 ( )
3、五色梅是由、、、和颜色组成的。
4、五色梅远看就像,近看好
像,又好像。
5、“一朵花是由多种颜色的小花组成的,黄、绿、橙、红、白,样子像
一把花伞。
”这句的意思是:( )
①五色梅的花朵有的是黄色,有的是绿色,有的是橙色,有的是红色,有的是白色。
②五色梅的花瓣有的是黄色,有的是绿色,有的是橙色,有的是红色,有的是白色。
6、短文中的“花伞”、“小鸟”、“小姑娘”是指。
阅读训练5
一只蜻蜓不小心撞到蜘蛛网上。
我( )地把它救了下来,我把小蜻蜓( )地拿在手里,( )地看了起来。
小蜻蜓长着一对亮晶晶的眼睛,一双透明的翅膀,还长着一条红色带黑纹的尾巴,美丽极了。
我多么想玩一会儿呀!我想起蜻蜓是益虫,就赶紧张开手把它放了。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不能重复),使句子生动。
2、写出和下面词意思相反的词。
美丽——( ) 赶紧——( )
1
3、短文共有句话,写了和的事。
4、蜻蜓是什么样子的?用“”画出有关句子,这里描写了蜻蜓的、和。
4、我看到这么美丽的蜻蜓有什么想法用“~~~~~~”画出来。
5、因为蜻蜓是,所以我把它放了。
阅读训练6 闹花灯
元宵节的夜晚,大街上人流如潮,灯火通明。
街上的花灯可真多呀!兔子灯地上跑,鸽子灯天上飞。
最有趣的是龙灯,只见一条龙追着宝珠上下翻飞,全身的鳞片金光闪闪,龙的尾巴不停地摆动。
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高喊:“龙活啦!”
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响彻夜空。
欢乐的人们迎来了一个春天。
1、文章有段,请标上小节号。
2、花灯是在什么时候闹的?花灯是在闹的。
3、第2段共有句话,请用“/”标出来。
4、用“——”画出描写龙灯的句子。
5、地上跑的是,天上飞的是,最有趣的是。
6、元宵节的夜晚人们开心吗?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7、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人们 ( )的花灯 ( )地高喊
( )地摆动一( )长龙一( )花灯
阅读训练7 秋游
秋风起了。
天气渐渐凉了。
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
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农田里。
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mà蚱zhà,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
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呀!
1、这篇文章共有个自然段,标出小节号。
2、用“——”画出比喻句,这里把白云分别比作、。
3、文章描写了农田里的、和这些农作物。
4、请你用线把下面的词连起来。
棉花红了
稻子白了
高粱黄了
5、从这些农作物的变化,我知道这是描写季景象。
6、同学们秋游开心吗?从第段可以看出来同学们秋游很开心。
7、在文章中找出和下面意思相近的词。
高兴——( ) 慢慢——( ) 一望无际——( )
8、想一想,“棉花”的“棉”与“绵羊”的“绵”为什么不一样?
阅读训练8乌鸦反哺bǔ
乌鸦不仅聪明,而且很孝顺父母。
乌鸦小的时候,都是由它爸爸妈妈飞出去找食,然后回来一口一口喂给它吃。
渐渐地,小乌鸦长大了,乌鸦的爸爸妈妈也老了,飞不动了,不能出去找食了。
这时,长大的乌鸦没有忘记爸爸妈妈的哺育之恩。
也学着它们的样儿,天天飞出去给它们找吃的。
不管是呼呼地刮着大风,还是哗哗地下着大雨,小乌鸦一点也不怕。
它从东飞到西,又从南飞到北,找到了吃的,就叼回来,一口一口地喂它的爸爸和妈妈。
爸爸妈妈吃饱了,它自己才吃。
小乌鸦多爱它的爸爸和妈妈啊!
1、短文有个自然段,标出小节号。
2、在短文中找出和下面意思相反的词。
老——( ) 忘——( ) 南——( ) 西——( )
3、乌鸦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是怎样对它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2
4、乌鸦爸爸妈妈老了,飞不动了,不能出去找食了,长大了的乌鸦是怎样对爸爸妈妈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5、长大了的乌鸦为什么会对爸爸妈妈这么好?因为:( )
①它能找到很多很多食物,吃不了。
②它没有忘记爸爸妈妈的哺育之恩,很孝顺。
③它很聪明、很能干。
6、读短文第2自然段的第3句话,想一想“乌鸦反哺”的“哺”是
意思。
阅读训练9公鸡和狐狸
公鸡和狗交上了朋友,它们一同赶路。
天黑时,它们在树林里过夜,公鸡栖qī息xī在一棵树上。
狗睡在下面的树洞里。
天快亮了,公鸡像往常一样鸣叫。
一只狐狸听到公鸡的叫声,想吃掉它,可狐狸不会爬树,它就对公鸡说:“你叫得真好听,像唱歌一样。
你一定还会跳舞吧?快下来吧,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好吗?”
公鸡早就看透了狐狸的鬼把戏,可是它故意不露声色地说:“好吧,朋友,你快到下面的树洞里,把我的守夜人叫醒,让它把我的大门打开,我就可以和你一起跳舞了。
”
狐狸一听,以为树洞里还有一只鸡,立刻闯进树洞。
狗惊醒后跳起来,很快就把狐狸咬死了。
1、写出下面词的近义词。
一同——( ) 往常——( ) 故意——( )
以为——( ) 立刻——( ) 鸣—— ( )
2、“栖”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先查音序,再查音节,在字典中的解释是。
3、公鸡和狗在过夜,在树上,在树洞里。
4、狐狸想,它对公鸡说了什么?用“”画出狐狸说的话。
5、狐狸对公鸡说了句话,第2句夸奖公鸡,第2句推测公鸡一定会,第3句邀请公鸡和它一起唱歌跳舞。
6、公鸡早就看透了狐狸的鬼把戏,狐狸的鬼把戏是。
阅读训练10狐狸和乌鸦
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
他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片肉。
狐狸馋得直流口水。
他眼珠一转,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乌鸦没有回答。
狐狸赔着笑脸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
狐狸又摇摇尾巴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
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
您唱几句吧!”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得意极了,就唱了起来。
“哇……”她刚一开口,肉就掉了下来。
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1、这篇文章共有个自然段,标出小节号。
2、因为,狐狸会馋得直流口水。
3、狐狸和乌鸦一共说了次话,请用“——”画出狐狸说的话。
4、读第4自然段,狐狸说了句话,第1句狐狸夸乌鸦的漂
亮,第2句狐狸夸乌鸦的真好,第3句狐狸请乌鸦。
5、因为狐狸,所以狐狸要夸乌鸦的嗓子好,并请它唱歌。
6、选择正确的答案,对的打“√”
①乌鸦站在大树上,狐狸站在大树下。
( )
②乌鸦唱歌是因为:
A.乌鸦闲着没事,唱歌玩玩。
( )
B.乌鸦唱歌的确很好听,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歌喉。
( )
C.乌鸦爱听好话,上了狐狸的当。
( )
7、在下面的□里,加上标点符号。
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3。